第18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努爾哈赤最善於把握時機,立即召開四大貝勒、諸大臣及將領們齊集一堂,在會上宣布道:“這女人奸詐邪惡,欺誑盜竊。”

  接著,努爾哈赤又宣布必須“離棄這女人,並廢之”,總算是給她留下了一條活命。

  至於那小妃泰恩察,努爾哈赤早讓人把她勒死了,她原是葉赫納喇氏孟古的使女,與皇太極必然有聯繫。

  努爾哈赤既不想處理大貝勒代善了,也更不想再把四貝勒皇太極再牽扯進這醜聞中去,讓這個多嘴多舌的女人當作替罪羊,是再恰當不過了。

  皇太極得知泰恩察被處死的消息之後,心裡反倒踏實了許多,他以為少了一個禍根總是好事,從此,氣更粗,膽更壯了。以後,他又通過關係,幾經周折,把尤拉菲領到自己的身邊,不到兩月之後,便將其毒死,向外說是得瘟疫而死。於是,他在大貝勒代善與大妃烏拉氏的醜聞一案中,其精心策劃,四處點火的行動,知道底細的兩個人全都死了。

  皇太極興奮得徹夜難眠,他認為這一箭雙鵰已取得完全勝利!不僅廢了大妃阿巴亥,為死去的生母報了仇恨,也使大貝勒代善被弄得捉襟見肘,同時,還離間了父王與代善之間的父子之情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十二章(9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事實也恰如皇太極所料的那樣,儘管努爾哈赤出於種種原因,沒有對代善加罪,但是這畢竟使他對代善失去信任——由當初十分屬意於代善,而變為不滿、積怨於這位不久前才定的汗王繼承人了。

  為了對代善進行窮追猛打,實行落井下石一樣的殘酷打擊,皇太極又把阿敏、莽古爾泰鼓動起來,一起向他的父王報告道:“薩爾滸城的貝勒府,建造得雄偉高大,這太不公道了。甚至,個別人的住宅,建造得比汗王的宮室還大,還講究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後,知道他們的意見是針對代善的,沉思了一下之後,對他們三人問道:“你們三個人,是誰先提出要來報告的。”

  聽了汗王的問話,三個人心知不妙,誰也不敢說出真情,都沉默不語,等了一會兒,只見莽古爾泰歪頭看了一眼皇太極,之後說道:“報告父王!這是咱三人同時提出來的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又好氣,又好笑,便對他訓斥道:“你就喜歡隨在別人後面瞎起鬨,別人唆使你幹啥,也不想想該干不該干,就糊裡糊塗地當了傳聲筒,成了喇叭蟲!”

  皇太極大著膽子問道:“這事情眾貝勒議論紛紛,難道咱們不該來反映麼?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了,又一看皇太極,心想道:“頭兒自動跳出來了!也好,出來就打!”

  於是,他清了清嗓門,對三人說道:“你們可曾想到,代善家有多少口人?你們是多少人口?他那府院蓋得大些,是應該的,若是按人口計算,與你們相比,還不如你們的府院大哩!”

  說到這裡,他看一下三個人,生氣地說:“你們當中,有的人兩隻眼就盯著代善,就在盼著代善倒楣,甚至能像褚英那樣,被處死了,他就高興了,就稱心滿意了!依仗你那小聰明,或是想用陰謀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,永遠辦不到!”

  三個人被努爾哈赤訓斥得灰溜溜地走了,皇太極的囂張氣焰被他的父王狠狠打了一下。

  次日,努爾哈赤把代善找來,向他談到了薩爾滸城貝勒府事情,給他講了許多道理之後,聯繫到他平日的私心太重,處事不公時,說道:“一個人目光短淺,貪圖私慾,不能顧全大局,將來又如何能夠服眾?”

  由此,在王位繼承的問題上,努爾哈赤又生動搖了。在後來的一段時間內,努爾哈赤又有意重用皇太極,想以他代替代善。可是,他這想法在眾大臣中完全得到了否定,將領中的大部分人仍然支持代善。

  大家一致的意見認為:儘管皇太極文武雙全,又是有勇有謀,但他為人詭詐,待人尖刻,得不到民心。而代善對人寬宥,處事平穩,不搞陰謀詭計,深得眾心。

  這些意見,努爾哈赤仍然聽不進去,因為他對代善已失去信任,代善與大妃烏拉氏的那件醜聞中,他總以為代善給他的傷害太大,自己無法原諒這個缺才少德的兒子!

  從這之後,努爾哈赤獨自思考,花了好大氣力,獨自謀劃如何讓皇太極能代替代善,從而讓皇太極順利登上王位。

  努爾哈赤年事已高,由於選立嗣君的計劃一次又一次地失敗,使這位戎馬四十餘年的後金汗王煩惱不已。經過較長一段時期的反覆思考、權衡,努爾哈赤為了使其汗權具有穩定性和延續性,以徹底解決擇立汗位繼任者的難題,他試圖廢除立儲舊制,改革後金政體,實行八大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。

  天啟元年(1621年,天命六年)二月二十一日,努爾哈赤在眾貝勒、大臣及將領們參加的大會上,宣布道:“以後四大貝勒按月分別執政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決定在實行“八王共治”之前,先以“四王執政”進行試驗,觀其效果如何。

  這種四大貝勒按月分別執政之法,也就是“按月分值”,將後金國的一切政務,總歸值月的貝勒全面掌握與管理,而且四個大貝勒輪番做莊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