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說罷,立即高喊道:“大將扈爾漢、二貝勒、三貝勒、四貝勒,你們各帶領兵馬二千人,速回赫圖阿拉,護衛都城,防止明軍突襲!”

  四人得令而去,努爾哈赤讓大貝勒代善立即整頓兵馬,不日將班師回城。

  此時,探馬進來報告道:“明朝總兵劉綎、遼東總兵李如柏兩路兵馬,已經兵出寬甸,離此不遠了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後,向眾人說道:“李如柏乃李成梁的二子,與朕有翁婿之緣,可不足畏也;只是那劉綎,據說有些來歷,請范先生介紹一下此人的情況吧!”

  范文程咳了一聲,立即說道:“這劉綎乃明朝西南地區的名將,少年時就立有戰功,他手持鑌鐵大刀,重達一百二十斤,劉綎揮舞起來,如旋轉飛輪一般,毫不費力,被稱為‘劉大刀’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立即插問道:“那位劉綎,還有些什麼本事?”

  范文程只得又繼續說道:“這位劉綎不僅力大無窮,而且弓馬純熟,百發百中,他曾讓人在門板上用筆墨胡亂點綴,然後在百步之內,用神箭射之,箭箭中那墨點。除此之外,他還善於訓練戰馬。”

  聽到這裡,努爾哈赤立即說道:“不管他是劉大刀,還是張大刀,也不論他來了幾路兵馬,朕還是那句老話:恁爾幾路來,朕只一路去!”

  第二天,努爾哈赤帶著大貝勒代善,以及文武官員,還有那些擄來的美女,一起離開斐芬山,回到界凡城裡,大開酒宴。在酒宴前,行了凱旋禮,殺了十幾頭牛,祭了天地,個個吃得酒醉飯飽,唱著得勝歌,隨著努爾哈赤回赫圖阿拉去。

  老將劉綎接到萬曆聖旨以後,從江西星夜進京,帶著兩個兒子劉結、劉佐,以及昔日隨征人員劉招孫等,還有家丁七百三十六名,戰馬八百多匹,以及陸續集結的數百人,共計一千餘人。劉綎向楊鎬懇求:待川、貴兵一到,便立刻出兵。可是,楊鎬置之不理,對劉綎的請求十分不滿,拒絕徵調川貴之兵。

  萬曆四十七年,即天命四年二月二十五日,在經略楊鎬逼令下,劉綎不得不從寬甸出兵。

  可是兵出寬甸不久,忽然烏雲四合,滿天飄下大雪,路上雪深數尺,馬無草料,人無糧食,大風揚起飛雪,將士不得睜眼,連方向路徑都分辨不清,如何行軍?

  劉綎迫於軍令,只得率軍駐防,情緒十分沮喪,他對朝鮮王國的元帥姜宏立說:“自古以來,兵家的勝算不過是得天時、得地利,以順人心罷了。目下的天氣,如此寒冷,這次出兵不能說得到天時啊!道路這樣艱難,到處是險不叢莽,也是沒有地利啊!我又沒有兵權,也是沒有人和啊!”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25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聽了劉綎的這一番話,姜宏立勸說道:“劉將軍也不要太悲觀了。能夠跟隨你這樣的名將一起出征,也是我的幸運啊!”

  “謝謝姜元帥的鼓勵和信任,俺以為這關外的春天來得遲,出兵的日期能推辭兩個月就好。”

  “是啊,這冰天雪地,增加了行軍的困難,若是在四、五月份出兵,就比較適宜了。”

  這位朝鮮的姜宏立元帥很能理解人,與劉綎無話不談,成了有共同語言的忘年交了。

  劉綎本是將門之後,江西南昌人,是名將劉顯的兒子,在明朝眾多將領中,與杜松齊名,是有名望的勇將。

  二十年前,日本侵犯朝鮮,當時擔任駐朝鮮經略的楊鎬,打了敗仗,卻向皇上謊報說他打了勝仗。

  嫉惡如仇的劉綎在一次宴會上碰到了楊鎬,他在酒醉之後當眾奚落了他,劉綎將軍當時說道:“古往今來,武將有殺身成仁的,但沒有打了敗仗反謊報軍情,說是打了勝仗,這種人真是玷污了武將的名聲。”

  雖然劉綎說的是實話,公道話,卻得罪了不公道的人,自此,劉綎得罪了楊鎬。

  這次出兵,楊鎬依仗手中的兵權,壓制並強迫劉綎出兵並非偶然,而是楊鎬對二十年前那件往事的報復!

  更令劉綎將軍難以咽下這口氣的,是楊鎬竟派遣他的兩名親信,小小的守備官於承恩等,手持紅旗到東路軍中去督戰,還密令游擊將軍喬一奇說:“若是劉綎逗留不進,你可以奪取他的指揮大權,繼續督率東路大軍前進。”

  其實,這喬一奇就本不是一個好人,他靠著拍馬溜須的本領,取得楊鎬的信任。

  在劉綎軍中,他目中無人,任意散布劉綎的壞話,並且狂妄地說道:

  “四路軍中的主將,除杜松勇而無謀之外,其他的全是平庸之輩!”

  劉綎這次出師未能得到他請求的川貴兵,只帶家丁和臨時招幕來的幾千人。

  楊鎬說要給他二萬四千餘人,實際上卻只有一萬五千人馬,劉綎怎能不氣?他按捺不住氣憤的情緒,對姜宏立道:“楊鎬這次必欲置我於死地,我受皇帝的恩惠多年,這次決定以死相許。”

  這一天,劉綎的兵馬已經來到了牛毛寨。這牛毛寨是努爾哈赤對付東路軍的第一道防線。此處古木參天,山嶺險峻,道路狹窄難行,努爾哈赤早已派兵砍伐大樹放置路上,作為路障,阻止明軍行進,以減慢東路軍行進速度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