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神宗一聽,當即昏倒在龍椅之上,滿朝文武急得在殿下抓耳撓腮,無計可施。

  大小太監慌忙喊來御醫,對皇上又是掐人中,又是握虎口,足足折騰了半個多時辰,才把皇上搖醒,重又扶上龍椅。

  此時,忽見殿下閃出一個人來,說道:“臣大學士方從哲,啟奏陛下,想那建州韃子侵犯我天朝大國,都因為這些年來遼東兵備廢馳,未能及時剿滅,努爾哈赤又極為狡猾陰險,居然勢力強大起來。為今之計,非要痛剿他一下不可。但是,出兵關外,非尋常戰事可比,定要熟諳關外人情地理者,方可前去。臣願保薦一人,乃兵部侍郎楊鎬,他曾任過遼東巡撫,又當過駐朝鮮經略官,此人了解關外情形,胸懷韜略之術,可當此任,請陛下再委任他官職。”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九章(15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神宗聽後,也不知這楊鎬何種樣人,只得死馬當作活馬醫,立即傳旨,要召見那楊鎬,並當殿加封為遼東經略使,賜尚方寶劍一柄,並向百官宣布道:“如有不服從命令,或者是臨陣脫逃的將官,即使是皇親國戚,也可以先斬後奏,絕不寬恕。”

  萬曆皇帝這樣做,用意很清楚:朕給你這麼大的權力,你楊鎬應該不負皇恩,趕緊組織兵馬,前去奮力殺敵,為皇上分憂,以紓國難。

  可是,皇上的希望失空了,這個楊鎬乃是一個蠢材。

  正如方從哲所說,他曾任過僉都御史、朝鮮經略等職,了無政績。

  之後,又被調往遼東任巡撫。誰知到任後,楊鎬整日只知掠財,不問政事,弄得邊將離心,邊民怨憤,被一御史參奏後,才調回京師掛職賦閒。

  這次既是復任,又是晉升,還有尚方寶劍一柄,真是官運亨通,機遇來臨了。

  且說楊鎬退朝,回到府里。頓時門前熱鬧起來了,車馬、暖轎,擠得水泄不通。

  這楊鎬新得了要職,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,如蟻群一樣,接二連三地前來賀喜的,慰問的,拜望的,真是應接不暇。

  次日,皇帝又把尚方寶劍發到手裡,楊鎬謝了聖恩,當下點了兵馬,辦齊了兵需糧餉,整整經過九個多月,總算湊辦齊全了。

  到了選定的皇道吉日這一天,楊鎬更威武了!只見他騎上高頭大馬,後面有專人捧著恩賜的尚方寶劍,耀武揚威地來到教場。

  大將劉綎早在將台邊上候著,楊鎬遂當場命令劉綎為先鋒官,其他將領也各有任職。

  一切準備停當,於是炮聲一響,大隊兵馬啟行,出了京城,便直向關外去了。一路曉行夜宿,到了瀋陽,兵馬駐紮下來。

  再說萬曆皇帝不知聽從了哪位官員的建議,要他詔告天下說:“有能立斬努爾哈赤的頭來獻者,賞金千斤,並賜給世襲的爵位。”

  與此同時,由於撫順等城失陷後,舉朝震驚,京城內外,一片慌忙,那些文武大臣更是極度緊張。

  刑科給事中姚若水向皇帝奏請道:“建酋努爾哈赤極其狡猾陰險,為了防止他派奸細混入大內,必須‘罷內市,慎啟閒,潭占役,禁穿朝’,並給宮監各發木牌,出入憑牌查驗,預防不測。”

  萬曆准奏,立刻頒布執行。

  於是,宮廷上下,一時緊張萬分,大有風聲鶴唳、草木皆兵的氣氛。明朝皇帝懸賞捉拿努爾哈赤的消息傳到赫圖阿拉之後,汗王異常鎮靜,立即召開朝會。

  眾貝勒與大臣們人人氣憤填膺,個個磨拳擦掌,紛紛請求出兵攻明,皇太極說道:“那萬曆老兒有什麼了不起?他無德無能又無恥,根本不配當萬乘之君!請父王發兵,奪占遼東打進關去,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做那真龍天子、叱吒中原呢!”

  聽了皇太極的請求,好像是說出了大家心中的話似的,會場立刻沸騰了,你一言,他一語,眾口一詞:立即發兵,攻打明朝!

  努爾哈赤也甚為激憤,向范文程道:“先生有何高見?”范文程立刻說道:

  “啟稟陛下,臣也覺得這懸賞之事,實乃萬曆的技窮之舉,不是長也。據說明廷已派楊鎬統兵來遼東,只是明廷軍備廢馳,國庫空虛,未能及時組織兵馬,預計不久之後,咱後金與明朝之間必有大戰機會。依臣之見,不如乘此機會,一邊對明朝的城堡進行蠶食騷擾,掠其人畜、財物,以充實我軍餉糧,一邊認真訓練兵馬,積極做好迎戰準備。”

  努爾哈赤聽後,不禁大喜道:“先生真乃朕之智囊也!說句老實話,在攻占撫順等三城後,朕本想與明講和,藉以休整兵馬,安定內部,可是,這萬曆老東西太可惡!必欲置朕於死地而後快!而對他的挑戰,朕只有一不做,二不休,跟他決戰到底!”

  努爾哈赤一貫是說干就干,雷厲風行,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十九日,他派次子代善領兵三千人,攻取撫安堡、花豹沖。不久之後,他又派第五子莽古爾泰領兵馬五千人,一舉攻克三岔兒大小十一堡。

  接著,又招撫了崔三屯及其周圍的四堡,總計攻下十七個屯堡,並將掠奪來的人、畜、財物、窖谷等都運往都城赫圖阿拉去。對明朝邊境的田間禾穀,都縱馬牧放,使之顆粒無收。

  在這些日子裡,努爾哈赤在內心深處畢竟也有些緊張,變得深居簡出,夜晚也很少出來,而且隨身帶著護衛的兵器,以防不測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