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厄魯納剛一聽弟弟已死,心中不由一驚,手中的大刀稍慢一點,就被安費揚古一槍挑於馬下,士兵們擁過去,一陣亂砍,早被剁成肉泥了。

  厄魯納剛一死,張軍師與安費揚古等帶領兵馬一路殺到城主府里,收降歸順的士兵,清點府庫財物。這個托漠河城也是非常富庶的,城裡糧倉滿滿的,城中的百姓也是家家馬牛羊成群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努爾哈赤私秘生活全記錄--第三章(10)

  ---------------

  張軍師立刻起草了《安民告示》,明示城內百姓安居樂業,只要歸順建州大都督努爾哈赤,一切財產均受到保護。這一告示,令百姓放下了心。

  這消息不脛而去,一傳十,十傳百,很快傳到原來由托漠河城管轄的五個城寨里去。曾在渾河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打得狼狽逃回去的五城兵馬將領,也都陸續派人來表示認罪,願意歸順,永不敢反對建州衛了。

  此時,被努爾哈赤專門派出去的兩個貼身侍衛楊布祿和厄林剛回來了。他們是為偵查尼堪外蘭的情況,被努爾哈赤特別派遣前去的。根據這兩人的報告,尼堪外蘭已定居在鵝爾渾,並築城駐守。

  這鵝爾渾城距離明朝的駐軍很近,尼堪外蘭依仗明軍的力量,修築了城牆,又招收了幾百名士兵,企圖與努爾哈赤對抗。努爾哈赤與張軍師商量了之後,覺得當前情況下,不能與明朝軍隊發生衝突,還要繼續高舉忠於大明皇帝的旗幟,暗中積聚力量,統一建州女真。

  努爾哈赤讓張軍師與眾將領在托漠河城裡一邊休息,一邊訓練兵馬,自己親自去廣寧拜見明朝派駐遼東的巡撫。

  大明皇帝於1585年六月,派遣顧養謙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。

  此人五十餘歲,貪財,好色,在京師里,他的下屬都說顧養謙占了兩個“一”:“一腦子的鬼點子,一肚子的花花腸子。”

  來到廣寧後,經常出入酒館,妓院,毫不避嫌。他認為:這遼東地處關外,正是天高皇帝遠,荒唐一點也無傷大雅,皇帝不會知道。

  努爾哈赤根據軍師張聿華的建議,為巡撫大人顧養謙準備了豐盛的禮物,前去拜訪。來到了養謙的“府中之府”,努爾哈赤便將尼堪外蘭如何忘恩負義,又怎樣騙殺了自己的父親和祖父,簡單向顧巡撫講了一遍。顧養謙看著眾多貴重禮物後表示願意幫助努爾哈赤,並讓王廷山將軍多多關照努爾哈赤。

  努爾哈赤為了早日報仇雪恨,從巡撫府回來後,他與三弟雅爾哈齊及大將費英東帶領兵馬二百人,前往鵝爾渾城。

  由於哲陳部的阿爾泰城、巴達爾城和洞城聯合起來反對建州,努爾哈赤出發之前,讓張軍師與額亦都等眾將領一起,帶領五百兵馬前去攻打阿爾泰城。

  再說努爾哈赤領著二百兵馬,曉行夜宿,不幾日工夫,便來到鵝爾渾城。

  他和三弟雅爾哈齊、費英東一起,來到城下一看,見那鵝爾渾城不過是一座土城。

  努爾哈赤心中不由得大喜,興奮地說道:“尼堪外蘭的死期到了!我一定要親手殺死這個忘恩負義之徒,方能消除心中之恨!”

  說罷,他舉起大刀,向城上的守軍一指:“放箭!快射死他們!”

  這一聲令下,二百士兵一齊放箭,如雨點一般,一齊飛向城頭。

  城上十幾名士兵非死即傷,剩下的也嚇得屁滾尿流,慌忙逃命去了。

  努爾哈赤一馬當先,便飛馬竄過那一丈多高的土城牆。

  雅爾哈齊與費英東帶著兵馬,也連人帶馬從城上竄過去。

  誰知尼堪外蘭到底是詭計多端,他在城上只安排了十幾名士兵守城,在城裡的街巷兩側,卻埋伏了六、七十名弓箭手,準備一舉將努爾哈赤射殺而死。

  報仇心太切的努爾哈赤,果真中計!正當他飛馬落到城裡,手舉大刀向城裡衝殺之時,忽見街巷那邊房頂上埋伏著許多士兵,他們正張弓搭箭,正準備向自己射擊哩!

  一向勇猛過人,從不畏死的努爾哈赤,面對仇人的挑釁,他怎能貪生怕死?只見他兩眼噴射出復仇的光亮,緊咬雙唇,雙腿一夾座下戰馬,那馬便如飛一般馳去。

  就在一剎那間,兩邊房頂上的士兵,立刻放箭了,機智的努爾哈赤一聽弓弦響,就在飛跑的馬背上突然使了一個蹬里藏身!

  這時候,雅爾哈齊、費英東也領著兵馬進到城裡,他們便一齊向兩邊房頂上的士兵還擊。雅爾哈齊又帶部分士兵將兩邊的房子燃起了火,頓時房子被燒起來了,那些士兵有的被燒死在房子頂上。

  努爾哈赤雖然衝過去了,但是身上也中了幾箭,仍然在城裡到處衝殺,四處去尋找尼堪外蘭。

  費英東捉住一個尼堪外蘭的侍衛,問他道:“尼堪外蘭哪去了?”

  那侍衛戰戰驚驚地回答道:“向城外跑去了!”

  費英東隨著努爾哈赤又出城追趕,見前面有四、五十人在逃跑。

  那侍衛對努爾哈赤說:“前面戴破氈帽的人,就是尼堪外蘭!”

  努爾哈赤立刻向士兵們命令道:“那個戴破氈帽的人是尼堪外蘭,要抓活的!”

  建州的兵馬一起蜂擁上前,去追殺前面跑的那個戴破氈帽的人。

  不久,前面那個戴破氈帽的人不見了,努爾哈赤正在著急,那侍衛又說道:“前面那個戴黑色披風的人,就是尼堪外蘭!”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