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其中又以北方南下的士族最為熱衷,只不過江左朝廷中,如今各方勢力相互拉鋸,局面十分複雜,各方相互僵持之下,根本難以如願,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自是只能求助於外。

  於是一個由陸家領頭的使節團就這麼出現了,使節團乘船北上,在幽州海岸停靠之後,就馬不停蹄的抵達了薊縣。

  只是當前正是幽州都督府改組時期,陳止偏偏還不在薊縣,去西邊的并州視察去了,這使節團不得不暫時等待。

  那使節團的正使陸謙,卻沒有因此而消停的意思,他深刻的意識到,目前幽州正轉向積累和建設,想要讓他們答應相助,哪怕只是口頭上的支持,都十分不容易,所以便打算上下打點一番。

  恰好,他們陸家在這幽州也是有布局的,族中的一個子弟,如今還在將軍府,現在該叫都督府出仕,於是便主動聯繫起來。

  後來又通過這個子弟,聯絡上了都督府的其他官吏,就定了個時間見面。

  見面的地點,是城中一家頗為有名的茶肆。

  「九叔,」陸建早早的就等在裡面,見到了陸謙來了,便起身相迎,然後便給他介紹了身邊幾人,「這位乃是張景生,這位是王構,二人乃是侄兒的好友,其族如今也在江左。」

  陸謙心中一動,看著王構,不由生出念想,卻不張揚,隨後入席。

  眾人天南海北、經史子集、詩詞歌賦的說了一通之後,也是酒過三巡了,這話題終於轉移到了當前的時事,最為要緊的,當然便是那冀州事了。

  「只是這石興既然都被推出來了,想來那石勒是真的重傷難行了,甚至都已經難以理事了,所以才會讓一個半大孩子出面主持局面。」王構先就議論起來。

  如張景生、王構這般尋常的官員,沒有密諜司之類的內幕消息,只是靠著猜測和一些其他渠道泄露過來的隻言片語,做出了大致的判斷。

  不過,他們這些官員也只是窮極無聊,找些事作罷了,最近因為將軍府改組,朝著都督府轉變,原本的很多官員在官職上都有了提升,每日裡忙裡忙外的就是為了一個晉升名額,可謂辛苦,以至於對外界的變化,都不怎麼關注了。

  也實在是冀州石氏離著幽州太近了,才會被他們注意,只是談論石勒時候,卻不見這些有什麼敬畏之念。

  這卻是讓陸謙心底大為感慨,要知道他們江左,如今提起石勒之名,不能說是心驚膽戰,但多數人還是憂愁深重,就是擔心這位自封的趙王,真要是沒什麼時候,那麼一旦平定了石虎的叛亂,下一步定然就是南下江左,那可就沒什麼安寧日子了。

  但聽這幽州的年輕官員交談,不僅任何畏懼,反而還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意思,連石勒這般梟雄,都隨意點評。

  尤其是聽到王構那一句,更是感慨萬千——

  「他石勒就算是死了,下面的侄子和兒子爭奪,也必然不敢有謀劃幽州的念頭,倒是咱們到時候該怎麼?是支持一方,還是分化打壓,或者乾脆就趁此機會,直接拿下冀州?」

  倒是陸建見這問題越扯越遠,咳嗽了一聲,便收住了話題,然後直言道:「我這叔父此番過來,其實就是為了這件事,那石勒之前侵占了徐州,而今內部動亂,朝廷便想著藉此機會,將徐州奪回來,況且這也是為了都督著想……」

  他既然是陸家之人,這些事是免不了的,不過張景生聽著,就不免暗暗搖頭了,畢竟當初石勒攻伐,你們毫無動靜,白白把地讓出去,現在又要搶回來,而且聽這意思,還沒有多少兵馬可用,想靠著玄甲軍支援,怎麼想都不對勁。

  第1165章 北亂南散,皆不成運

  見幾人議論開了,陸謙也就不再瞞著他們,說出了來意:「當下朝廷局勢艱難,南有賊匪之患,北邊則是胡人壓境,朝中諸公對此都是憂心忡忡啊,只是我等兵力分散,還要放著南邊的賊匪,這北邊……」

  「陸叔父……」張景生聽到這裡,忍不住點明了,「您是陸建的長輩,我等更是莫逆之交,也是親如兄弟,那您也不是外人,那晚輩有些話,就想要說說。」

  陸謙知道張景生的出身,乃是公侯之後,在這幽州年青一代的官僚中,算是首屈一指的,能力過人,見識也不凡,對方既然要開口,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,便做出了洗耳恭聽的樣子。

  「這江南的朝廷兵力其實不少,只是多數集中在幾個人手裡,如今那石勒治下既有大亂,就是全局皆亂,那麼江南朝廷只要出兵兩路,一路自荊州北上,一路自金陵北上,則石氏首位不能相顧,更因其亂,而難以有效抵擋,到時便是不能奪回洛陽,亦可拿到徐州。」

  張景生這話一說,旁邊幾人便緩緩點頭,覺得很有道理。

  這局面其實很清楚,石勒勢力內亂,但地盤很大,從哪邊攻打都行,畢竟對方還要打內戰,既然如此,多打兩個方向,反而更好,說不定還會促使對方分兵。

  這一邊內戰,就要牽扯部分兵力,再一分兵,也不用打了。

  只是陸謙卻暗暗苦笑,知道此法看似可行,但那時在幽州的角度來看,因為幽并平三周,乃是都督府治下,宛如一體,陳止的權威深入人心,說一不二,他說一路攻伐,自然能凝聚力量,他說兩路南下,那就都會盡心盡力,就算是兵分三路,那也是如臂使指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