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相比於幽州的平和,并州和平州的情況就要複雜得多。

  尤其是平州的幾個郡城,因有不少胡部出身的書生參加,著實鬧出了不少問題,還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械鬥。

  雖然在兵卒的鎮壓下,鬥毆很快就平息下來,但還是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,陳止接到消息之後,直接大筆一揮,讓那一場考試重考,又派了一支玄甲軍過去維持秩序。

  有了軍力撐腰,當地官員也硬起腰杆,本來想要依仗武力的人,見狀也只得作罷。

  這事也就成了一個標杆,讓不少存著其他心思的人,不由收斂起來。

  紛紛擾擾間,時間流逝,轉眼幽州的第二場考試也已結束,整個科舉事件算是暫時告一段落,只是由此而引起的風波,卻才剛剛開始。

  在三州的篩選都初步結束後,一個個名單便都出爐,什麼人上榜一目了然,潛藏在三州之內的探子們,就展開了行動,他們將那名單搜集起來,然後傳遞迴去。

  這每個勢力的情報系統,至少是一個體系,所以在接到情報之後,便借著整個組織的力量,開始了解這些人的生平和背景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儘管世家對這次科舉有著無聲抵制,但為了防止自己被排斥出幽州的權力層,他們還是挑選了一些子弟去參加科舉的。

  這些人本身就有世家底蘊,自幼飽讀詩書,從起跑線上就占據優勢,他們參加了考試之後,理所當然的會脫穎而出。

  事實上,這次考試,幾乎每個郡的上榜之人里,大部分都是世家出身,或者和世家有關,不是某些大族的血脈子弟,就是一些大族的姑爺,甚至還有不少人,是投身大族的門客,又或者是拜了世家名士為老師的寒門子弟等等。

  「榜單上的大部分人,要麼出身世家,要麼早已投靠世家,其實已經有勢力所屬了,恐怕就不是我等能利用的了。」

  冀州真定,趙王石勒拿著新得到的名單,正在沉思,在他的對面那聶道仁卻是說著一番話來。

  石勒微微點頭,眯起眼睛,說道:「陳氏此舉,實是要挖世家的牆角,亂他們的根基,此事先生之前也曾經提到過,若是某家此時拉攏幽州世家,你看有幾分成算?」

  聶道仁直接搖頭,毫不猶豫的回答道:「幾無成算。」

  石勒也不惱怒,只是問道:「為何?便因為某家是羯人?」

  「非也,實乃那北方三州大勢將成,兵力強橫,世家歸之,便是利益有損,也不會輕易放棄,畢竟走了容易,以後想要回去就難了,況且……」聶道仁頓了頓,「很多世家之人,還是覺得陳氏此舉乃是權宜之計,待到局面徹底清晰,那位將軍便要恢復舊例。」

  「無聊的奢望!」石勒哈哈一笑,也不避諱聶道仁,直接就道,「你們這些世家士人啊,總是抱著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,以為凡事都會朝著自己希望的局面發展,殊不知,除非自己掌握兵馬,否則,這些都是虛的。」

  聶道仁苦笑一聲,點頭道:「確實如王上所說,世家因影響力巨大,總是覺得靠著這根基和底蘊,就可以影響任何人,從而讓事情朝著自己希望的、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。」

  「這種想法其實也不錯,」石勒忽然話鋒一轉,「只不過,他們卻沒有想到,這個過程是要流血的,是要有人倒霉的,而這個人,很大概率還是世家自己的人,一旦到了這個時候,他們反而會因為前期的投入,而不敢貿然中斷,比如這冀州的世家,不就是如此?所以某家才會想拉攏那幽州世家。」

  聶道仁搖了搖頭,說道:「既然王上也知道世家只要有所投入,就不會輕易放棄,那就該明白,此刻在著眼於幽州的世家,已經不太實際,倒是那些寒門上榜之人,尚有可供拉攏的價值。」

  「哦?」石勒眯起眼睛,似笑非笑,「那些上榜的人裡面,寒門最該對陳征北感恩戴德,若非科舉,他們如何有做官的希望?難道拉攏他們,還能讓他們為我所用,去推翻自己的恩人?」

  「一開始,自然無法如願,不過凡事都是一步一步來的,」聶道仁拱拱手,說出一番見解,「屬下仔細研讀了前面送來的情報,發現了這科舉施行之後,真正的隱患,便是寒門,或者說布衣考生的品性!」

  第1157章 皆等其亂?

  「那世家考生,自幼便可不事生產,安心讀書為學,很多人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,不過卻並非未開眼界,因世家往來多鴻儒與富貴,他們自是見多識廣的,也不愁錢財,是以志向高潔……」

  聽到聶道仁說到此處,石勒眉頭一皺,就有些不快的反駁道:「這些所謂志向,都只是好高騖遠,不切實際之念,真正等他們為官了,就知道自身不足了。」

  聶道仁微微一笑,知道自己這位文盲主公最是不喜吹捧讀書人的言論,若非為了穩固地盤,不得不接受世家,怕是他都要將那些飽讀詩書的人,送去挖礦。

  但聶氏也不著惱,就道:「這是自然的,所謂志向,本就該是遍嘗人間之後才能發自真心而生,不過那世家子弟卻也自有受到過往人物的影響,難免會生出這般假象,難免就按著這些人要求自己,因此不好接觸,對他們而言,若是誘騙他們背叛,乃是違反志向的,若是用錢財收買,也是沒有效用的,相比之下,寒門與布衣便就不同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