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時候不早了,」陳止這時看了一眼天空,收回目光,就對身邊的幾個兵卒說道,「送幾位上路吧。」

  「諾!」

  兵卒聞言,抓著三人,就朝前面拖拽過去。

  「放開我!放開我!」

  劉聰、劉粲兀自掙扎,而趙染也是臉色蒼白,做出了抗拒姿態。

  烈日當頭,午時已到。

  「不!不!朕豈能死於此處?」

  壯碩的劊子手手起刀落。

  鮮血四濺。

  劉聰在掙扎了幾下之後,便就倒地不起,再無動靜。

  劉粲慘叫,而趙染則是手腳顫抖。

  「放開我!」

  跟著,又是接連下掙扎,便雙雙了帳。

  台下,觀了祭祀之禮的人,不少人微微搖頭,其中不乏大族士人,他們其實也有些不解,這祭祀的時候斬殺,其實頗為野蠻,尤其是殺的人還是那匈奴之主,實在是有幾分侮辱的意思了。

  但是有刺殺之事押壓著,這些世家之人連科舉都不敢明著反對,何況是這給先皇報仇的事,便都只能忍著。

  只是他們都看不到,隨著三人倒下,那血煞之氣自他們身上滲透出來,便如投林倦鳥一樣,朝著那泥塑雕像匯聚過去,最後纏繞起來。

  雕塑之後,那口棺材中一道紫色氣息飄蕩而起,融入了泥塑。

  陳止抬頭看天,霎時間在他眼中的天地景象劇烈變化起來,一條氣運聚集而成的真龍,自西南方向飛了過來,徘徊在祭壇之上。

  隨後,一聲淡淡的嘆息傳來。

  「多謝陳卿,全朕之念,塑陰龍之身,平冤憤之氣……」

  一道旁人難見,泛著淡淡金光的身影從那泥塑中走了出來。

  第1137章 送真龍,鎮冠軍

  看著身前這道泛著光輝的身影,陳止拱了拱手,說道:「此,全你我君臣之道。」

  那身影亦抬手回禮:「得你之助,朕卻自此有了香火之傳,只是這大漢江山,因朕之故,而落得這般局面,有虧祖宗。」

  「江山之此,非一人之故,乃時勢造就,」陳止輕輕搖頭,「皇上何必將這些,都歸於己身?這根子,實在昭烈之時就已經埋下,如今不過是恰逢其會,終於按壓不住了。」

  「話雖如此,但罪責難逃脫,最終鬧得天下分崩,百姓離苦,如今,只能勞煩愛卿了,」那泛光之人說著,拱拱手道,「還望愛卿能救民於水火,解華夏之厄。」

  「臣亦有所求,與君同。」陳止輕輕回應。

  那人又道:「還有朕那大伴,忠義盡心,望你照料。」

  「當全莫公忠義。」

  那人露出笑容,隨後拜別:「至此,朕心安,就此別過,日後若能相見,你我君臣當對飲。」話落,卻是畫作一條神龍,飛騰而去,轉眼就道天邊。

  而後,便有陣陣氤氳光輝落下,蕩漾漣漪,縈繞在祭壇周圍,最後盡數融入泥塑之中。

  緊接著,陳止感到自身與幽州、并州,甚至平州之間的聯繫,越發的緊密起來,他抬頭看天,卻見那與自己相連的諸多氣運裡面,其中一大半的青色都隨之退去,隨之紅色大盛,緊跟著,更有一絲紫氣自其中生出。

  「青色乃是青雲之意,預示著在體制內部青雲直上,如今我退去了大量青色,便意味著與原本的統屬沒有多少聯繫了,有好處,亦有壞處,紅色代表著自立與血氣,統兵自立之態,這預示著很多,至於那紫色……」

  想到真龍離去前,所言的與百姓有關之話,陳止輕輕搖頭,然後散去了眼中的金色。

  頓時,那玄妙景象不復存在。

  周圍的眾多兵卒,乃至台下的官吏和百姓,剛才看著陳止當空拱手,嘴裡有言,卻不疑有他,以為只是祭祀的一環。

  這時,陳止送走了真龍,再看那泥塑的時候,卻能感到其中蘊含著的絲絲煙火氣息,知道自己的猜測果然不錯,此物可以溝通陰陽,更能祝人登上神位。

  「不過,在凡俗之人看來,這些卻又是無關緊要的了吧,就是不知道,未來我若是身死了,又會是何等景象。」

  陳止已經死過了兩次,卻都再次復生,只是這第三次若是死了,沒有簽筒布局,到底會是何等景象,委實難料。

  隨著最大的一件事做完,此次祭祀便就結束,接下來就是那相應的廟祝來處置,又有官府中負責禮儀、祭祀和教化的官吏過來收尾。

  陳止則來到了台下,見過莫安節。

  這位老宦官自從抵達此處,卻是沒有與陳止見面交談,一直等到現在,見祭祀結束,幾個仇人授首,終於長舒一口氣,見的陳止走來,他眼含熱淚的迎了上去。

  「多謝將軍為皇上報仇!我皇九泉之下,當可瞑目。」說著,居然要對陳止下跪。

  陳止將之扶住,嘆息道:「此亦全我之念,皇上與我有恩義,我豈能棄之,如今已有幾仇血祭,卻還缺少一些,待得日後,自然皆要擒拿,莫公莫急,安心養身,也好為皇上做見證。」

  「將軍果不負皇上所託!」莫安節一聽,新中大安,更是老懷大慰,他頓了頓,忽然從懷中取出一件衣帶,肅聲道:「聖旨到,征北將軍陳止,接旨!」

  此言一出,周圍圍著的官吏、世家長者皆是一驚,跟著變想到緣故,又都驚疑不定。

  陳止卻似乎早有所料,以禮而待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