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6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座將軍府位於薊縣中央,乃是當年王浚的大將軍府改建而成。

  最初,有不少人面見陳止,說是要行新氣象當煥然一新,提議找個地方,新起一座征北府,但陳止卻不願再耗費人力和財力,還是用了原來的府邸。

  作為折中方案,他同意了麾下陰陽家士人的提議,將原來大將軍府庭院中的擺設、布置盡數撤掉,重新布置了一番,堪稱是改頭換面,這才重新啟用。

  此時,征北將軍府里有眾多吏胥忙碌著,他們沐浴在濃郁的氣運之中,潛移默化中,前程就都有了變化,這就是所謂的近水樓台先得月,凡親近當權之人的,哪怕只是小小的吏胥,只能紀錄文書,提醒貴人日程,日後也有不小的前途。

  只是這些人是看不到氣運流轉的,府中能夠看到的,唯有一人——

  正堂之中,處理公務的陳止抬起頭,眼中金芒一閃而逝,隨後吞吐氣運,整個人的精氣神維持在巔峰。

  倏的,有人過來,說是功曹參軍盧志求見。

  「讓他進來吧。」陳止放下筆,輕輕點頭,末了又加了一句,「去把孫秀叫過來。」

  幾息之後,一身官服的盧志邁步而入,先是朝陳止行了一禮,隨後便沉聲說道:「將軍,屬下此來,還是為了那舉子宣講之事。」

  第1042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

  薊縣北巷,諸官吏府邸群落之中,有一人疾行。

  這人很快來到一扇門前,通報來意。

  紅漆大門的上面懸掛門匾,書著「孫府」二字。

  府中的小廝得了消息,急忙入府,就把消息稟報了自家老爺。

  這家的主人不是旁人,正是孫秀。

  孫秀,原是趙王府中幕僚,護趙王孫北上,但如今,連趙王府都被石勒連窩端了,他這個幕僚也早就另謀高就,成了陳止屬下,職位乃是幽州刺史治中。

  治中只職,不是掛在征北將軍府下面的,而是從屬於幽州刺史。

  這也是當前陳止治下一個有趣的現象。

  雖說陳止是在將軍府處理公務的,但實際上他有著雙重身份,除了是有權開府建牙、執掌大軍兵馬的征北將軍外,還是統領幽州一地的刺史。

  這兩個職位,有著兩個不同的領導班子,陳止原來的大部分親信,跟隨他自代郡起家的人,多在將軍府任職,而戰勝王浚之後再招收的人手,則多數都是供職於刺史府。

  這兩個系統之間,隱隱有著比拼、競爭,乃至敵視的趨勢。

  孫秀作為刺史治中,全稱乃是治中從事史,主眾曹文書,幽州上上下下的文書,幾乎都要經過他的手,更掌管諸多文書檔案,還可參詢各曹之事,可以說是個權柄非常大、非常關鍵,更是非常敏感的位置。

  陳止徵辟此人的時候,不少老人都出言勸阻,不願讓這個從二之士,坐上這麼重要的位置上。

  況且這麼大的權力,理應讓世家之人執掌,孫秀的出身可不能算得上多好,在很多士人看來,這人的底蘊不夠,小吏出身,只是王府幕僚,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,根本立不住這樣位格。

  不過,陳止還是力排眾議,定下了此事。

  一方面,彰顯了他這個將軍和刺史的權威,另一方面,也有妥協,所以只是刺史府的職位。

  這一州刺史的職位,其實在將軍府之下,雖然征北將軍府的管轄範圍,目前只有一個幽州,但在位格上卻要高於刺史府,足以管理超過一個州的事務,因而在正常的執政中,幽州府的政務要受到將軍府指導。

  孫秀也展現了他的本事,畢竟在原本的歷史上,這位也是很能折騰的主,他的後代還出了孫恩這樣一位身兼道教領軍和海賊王的人物,這本事確實小不了。

  到了現在,刺史府一系的人物,隱隱以這孫秀為首了。

  府中小廝找到孫秀的時候,這位剛從將軍府辦公歸來的治中,正與一名心腹親信說話,想讓這心腹私底下給幾個同僚傳話,說自己有意在幽州東邊,主導一次建設工作,結果這話還沒有說完,命令就來了。

  「主上,將軍府傳信,讓您現在就過去面見將軍。」

  聽是陳止召見,孫秀立馬停下一切事務,就招了人問道:「刺史召我,必有原因,是否有什麼人在將軍府中?」

  小廝就說,有功曹盧志在面見征北將軍。

  「盧志啊,老對手了,他這次過去,定又是要打壓寒門崛起,將軍讓我過去,是要將他斥退,」孫秀說著,先讓心腹退去,跟著就往外面走,「也罷,正好讓我們兩個二臣再斗上一場,這人是幽州世家的領袖,不樂意見到寒門舉子步步高升,我卻是寒門之首,不能退避。」

  孫秀出身自趙王府,而盧志幾年之前,代表江都王來與陳止交涉,現在雙雙投入征北將軍門下,裡面也有一番故事,略過不表。

  有趣的是,孫秀在陳止代郡發展之時就有接觸,結果投靠了之後,卻被分配到了刺史府。

  與之對應的,在陳止占據幽州後才來拜見的盧志,卻被安排到了將軍府上,接替了張亢,成為了征北將軍府新一任的功曹參軍。

  盧志為將軍府功曹之後,靠著范陽盧氏的勢力,很快就站穩了腳跟。

  轉著念頭,想著盧志以及盧家的情況,孫秀在親隨、侄子的陪同下,乘坐牛車,快速前往將軍府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