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話說的身張亢、楊元眼皮子直跳,後者甚至有心出言阻止,覺得這話透露兵力虛實了,但轉念一想,他們以代郡之力而鯨吞幽州,兵力捉襟見肘,根本不是秘密,光用想的都能料到,確實也沒必要隱瞞。

  恐怕真正讓周邊人疑惑的,是為何吞下了幽州後,陳止還有餘力追擊慕容仁。

  倒是莫淺渾聞言有些意外,沒想到陳止會將這桌下的事,攤開來講,但緊跟著就心生警惕,察覺到什麼地方不對,和原本預料的局面發生了偏差,沉吟了一下,頗為老實的道:「將軍有雄心大志,又有強軍之法,有軍中利器,更有世家錢財,您若是坐鎮幽州,未來平州必然難逃掌控,我等縱然逃脫一時,又怎麼能逃得了一世,是以真心歸順,還望成全!」

  說到最後,他深深地彎下了腰,表情誠懇。

  氣氛頓時有些怪異,張亢與楊元對視一眼,覺得這畫面有些不對,怎麼感覺這莫淺渾是在求著投降,反倒是陳止不怎麼樂意接納?

  頓時,屋裡人的目光,都集中到了陳止的身上。

  第1002章 立足中央,四方延伸

  「怎麼樣了?」

  是夜,當淺渾回到臨時住所,便面對著幾名宇文族人的詢問,這些人都是和宇文逸豆歸關係親近的血親。

  畢竟是商討舉族投奔之事,族中也還有反對者,宇文逸豆歸哪能放心莫淺渾一人負責,如果能親自過來,恐怕已經身在此處了,但考慮安全和權力控制問題,終究不敢離開族群,所以只派出親近之人過來監督。

  過來的宇文血脈里有個叫宇文開的,算是頭領,聽著眾人議論,馬上壓下紛亂,來到莫淺渾跟前,客氣問道:「先生,征北將軍可有答覆?可願意讓我等駐紮在平州腹地?」

  「還未談及具體駐紮的問題。」面對詢問,莫淺渾斟酌了一下,挑著重點道:「征北將軍還沒有真箇答應咱們的要求,還不到討論在什麼地方駐紮的時候。」

  「沒答應?」宇文開就擔憂起來,「你前後進去了幾個時辰,談了這麼久,還以為有定案了,沒想到都沒答應,莫非是不願意?這可如何是好?咱們一路遷徙,糧草、牛羊就沒帶多少,東邊又地處貧瘠,不好劫掠,現在還好,若是入冬,不知要死多少人!」

  莫淺渾趕緊安慰道:「不用這般擔憂,漢家人做事肯定不會那麼直白,他們要考慮的東西太多,況且陳將軍還邀請我同吃了晚膳,顯是有心吸納我等的,只是還要提出一些條件,我料下次。」

  一聽說陳止請莫淺渾吃了晚飯,包括宇文開在內,不少人都露出了羨慕之色。

  「陳將軍乃是英雄人物,他能與你同桌用食,顯然是看得起咱們宇文部的!」宇文開的臉色好轉,「當初段部的幾個頭領,不就經常被王浚宴請麼,這是個好兆頭。」

  一句話平息了眾人焦躁、不安的心情,宇文開又問莫淺渾:「依你看,既然還有成算,大概多久能定下來?我那侄子在平州東邊,乃是最為苦寒之處,每多熬一日,對族人就是煎熬,若能儘快定下來,讓他領著人歸於平州腹地,方可安穩啊,真要是拖到了冬日,可就糟了。」

  「這事著實不好說,而且……」莫淺渾猶豫了一下,但想到今日陳止的態度,總歸是瞞不住的,於是還是稍微提醒了一句:「照征北將軍的話來看,即便最後答應下來,怕也要咱們付出些許代價,在聽調一事上,或許會大做文章。」

  「何以見得?」宇文開眉頭皺起,「沒有轉圜餘地?」

  「要爭取!」莫淺渾說著,表情嚴肅起來,「我覺得機會還是挺大的,一者,有七品鮮卑在,說明徵北將軍在兵力不夠的情況下,還是願意藉助他族之力的,二來,當下平州紛亂,慕容部的勢力、朝廷的勢力,乃至我部與那段部,充斥其間,加上諸多小族,局面複雜,要梳理清楚,征北將軍就得有個幫手,只要爭取,征北將軍是很有可能答應的。」

  「這樣就好。」宇文開總算是放下心來,但卻笑不起來,「得爭取一下,最好能占平州中部一塊地,這樣一來,就算征北將軍要節制兵馬,有平州西北的慕容部做藉口,咱們也好拖延拖延,還不用擔心真的和慕容不碰上。」

  莫淺渾點頭稱是,說著:「正是如此,我這次的目標就在平州中部,太往西,靠近幽州,那就要被徹底控制,如果太往東邊,則都是貧瘠、窮困之地,從前不知有多少部族從那邊遷徙過來,豈能折返回去?讓段部自己在那稱王稱霸吧,況且我料定陳將軍也不放心將咱們放在離他太近的地方。」

  宇文開聽到這裡,終於笑了起來,稱讚道:「還是你想得周到!」

  兩人這邊說著,那邊陳止則在聽著張亢的勸諫。

  「宇文部這等胡人,本就反覆無常,降而復叛對他們而言像吃飯喝水一樣,」張亢滿臉忠心為國的模樣,「遠的不說,聽說將軍先前在上谷屯城遇險,七品鮮卑的兩個胡酋就是見勢不妙,當先逃走,隨後更是領軍而來,分明有所圖謀,七品鮮卑尚且如何,何況是底蘊深厚的宇文鮮卑?將軍不要上了這些胡人的當。」

  陳止聽著,只是點頭,沒有回應,過了一會,卻問一言不發的楊元:「楊君似乎也有話說,可是也要勸我?」

  楊元遲疑了一下,還是點頭道:「宇文鮮卑與七品各姓不同,七品為將軍捏合而成,本身不穩,大小姓氏本是大小部族,各有利益,彼此牽制、平衡,但宇文部不同,王浚敗亡,段部和宇文部順勢東逃,他們的兵馬其實未被代郡本部攻擊,倒是和王浚麾下的駐守軍發生衝突,又被四方打劫,這才有所折損,其實元氣尚在,之所以這般落魄,其實是圍攻慕容部的後遺症還未好利落,這才導致退去,不該姑息養奸,更不可輕視啊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