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作為一個衛氏子弟,衛雄會顧慮自身前程,但同樣也得考慮家族傳承,何況,衛氏上下本回歸中原早有希冀,更有一些布局。

  一時之間,左右為難。

  他躊躇了一下,不顧其他人在場,還是搖頭道:「此舉太過冒險,六修公子可不是婆媽之人,這事觸及了他的底線,說不定反而要弄巧成拙,他不敢對將軍如何,卻拿我衛氏泄憤。」

  「拓跋六修,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,」陳止卻是收起笑容,臉上露出寒意,「衛將軍莫非沒有收到消息,先前王浚攻我,那拓跋氏見勢其意,將我安排在拓跋部的聯絡之人屠戮諸多,這個事,我肯定是要和拓跋六修算算的,如今六修篡權,連我那好友拓跋鬱律都被逼走,倒行逆施,眾叛親離不遠,我給他一個條件,是給他一次機會。」

  衛雄嘆了口氣,道:「既然如此,若是通報六修公子,說我衛氏要走,豈不更加危險。」

  「並非如此,」陳止卻是瑤瑤頭,「現在提出,是最好的機會和時機,一旦錯過,以拓跋六修的性子,反而不會答應!」

  衛雄一聽就愣住了,露出費解之色,聯想到拓跋六修當前的處境,隱隱明白了一點什麼。

  陳止淡淡說道:「慕容仁傷了幽州百姓,我追殺他到棘城前,破城池,逼慕容廆低頭,拓跋六修殺了我的人,還能善了?這事,他心知肚明,如今拓跋內戰,混亂不堪,其人也只是勉強維持均勢,最是擔心我去尋他報仇,如果此時,我提出一個要求,他是答應?還是拒絕呢?又或者,再殺人?」

  聽到這,衛雄恍然大悟,如此看來,確實是最好的節點,錯過了,拓跋六修緩過勁來,恐怕下一步就是對內清洗,以拓跋六修的志向,為求其權,萬事皆可拋,為了穩妥,確實不太可能冒著被陳止出兵的危險,再殺衛氏族人。

  只是衛雄卻也有一點疑惑,自家衛氏真的值得陳止這般做麼?

  「拓跋六修為人如何,衛將軍比我熟悉,這人野心不小,但並非瘋子,他這次動手非是一時起意,而是看到北地風雲變化,抓住時機罷了,我這個話傳過去,他會如何做,是能猜到的,貴族在拓跋部也有近百人口,要是靠著探子接應,倒是給了他機會,私下裡解決,恐怕十不存七。」

  衛雄再次沉默,然後拱拱手,不復多言,跟著幾名押送的親兵去了,並沒有給回復。

  只是這人一走,圍觀了好一會的幕僚便上前勸阻

  這個說:「衛氏出走多年,早已胡化,豈能為此而棄此良機,當興兵伐拓跋,以竟全功!」

  那個言:「拓跋內亂,只要聯合拓跋部幾路叛軍,便可滅絕拓跋六修!」

  還有的說:「拓跋自相殺戮,正是滅亡良機,可一鼓而下!」

  ……

  眾說紛紜間,傳達出的意思卻很統一,不打拓跋也就罷了,還要浪費機會,拉一個衛氏回來,實在是捨本逐末!

  聽著眾人議論,陳止始終不發一語,等聲音平息了些,才緩緩說道:「要再打拓跋部,從哪裡抽調兵力?」

  這一句問話,讓不少人閉上了嘴,想到了自家的局勢。

  他們都是隨軍的幕僚和紀事,清楚自家局面,先前不過是一時激情,加上最近戰事太過順利,以至於本能出言,靜下來思考一番,就知道當下幽州的局面,其實並不樂觀。

  「能打慕容部,是因有諸多積累,王浚敗得太快,原本用來對付他的兵馬未曾損耗,能拉出去轉一圈,加上在燕郡新得了批降軍,慕容部距離燕郡不遠,這些人可以作為接應,相比之下,靠近拓跋部的幾個郡,又是什麼樣子?」

  「這廣寧郡本就是個空架子,代郡的兵馬多數出擊,布防在幽州各處,鎮壓局面,所余幾軍勉強夠防禦代地,但要說進攻,那是想都不用想,而且連番大戰,接下來得休養生息了,這個仇只能先放一放,不過……」

  他放緩了語調:「這不代表著讓他拓跋六修逍遙快活,在我看來,拓跋部維持當前這種局面,對我等而言是最為有力,即便我有足夠兵力,也不會現在去撲滅他。」

  說著說著,陳止感慨起來:「草原太大了,一個幽州的力量尚不足以掌控,想要兼顧幽州,復霸草原,只能是兩邊都不得足,況且拓跋部若是崩潰,自有其他部族填補,考慮到當前局勢,一旦拓跋衰亡,慕容必然大占便宜,更不要說,那并州還有匈奴虎視眈眈!」

  一聽到「匈奴」兩字,眾人都安靜下來,隨著征北將軍府掌控幽州,并州的匈奴就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。

  「匈奴樂見我與王浚對峙、爭鬥,所以之前沒有動手,但他們沒有料到,王浚會倒的這麼快,按著他們原本的計劃,定是維持幽州兩個勢力斗而不破的情況,結果還沒來得及插手,我等就已得勝,但這也就意味著,今後將軍府要直面匈奴壓力,若拓跋破滅,我去哪再找一個北邊牽制匈奴的力量?」

  他搖了搖頭:「在沒有足以橫掃一切的戰力前,維持北地勢力均衡,是必不可少的一環。」

  第993章 一舉多得,豈不美哉?

  北地現在的局勢,頗為微妙。

  這點,在場眾人心知肚明,只是裡面的複雜關係,單純靠腦子想,一時半會還真難理清。

  這不是他們見識淺薄、智慧不足,而是因為,無法像陳止這樣通觀全局,又有十二生肖摺紙確定消息,又有密諜司掌控情報,還有與麾下將領氣運相連,可見他人之所見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