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好了,我先去看看易兒,後日就該出征了,既然給衛雄的信中寫了要取慕容之土,那就不可食言,對了,關於衛家的情況,了解的如何了?」陳止起身往外面走,邊走邊問。

  蘇遼緊隨其後,回答道:「自從得了主公之令,屬下便發動人手探查衛家情況,衛家畢竟是代郡大族,底蘊深厚,雖因牽扯宮闈皇家之事,驟然被貶,但遭殃的其實大多數主脈,這一脈本就是文武詩書傳家,所以逃出去的人數雖然少,但幾乎個個都是英才,如今大部分都在草原避難,尤其是拓跋部中,更是聚集不少,但除此之外,原本的衛家分家之人,在代郡還有不少。」

  陳止便問:「若是如此,以衛家的底蘊,就算主幹不在,但餘下的也該是大族,如范陽盧氏那般為郡望之家,不該是難事,為何如今代郡大族裡面,反倒沒有幾個姓衛的?」他雖然手段諸多,但對於無數瑣碎之事還是無法盡知,需要旁人查漏補缺。

  他對於代郡大族倒是有些印象,其中也有三四家衛姓宗族,只是這些家族只能算是中等之家,甚至不能說是世家,因為除去主枝之後,幾乎沒有幾個當官做將的,是以根本威脅不到原先的幾大家族,就連元氣大傷的劉家、鄭家,都要強過這幾個衛家。

  「還是先前朝廷追究,以至於幾個衛家的旁庶多被打壓,不僅難進仕途,連當地的吏胥都難為,而這衛家過往也沒少打壓其他家族,早有仇怨,加上積蓄了不少錢財、產業,一旦失勢,立刻就是樹倒眾人推的局面,於是一蹶不振,不過眼前卻也有不少衛家庶出之人,抓住了主公在代郡大建、革新的機會,有所作為,其中最為出色幾人,已然在軍中嶄露頭角。」

  陳止點頭道:「原來如此,這麼說來,這衛家也是不簡單,而且本身就是代郡出身,哪怕遠遁草原,也不願意離開太遠,否則那最出色的一支,就不會想著投靠拓跋了,或許這一家亦可為我等所用,只是要徐徐圖之,要等我與那衛雄見過一面才行。」

  蘇遼一聽卻有些驚了,就勸道:「如今幽州諸事繁雜,很多地方尚不安寧,需要主公坐鎮,豈可親自涉險?況且眼下兵力有限,怕是難以驅逐廣寧拓跋之兵,而且聽主公之言,還想對慕容動手……」

  「可算是讓你抓住機會了,」陳止笑了起來,「我知你早就想要勸誡,只是一直找不到機會,無須擔心,見衛雄與破慕容其實是一回事,他們兩家若是不來,那自是井水不犯河水,還可友善,既然來了,總歸要有代價,不是土地,就是錢帛,要麼就是人傑,總要留下點什麼,代縣這邊的事也算是安穩了,是時候北上了,不過爾等也無需擔憂,我不會犯險,亦不會久拖,會速戰速決!」

  說話間,兩人來到了後院屋舍,裡面傳出了嬰兒聲。

  第936章 梟雄未長成

  蘇遼還想再勸,但陳止已經入屋去看妻兒,這話題也就中斷了。

  過了好一會,陳止才重新出來,如今楊悠剛剛生產過後,身子還不爽利,在進補的同時得多多休息,而其子陳易也已睡下。

  蘇遼見之,自是要先聊聊少主,問候一下主母,無法進行剛才的話題。

  而說著說著,陳梓忽然就道:「江都王先前的使者,在這裡也有一陣子了,聽說在戰前就要離去,如今怎麼樣了?」

  陳止口中所言之人,乃是桓彝,其人被江都王招攬,也算得到重用,先前江都王與石勒交戰連連失利,覺得勢單力孤,就想要得外援之助,也是派出使者往各處。

  桓彝就先後拜訪過王浚和段部鮮卑,雙方再私底下還曾經達成了一些密謀合作,而來代郡這邊,主要看中的則是代郡的單梢砲,想要得到一些,以對付石勒。

  只是沒想到,卻正好碰上了王浚攻代之事,這桓彝眼看著情況不對,曾經想要提前離去,結果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,也被困在城中,如今卻不知如何了,陳止因為忙於繁瑣之事,又有家事處置,根本無暇顧忌這些。

  蘇遼卻是時刻把握城中幾個勢力代表的動向,就道:「消息初傳過來,那桓彝還有心要離開,但隨後接到了幾封信,便已經停駐下來,再過不久那盧志也要過來,二人或許還要碰頭。」

  「他肯定寫了回信吧,可曾有破解的?」陳止這一問,其實就是問蘇遼手下的探子,有沒有將雙方的來信截取過來,將裡面內容看過後,再封裝起來,裝成未曾觸及的樣子,交給雙方。

  蘇遼毫不猶豫的道:「那桓彝顯然也在防止這種事發生,所以來往信件都用了暗語,明面上都只是探討家常。」

  陳止聞言點頭,笑道:「這也是正常的,便是咱們也有這樣的暗語。」

  蘇遼隨後卻道:「不過,最近那桓彝的信里卻透露些許有趣的信息,這事在主公獲勝之後,那盧志給桓彝去信之後,桓彝在信上反覆提及的一事,似乎是生恐旁人不知。」

  「哦?何事?」

  「卻是那桓彝幾次提及,說是要讓家人過來幽州,並已經開始著手安排,讓家中妻小過些時日就乘車過來,顯是要在這裡長住了。」

  這個答案忽然就讓陳止有了興趣,他不由笑道:「這倒是有意思了,我記得桓彝前些時候才新得一子,名喚寰溫,次子也要過來麼?」說話的時候,他的眼睛裡閃爍著一抹莫名光澤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