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王仁聽著滿臉不服氣,看似想要反駁,但周圍的那些幽州世家之人,卻是明白過來,知道這些話,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,而且直接稱呼王浚的爵位,也就是博陵公,分明是在暗示眾人,過往那些大將軍、大司馬、兩州都督、兩州刺史之類的名頭,都已經是過去式了,而話中涉及的胡屠之事,則讓不少人驚恐起來。

  蓋因這些世家、大族平日裡與鮮卑部族勾結甚深,壓榨黎民百姓乃是家常便飯,若是陳止追究,那他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,甚至有些人念及過往劣跡,恐怕難以容於陳止之眼,心底生出一絲歹念。

  但就在此時,陳止又對那王仁道:「今日讓你等來此,便是要告訴你們,若是願意認錯,今後痛改前非,則一切尚可挽回,本官是要統領幽州,不是要殺人,不願多造殺孽,過去乃是上有其好,又有刀兵逼迫,有人被迫從之,有情可原,但以後我坐幽州,這氣象理應煥然一新,再有犯者,定當不饒!」

  言語之中,那股旁人難以動搖的意志,清楚的表達了出來,讓人生出言律出於其口之感,同時不少人也鬆了一口氣,知道這位新的幽州霸主,並非那種黑白分明、眼睛裡不容沙子的,那就還有轉圜餘地。

  於是,那幾個生出鋌而走險之念的,也暫時安心下來。

  倒是王仁,還要侃侃反駁,結果陳止忽然擺擺手,就道:「行了,把人帶下去,好生安頓,畢竟是博陵公的親眷,未來博陵公安於幽州休養,還需要他們侍候面前。」

  此言一出,王仁固然是被憋得難受,但其他人聽著也是安安心驚。

  聽這意思,是要將那位大將軍軟禁起來,也不送去朝廷,就要放在幽州,真夠狠的,這顯然是為了防止,王浚離開之後,被有心人利用起來。

  只不過……

  「如此一來,這亦是隱患,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,必然都有不滿劉氏者,這些人當然會想要營救王浚,這人一旦被救出來,就地就能召集舊部,也是個隱患啊。」

  「王浚再怎麼說,也是朝廷冊官,過去朝廷看不慣他,隱隱敵對,那是因為王浚占據幽州,不與中樞通,而今陳止要取而代之,那王浚就剩個名頭,反而成了可供利用的棋子,這陳止要將他私自囚禁起來,恐怕朝廷也不能答應啊!」

  「看著這位陳將軍的行事風格,不僅是個會打仗的,還有些剛愎自用,聽說代郡世家都被壓制,未來恐怕也是鐵腕治理幽州,而且聽他這番話,以及對七品鮮卑的處置,恐怕周邊部族也別想安生,未來內部我等大族不滿,外部諸多部族不安,內外交加之下,幽州如何能穩?就這樣,還要將王浚留在此處,到底有何目的?觀此人行事,也是謀定而動,這裡面莫非有什麼我等沒有想通的關鍵?」

  眾人心中的這種種疑慮,在王仁等人滿臉憋屈不滿的被人押送下去的時候,越發濃烈起來。

  看著這一幕,他們已經明白過來,這位征北將軍哪裡是想要當眾審問王家之人,殺雞儆猴,分明就是找個藉口、由頭,在警告在場眾人,亮明了當前的底線!

  所以,當眾人一一給陳止見禮之後,便急急忙忙的回返各自家中,開始安排事情,以保平安。

  當下這幽州之中,除了代郡武丁,可是沒有哪家兵馬能保護他們了,因為最新消息傳來,說是段部、宇文部原本留在幽州的人馬,都是敗的敗、跑的跑、降的降了,他們這些人的一二家丁,可根本不是對手,也不敢動手,只能先聽話,至於其他,也就是以後再說了。

  另一邊,大族之人散去,陳止卻將陳梓、張亢等人召集過來,問了一個問題。

  「諸君觀這幽州大族,如何?」

  第924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

  「幽州多大族,而少世家。」第一個開口的,還是陳梓,比起其他人來,他身為陳止宗族出身,自然放得開,也方便引領話題,「我觀這燕國宗族,不如范陽遠矣。」

  「哦?」陳止便順勢問道:「此話怎講?」

  陳梓就答道:「我來薊縣,途過代郡、范陽,最後方才抵達燕郡,是以先看代郡大族,其在內有幾家自稱世家,但其實勢力弱小,只局限在一郡之中,若非有為官之人,其實難稱世家,而今因主公之故,行紙與瓷之法,乃漸富強,方有世家之態,可以說,代郡未來或可成就,也是因主公而起;」

  「再看范陽,有盧氏、蒯氏、祖氏,皆底蘊深厚,更多有能人,尤其是盧氏與祖氏兩家,如今更是人傑輩出,遍通文武,是以范陽興盛,實乃世家薈萃之地,更為幽州精華所在!」

  「最後再看燕國,自從燕王一脈斷絕,此地便歸朝廷統領,雖然也有大族,但與中原腹地不同,其實根基不深,一方面是由於靠近邊疆,受戰亂和氣候之故,多有南遷者,另一方面就是當初袁家主政,與曹魏對峙,那曹魏據兩都,更曾一度掌控關中西涼,其實地域廣闊,因而人才眾多,而袁趙眾冀,多遷幽州豪門以充河北,是以這燕國的很多大族,便多數都被遷徙過去,現在只剩下一個架子,名不副實!」

  陳梓這一番話,縱論三郡,也算清晰,那張亢、束交皆為河北世家出身,聽得連連點頭,深表認同,但他們也聽出了一點話外之意。

  「陳梓,你是想要勸我,將這幽州的治所,遷往范陽?」陳止則很乾脆的問了出來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