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好在他們也知道,這大半年以來,代郡始終埋頭發展,同時開發出產,處處開闢商道,頗有幾分悶聲發大財的架勢,相信這次戰亂,和代郡關係應該不大。

  不過,他們二人同樣也明白,距離王浚攻代的時候,應該是不遠了,最近與代郡的通信,都在不斷的傳達著這樣的局勢和消息——

  王浚在整頓平州之後,調兵遣將明顯是要動手了,只是具體時間還沒定。

  兩人這邊想著,已經有人入了殿中,當然不是過來傳訊的人,而是宮中侍衛,此人來到一名宦官耳邊,耳語了兩句之後,那宦官神色微變,似驚似怒,隨後也不耽擱,轉身邁步,走上台階,來到了那中常侍莫安節的邊上,同樣也是耳語,隨後這位皇帝最為新任的心腹大伴,也露出了驚訝之色,而後揮揮手,讓那小宦官下去,自己則邁著小碎步,側著身子,來到了皇帝身旁,卻不敢多行。

  「怎麼了?」劉岱看出對方之意,便問了起來。

  莫安節便道:「北邊出了兵事,此事因還未確認,不好當庭訴說。」

  「北邊?」

  劉岱很是錯愕。

  廣漢王與甘陵王則是皺起眉頭。

  張應、楊結、陳永卻同時心頭一跳,各有所思。

  其餘眾人更是忍不住低聲議論,這殿堂之上,一時之間有顯得紛亂起來。

  「肅靜!」

  廣漢王提高了嗓門,喝止眾人議論,然後出列,來到了皇帝跟前,見禮說道:「既是兵家軍情,又於朝會中響鼓,那必是事關重大,不弱先散去朝會,召集重臣,先了解一番。」

  「不錯,皇兄這是穩妥之言!」劉岱點點頭,「那就請皇兄與九卿重臣留下,於御書房中聽此事,餘下眾卿且先退朝,有什麼話,以後再談。」

  「退朝!」

  在劉岱的示意下,便有唱名宦官高聲傳令,眾臣行禮退去,他們之中,自然還有人想要上奏一二,但面對著宣武皇帝留下來的規矩,到底不敢挑戰,只能憋在心裡,同時也對那北地的戰事,生出好奇之意。

  若說北方,可謂紛爭不斷,最讓人在意的就是冀州,因靠近京畿之地,難免讓人關注,而更北邊的幽州,聽說時常與胡人交戰,那也是頗為引人注目的。

  不知這次的事,到底是什麼個情況。

  莫說他們,就是兩位郡王,其實也不知曉,因為這消息是快馬傳遞迴來的,只不過因為冀州戰亂,并州被匈奴占據,傳驛皆不通暢,這才一直拖到現在,又因為涉及重大,不得不在第一時間通報給上層知曉。

  偏偏當時乃是朝會,按理說不好打斷,只是軍情如火,下面的人著實不敢耽擱,因為交戰雙方再朝中,也有不小勢力,這消息在自己手中停留的時間太長,省得連責任都連帶著了,於是找了一個規矩,敲鼓通報。

  所以,當這份軍情呈現在眾人面前,他們的表情可想而知。

  「這冀州還沒平定,幽州居然又打起來了!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主動跳起來的!」看完戰報之後,廣漢王當先說起,「他王浚在幽州、平州作威作福,此事朝中早有不滿,結果他還不知道收斂,居然貿然攻打代郡?簡直豈有此理!」說著,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陳永與楊結,這二人當下都是一臉震驚與擔憂之色。

  九卿不管如何低調,到底掌握著一定的資源和權力,眼下幾王爭權,都需要拉攏盟友,像楊結、陳永這樣的,當然不想放過。

  雖然剛剛得到消息,難免震驚,但到底是高屋建瓴的人物,廣漢王馬上就定下了心思,有了主意——

  「這次機會,我不妨就利用起來,賣個人情給他們二人,王浚肯定是治不住的,朝廷現在連冀州都暫時抽不出手去,何況幽州?陳止肯定是要敗的,不過在他敗亡之前,我儘量做出偏袒和相助的意思,這陳止無關緊要,可大司農與太僕若是能爭取過來,則朝廷大勢重新在我!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念頭,他又朝著甘陵王看了過去。

  第913章 兩王同念,尚書尷尬

  楊結與陳永這兩位,在得知消息的瞬間,便是臉色凝重,但因陳止早就給他們打過預防針了,倒也不是多麼意外,只是盤算著要怎麼在皇帝面前陳說,這時一聽廣漢王的話,這心裡的焦急卻平息下來了幾分。

  他們立刻就意識到,這次的事情,或許並不算最糟,至少當下朝廷兩方有爭奪之意,他們居中調節,便有了很多可供迴旋的餘地。

  要知道,想要拉攏楊結、陳永的,可不止廣漢王一人。

  當初廣漢王一家獨大,權傾朝野的時候,那自然是一言九鼎,便是指鹿為馬也沒人敢多說一句,所以這九卿裡面的人物,歸屬於何處,倒是不用刻意操心拉攏。

  但現在就不同了,一旦有了競爭者,那便需要各自使出手段才行。

  果然,甘陵王微微一笑,就發話道:「其實當務之急還是先確定事情真假,如果是假的,那就得將謊報軍情的人揪出來,以儆效尤,若是真的,那王刺史貿然攻伐朝廷之土,還是他自己的牧守之地,那可實在是說不過去了,須得有個說法才行。」

  這話無疑也表明了態度,只是看起來似乎不如廣漢王真誠。

  楊結與陳永也是覺得,這甘陵王的一番話,莫非是想要打馬虎眼,將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?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