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心中打定了主意,但阮豹到底也知道厲害,從最前面暫時退下,將長刀懸掛於坐騎一冊,將沾滿了血腥的雙手,在衣擺上擦了擦,這才抬起手,結果那封信,思考之後,只是大致看了一眼,就直接楞在原地。

  「將軍……」

  邊上的親兵一看,馬上就關心的問了一句。

  阮豹卻只是呆滯的看了他一眼,並沒有回答,等親兵再出第二聲的時候,阮豹這才回過神來,他直接將那書信撕爛,咬牙切齒的道:「我不是不會相信的,此乃疑兵之計!戰端開啟才幾天?算算時候,南路大軍恐怕連范陽郡都還沒出,就說兵敗,簡直豈有此理,就算是要編造謊言,也不能弄出這種說法,太過誇張,根本就沒人會信了!」

  旁邊的親兵,從這話中聽出了一點東西,但並沒有當真。

  只是接下來,阮豹心裡的那股興奮勁,卻好像泄了氣,終究有些疑神疑鬼,畢竟這封信乃是自王昌那邊傳來,又由他的幕僚過目,完全按照正常渠道傳遞過來,若說是中了敵人的計謀,但王昌總不至於拿這種東西開玩笑,其中必有緣故。

  但正像他混亂之中說的話一樣,這種事太過於違背常理,可以說是匪夷所思,即便有王昌背書,阮豹依舊無法說服自己相信。

  「難道是王昌知道我要動手了,故意用這種說法,來欺瞞於我,讓我不管在繼續下去?」

  想到這裡,連他都覺得可笑起來,即便真要阻止自己,用這麼一個理由,也著實稱得上是蹩腳。

  難道還有其他原因,又或者王昌有著我看不透的目的?

  混亂的心思,根本無法讓阮豹在戰場上再次馳騁起來,以至於讓其人的氣勢都泄了,而且疑神疑鬼之下,更使得他原本清晰的戰術思路,被嚴重干擾,以至於無法傳達清晰指令,只是讓兵馬,按照慣性在廝殺。

  原本勢如破竹的攻勢,也因此而遲滯。

  不過,阮豹到底是阮豹,骨子裡的狠勁慢慢浮現出來,讓他一咬牙,做出了決斷。

  「不管王昌他有什麼打算,打下來這座城池,總歸不是錯的……」

  這念頭一起,很快就讓重新堅定起來,只是他正打算再上前線,一番廝殺,結果自家的後陣又有變化——

  隨著北門被攻破之後,城牆上的代郡兵卒死傷慘重,這城牆、城頭也就都易手了,所以後軍再有人來,就省去了很多繁瑣,即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,亦可抵達此處。

  所以,當看到自家幕僚忽然過來的時候,阮豹先是覺得對方添亂,跟著就是心裡咯噔一聲,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。

  果然,他隨後就見到在自家幕僚的後面,還跟著一人,同樣也是文士打扮,只是神色卻與自家幕僚不同,而且這人他也認識。

  「王笛,你不在王昌那邊侍候,何故來我此處?」阮豹不等對方開口,就先聲奪人,他自是知道,這人乃是王昌的心腹幕僚,此番過來,說不定要斥責自己擅自攻城,當然不願意給對方開口機會。

  沒想到那王笛一見阮豹,居然是嘆了一口氣,隨後拱拱手,苦笑道:「還請阮中郎將趕緊停下攻勢,退出城外,省的害了自己。」

  「害了自己?」阮豹眉毛一挑,正要將準備好的說辭拿出來。

  那王笛卻是繼續道:「將軍不要以為,這是我家主將要來勸你,因為我家主帥,已經決定向征北將軍投降,他念及與將軍您是多年同僚,也有袍澤之情,這才好心過來提醒……」見阮豹面色陰晴不定,還要再問,這人從袖子裡抽出一封信來。

  「請將軍讀了此信,再說也不遲,還有這個……」

  他又從懷裡摸出了一塊令牌。

  這塊令牌現身的一瞬間,阮豹的瞳孔猛然放大,整個人晃了晃,然後臉色一片煞白,用近乎顫抖的聲音說道:「這……這不是,這不是大將軍隨身的玉佩嗎,為何會出現在此處?怎麼會出現在此處?」

  他猛然抬起頭,死死的盯著王笛,後者卻搖頭苦笑,只是將信遞過來。

  阮豹接過來一看,登感晴天霹靂,頓時眼睛一黑,天旋地轉。

  第906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

  「說起來,你可能不信,我是通過敵軍來襲,才知道主公將那王浚給生擒了的!」

  燈火通明的屋舍之中,楊宋一手舉著酒杯,一手撫須,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。

  距離阮豹夜攻當城,已經過去了一天多的時間,回想種種,自是難免心有所感。

  在他的地面,卻是面帶笑意的冉瞻,這冉瞻年紀不大,但酒量不小,直接端著一個酒碗,就這麼一飲而盡,而後舒暢的呻吟了一聲,才繼續問道:「那然後呢?你說當時北城的城門已被攻破,這麼說豈不是情勢危急?這當城可不比代縣,沒有經過翻修,裡面布局也十分混亂,加上城中人心各異,這地方可不好守衛。」

  「誰說不是呢。」楊宋也是一口將酒杯里的酒水一飲而盡,「若是讓我直接過來管制,那按著當時的情況,可真是太過兇險了,恐怕真有危機,你不知道,本來我在北門也有布置,只是這個布置畢竟不全,結果城門洞開,原因卻在城中的一戶人家。」

  「這等吃裡扒外的東西,死不足惜!」冉瞻恨恨說著,在他看來,背叛征北將軍府,實在是天下第一等的罪名!

  楊宋卻還是滿臉感慨,眼中閃過痛恨與惋惜之色,說著:「這開門的一戶人家,其實有些來歷,算是代郡王家的分支、旁庶,只是這代郡王家,本身是太原王氏的一支,也是旁庶,而那大將軍王浚,同樣是出身於太原王氏,所以在這戶人家看來,他們所作所為,不僅不是背叛,還是大義所在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