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李威本來滿臉紅光的講著最近的收穫,這時一聽聲音,這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,順著聲音看過去,見著幾人過來,趕緊跑過去詢問,跟著又安撫幾句,調動了周圍的幾人過去幫忙,隨後頗為失望的走了回來。

  從李威趕過去,到現在回來,前後不過幾息時間,期間陳止看著卻連連點頭,這時見人回來,就問道:「怎麼了?可是煉鐵上出了問題?沒有人受傷吧?」

  「沒有人受傷,自從主上您頒布了章程,咱們內外都嚴格遵守,有一套救助和撤離的規定,這般事故雖還是時常發生,但傷者卻少了,」李威說著搖了搖頭,「最近幾日幾個豎爐都已經成型,已經可以大規模的煉鐵了,這邊的巷子卻不是煉鐵的,而是試驗新爐的。」

  「新爐?」陳止聽著心中一動,「莫非我之前說過的那種蒸礦爐,你這邊已經有頭緒了?」

  「不錯,」李威點點頭,「咱們先前聽著主上您的提點,鞥及啊了鼓風之器,又將那些橢圓豎爐改成了截面爐,果然效率大增,每日可以多出三成成鐵,我就想著,試一試您提到過的蒸礦爐,幾次試驗之後便開始試著組建,本來都平穩的燒起來了,也有幾個時辰了,結果還是不行,唉!」

  好傢夥,這要是讓你弄出來了,也真夠驚人的了!

  陳止聽著這話,表面不動聲色,甚至還出言安慰和稱讚了兩句,實際上心裡卻不由驚嘆起來。

  這些關於冶鐵所用的豎爐,他當然沒有什麼經驗,更未曾建造過,只是從前在署理看到過一兩句話,用簽筒的百家簽,提煉了記憶,卻也是殘缺不全,只是依稀了解幾個關鍵節點。

  比如李威剛才提及的鼓風和橢圓豎爐的改造,就是源自這些瑣碎的記憶,若不是李威本身天賦過人,加上又有不少這方面的匠戶協助,恐怕還不容易在短短時間內就成型。

  就這,還是因為這種改進,本來就是原來歷史進程中,東漢末、魏晉南北朝初期誕生的新技術,甚至在當下的歷史中,都有可能出現了,只是因為門戶之見,還有消息傳遞的滯後性,以及冶鐵技術的敏感性,不見於世。

  不過,能做出這般改進,也足以證明李威的能耐了。

  「但這個蒸礦爐,可不是順著歷史進程的技術積累,而是直接跨越了幾百年的時間,那些瑣碎記憶雖然不成體系,但多少都標註了時間,這個蒸礦爐可是宋代的技術,當下的時間節點,距離宋代可是隔著東晉、南北朝、唐代五代,這要是一下子就成了,反而讓人驚訝!」

  這麼想著,但對面的李威經過短暫的沮喪,馬上就恢復過來,說道:「雖然這次還未成,不過經過這個試做,小人卻是有了個念頭,若是這蒸礦爐可成,或可以煤煉鐵,畢竟咱們代郡現在就出煤,而最近隨著鐵坊的擴張,木炭已經有些不夠用了,只是用煤煉鐵的話,品質似乎會有影響……」

  這麼想著,他簡單了解釋了一下,陳止差不多也聽懂了,也意識到了這是個利弊皆有的方案,卻沒有否決,而是鼓勵支持。

  李威得了鼓勵,馬上精神抖擻,又在前面帶路,興奮地說道:「你看,小人差點忘了正事,主上趕緊去看看新鋼吧,這會應該也能見了。」

  第783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

  「真熱啊,越是往裡面走,越熱,也不知道那新鋼到底是個什麼情況。」跟在陳止後面,陳物不住的擦汗,心裡嘀咕著。

  他作為陳止的書童,如今算是最為親近的人之一,現在接觸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,當然知道煉鐵鍛鋼的重要性,前者代表著生產力的提升,是當下代郡大開發的前提條件之一,而後者更是關係到兵器、戰力。

  雖然陳止對於軍政之間劃分的清楚,平時也不會讓其他人又接觸民政,又了解軍情,不過陳物侍候在旁邊,聽著來往將領、官員的交談,還是慢慢明白過來,知道當下代郡武丁的兵器,很多還是靠著採購,本地能出產的不多。

  這個情況,大概在四個月以前終於有所改變,那時候礦場的開採進入正軌,幾個工坊的生計、生意,也走上正道,隨著第一批錢財的回籠,陳止拿出來的第一件事,就是改建和擴建城中鐵鋪,並逐步將這些鐵匠鋪子合併起來,招納和管理匠人,把人交給李立、李威兄弟統一管理,與此同時,第一批自造兵器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。

  咣當。

  正在想著,腳邊忽然有一陣聲響,循著聲音看過去,卻是旁邊跟著的護衛,不知道哪個碰到了擺放在角落裡的幾根長槍,那長槍和槍頭滾動、碰撞,發出的聲響。

  看著那長槍有些彎曲、破損的槍頭,陳物立刻就認出來了,這正是第一批打造出來的鐵器兵刃,因為質量比較差,韌性、硬度都差強人意,所以只是在軍中被當做操練之物,根本沒有列裝軍隊,因此還有零星的兵刃殘留在這片鐵坊——

  要知道,按著陳止歸化,早在兩個月以前,第一批通過滲碳法打造出來的、可堪使用的兵器被製造出來,陳止就專門劃分了武器工坊,直接拉到城北中心,與一小隊兵營放在一起,層層防護,是以在這之後的兵器,在此處都是找不到的,會被第一時間收拾起來。

  不過,儘管只是比較零散的、質量差的兵器,可其中鋒利,一樣可以傷人,那幾名護衛見狀,趕緊就上前去,把散落的兵器收拾起來,擺放到裡面,防止被人利用,造成陳止安危的隱憂,自從那日宴席上,被匈奴來的刺客當眾行刺之後,這代郡上下的兵家體系,便十分著緊陳止的安全,不敢有半點放鬆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