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桓彝聽著也只能從之,心裡卻是無奈苦笑,想著這次過來,其實從一開始就暴露,所以陳止才能這麼快就拿住關鍵,逼著自己將此行最大的底牌先拿出來,讓他不得不先把任命書拿出來,但這樣一來,自家的底牌也就不多了。

  「不過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,」隨著陳止走入府中,桓彝暗暗嘆息,「之前這陳止讓人多次來問,其實就是在表明態度,我當時如果不把這事挑明,恐怕就要和棗嵩一樣,先要冷遇,後面再談論王上的囑咐,也是晚了。」

  不過桓彝也意識到,陳止願意這樣表態,也是說明有心和江都王接觸,因此接下來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。

  在這樣的念頭下,他隨著陳止入了後堂,對坐交談,進行了親切友好但沒有影響的交談,最後在陳止的盛情邀請下,二人約定了幾日後的一次宴請,桓彝便就告辭,他很清楚,陳止剛剛接掌了實職,馬上就要進行一次內部的分配,自己其實不適合繼續留下來,他可是注意到了,那些陪同陳止一同接見自己的官吏們,早就都一副摩拳擦掌、躍躍欲試的樣子了,他可不想留在這裡礙眼。

  果然,桓彝這邊人一走,諸多官吏便紛紛上來給陳止恭賀。

  陳止擺擺手道:「我得此權,確實值得慶賀,但從來權柄要靠人幫襯,征北將軍這個名號,准許我開府建牙,這便需要有人輔佐,蘇遼,你熟知大漢律典,這將軍府可有何等官職?」

  蘇遼越眾而出,拱拱手,便道:「這地方治官加封將軍號者,乃是古制,但過去所加者,多為州中刺史,於是一州兩府,僚佐雙軌,官名皆成,那將軍府的府吏主要有九……」

  第780章 權隆氣盛,陳止的試探

  「……長史、司馬、錄事參軍、功曹參軍、倉曹參軍、戶曹參軍、中兵參軍、府功曹、主簿。」

  伴隨著蘇遼的話語,在場之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來。

  他們都是當官當了一陣子的人,知道官場的名頭,因而一聽這些個僚佐名號,馬上就能明白其功效,不由心神動搖,連本身在官府中掛名有位的人也不例外。

  這裡面卻有緣故,卻是將軍開府,其中的官職位子看起來與郡府似乎相同,但其實是假象,蓋因這將軍的管轄範圍和郡府截然不同。

  郡守府下,無論肥瘦郡中,也不過幾縣,所需官吏官吏的也是民間瑣事,而將軍府卻不同,因有便宜行事的權柄,又多數地處邊疆,其實就是一個軍管體系,是用來開疆拓土的,打下來的土地,只要能有足夠的人手官吏,就都能納入掌控。

  所以,但凡將軍得名,基本上來立刻就要開拔征伐,迅速打下一片土地,然後統領民戶,登記造冊,編戶齊民,化作自身實力,然後補充成軍,壯大自身兵馬,繼續支持擴張,乃是良性循環,往往幾年下來,只要不發生意外,就能成為一方勢力,整個過程更是立功無數,處處皆有功勞可以撈取。

  所以做將軍府的官吏,不僅很快就能掌管更多的人口,獲得更多的權力,更重要的是,能夠獲得更多的功績,這在相對和平的年代,無疑是一個平步青雲的好資本,到時候脫身出來,也不愁沒有去處。

  更不要說,能為一方將軍,開疆拓土之人,多數都會建立勢力,擴張家族,能為這等人物的從屬,怎麼看都不是個虧本買賣。

  再看陳止來到代郡,這一年時間的所作所為,就更讓人有追隨和投機的念頭了。

  不過,正當所有人都期待著,陳止會給自己委以重任的時候,陳止卻是忽然話鋒一轉:「陳梓他們,如今在外督建,至今都還頂著一個將軍府司馬的名頭,現在既然我有了實職,那這些能做實事,也有著成績的人,當然要承擔重任,不過除此之外,這半年以來,代郡的各個地方,也湧現了一批傑出之士,我記得冉瞻你麾下,就有一個書記人,有著不錯的能力……」

  作為陳止的親信之意,冉瞻此時當然也在這裡,聞言馬上就給出了名字。

  「府君,你說的是高並,這人確實有能力。」話語中,冉瞻對高並顯得十分滿意,畢竟最近他才幫自己解決了一個麻煩,不僅維持了主將威嚴,還讓那幾位來訪者對自己很是敬畏。

  「這個高並我知道,」忽然,又有一人開口了,居然是束交,如今他也投入陳止帳下,只不過還未擔任具體的郡中職位,而是以幕僚自居,這其實也是陳止麾下的一個普遍情況,很多人就等著將軍實權下來,再一展所能,「他自稱是華夏苗裔,但其實是來自高句麗,算起來,連寒門都算不上,這等人將軍不會想要給他將軍府的僚佐之位吧?」

  「我說高並,只是舉一個例子,」陳止沒有接著話頭繼續,「類似這等人也有不少,總不能都埋沒了,若是有能力,我不吝其用,當然,將府九職不會輕易給予,也不會憑著心意挑選,而是會拿出一套章程篩選、遴選。」

  此話說出,連張亢等人都微微色變,這位最近與陳止走的很近的名士,不由湊近過來,勸誡道:「府君之意是好的,但這等寒門都不算的人,往往自有貧乏,便是有才能,也要是耗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,繞了很多彎路才得以學成,往往忽略了德行修養,這等人物違未發跡之前,看似謙遜,但其實骨子裡慾壑難填,一旦掌權,往往貪得無厭,不可不防!更不可輕許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