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9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聽得這話,桓彝、棗嵩神色皆變,而詢問的常璩卻是皺起眉來,而那洪千更是面色凝重起來。

  高並見著幾人表情,又笑道:「諸位不用這般反應,這事涉及到諸多人力,可不是一日可成的,而且府君也說了,種種念頭在心裡的時候、在紙上的時候,都是看著不錯的,但真正落到實處,是不是還能如原先料想般有用,那就不好說了,於是是現在城北一個區域推行了兩個月,才逐步推廣到代縣周遭的,如今也就是這代縣和幾條主要的官道施行了,其他地方一切如故。」

  「恕我冒昧,」桓彝猶豫了一下,才問道:「先不說這設想如何,但當下這代縣周圍,以快馬傳訊尚可,但稍微遠一些,比如那代北之地,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,路上再有個風吹草動,豈不是白白耗費人力,陳太守是如何打算的?」

  高並搖搖頭,笑道:「這事可不是我這等小人物能了解的,而且這通訊、通報的事,多少還是有些敏感的,莫說在下不知,就算是知道,也是不能隨便說的,畢竟我家將軍也是護送幾位罷了,眼下代縣已到,也差不多到了該告辭的時候了。」

  他見幾人面露詫異,就解釋道:「武丁營不在城中,除了將軍和幾位押送囚徒的武丁,其他人要回返營中,便只能與各位告別了。」

  「原來是這樣,」桓彝點點頭,沒有問道答案,他心裡難免有些遺憾,不過想到這高並一路上說的,其實已經透露了不少信息,「閣下其實學問不淺,能與閣下同行,我等亦是榮幸。」

  高並收拾了自己的書冊,正在走下馬車,聽得這句話,卻搖頭道:「大半年之前,我不過是個能識文斷字的小人物,根本談不上有什麼見識,若是諸位覺得我這些話還當入耳,那也只是說明……」

  這時,他已經走下馬車,最後的一句話隔著帘子傳了進來

  「府君之言,可以樹人。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使君之言,可以驚世!」

  在代縣往東,穿過廣袤幽州,那一個州中最為繁華的薊縣,刺史府中,正有人恭維著王浚。

  這句話,讓過去聽慣了他人阿諛奉承的王浚,咧嘴而笑,滿臉的歡心,那心底的樂趣,似乎要滿溢出來。

  因為在他對面坐著的,並不是尋常人物,乃是幾名僧人。

  佛法簡。

  經過幾日跋涉,他們終於抵達了王浚的管轄之地,而僧人打扮,也第一時間就引起了王浚手下的注意,於是在佛法簡等人自證身份之後,他們馬上就被送到薊縣,然後被剛剛從段部鮮卑那邊趕回來的王浚奉為上賓。

  就在剛才,王浚對當下的北地局勢做出了一番分析,並且提及當今天下的隱患,侃侃而談,又說了自身抱負,有心要定世安民,立刻就被佛法簡拍案稱讚!

  這佛家的稱讚,王浚還是十分受用的,尤其是從佛法簡這樣本就有名望的人口中說出來的,更何況,在他心裡卻還有一些想法和念頭。

  這邊看火候也差不多了,王浚就便說道:「法師遠來,是該好好休息一下,我這些許話語,只不過是心底念頭,平時不會對外人提及,今日是聽得法師的佛法,心有所感,這才吐露出來,希望法師不會外傳。」

  「大將軍的志向,令人敬佩不已,這本是萬民之福,只看大驚軍您擴展版圖,令大漢得一平州,就知這志向所言不虛,」佛法簡在誇讚的時候,聲音也是淡淡的,卻格外讓人聽著舒坦,「貧僧這次北上,沿途看了各地,可謂讓人觸目驚心,但幽州此處卻格外不同,有大治跡象,足見將軍之能,北地恐怕無人能及。」

  王浚馬上謙虛起來,笑道:「法師謬讚了,旁的不說,就說那代郡陳止,便有大才,代郡在他的治理下,可謂是蒸蒸日上。」

  佛法簡馬上就道:「代郡乃是從屬幽州,陳太守治理的好,豈不就是說明將軍馭下有方?更何況,貧僧此次也去了代郡,見過陳太守,其人固然是風姿卓越,才華出眾,不過論氣量與志向,不及將軍遠也,其人身居代郡,眼睛看到的也只有代郡,而大將軍身居幽平兩周,眼中看的卻是天下局勢!」

  這話可謂搔到了王浚的癢處,他頓時更為開心,不由就道:「法師不要給我戴高帽,治理幽州乃是我分內之事,只是當下還有許多地方有所欠缺,旁的不說,就說這民間百姓,多有迷途之心,又不懂聖人教化,然邊疆之地,貧乏困苦,中原大儒不願停留,宗師大家少有問及,再加上偶有戰亂,更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,我是看在眼裡,急在心裡,唉。」說到最後,更是嘆了口氣。

  佛法簡馬上就配合著說道:「大將軍莫急,此事說難也難,說簡單也簡單,我佛家沙門亦有教化之意,若是大將軍願意,貧僧可遣僧眾來此,立廟傳佛,讓百姓安於其心。」

  第775章 有謀劃者,各懷鬼胎

  「善!」王浚一聽佛法簡的提議,當即同意下來,「固所願也,不敢請耳!」

  佛法簡一聽,也是露出了歡喜之色,便又道:「如此甚好,還望使君能依中原腹地之例,為佛院題字、命名,在劃撥一些土地,以為立足之地。」

  王浚聽著就點頭,隨後就道:「這事法師何須擔心,我已在城外三里地出,劃出了一片農田,便要交給諸位法師經營,不過聽聞中原幅度的佛緣,都有護院的法僧,更有諸多學問大家,不知何時能夠請來?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