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8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蘇遼一聽,眼中一亮:「主公的意思,是要讓冉瞻帶領兵馬,剿滅境內的盜匪?」

  「對,先前戰亂,處處流民,不少落草為寇的,都隱藏在山川河澤之中,而且不乏拖家帶口的,一個匪寨就是一個村莊,少的有三五百人,大的甚至上千人,這些民力流落在外,不僅威脅來往商賈,侵擾山路,更是浪費,所以該領兵平之,將那山寨賊財收繳充公,落草的民眾編戶齊民!」

  第756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?

  蘇遼聽著這些,不由微微點頭,同時有諸多念頭迸射出來,覺得此法甚妙。

  「難怪主公先前令我探查諸多盜寨地點,甚至安插人手進去搜集情報,現在果然都能派上用場了!」

  陳止跟著緩緩行走,來到屋子中間,這裡擺著一個沙盤,描繪著的正是整個代郡,還有周邊部分地區的地形圖。

  他指著沙盤北邊的一個標誌,說道:「代北城,主要是安置被拓跋鮮卑送來的漢家子民,加上一些習慣了農耕的異族之人……」

  隨著話語進行,陳止的手指指向了中間部分,那裡有幾條縱橫的溝渠,代表著河流。

  「而桑乾河畔的新城,卻不能強行遷徙各地百姓,其本地雖有幾個大村落,但加起來還不到八百戶,因而我才會下令,對流民來者不拒,先安置在其他縣城,分批次的遷徙過去,但這樣還是太慢,想要兩三年之內就見效果,是決計做不到的。」

  蘇遼在旁邊聽著,忍不住說道:「其實用不著這般著急,老太公如今雖被打壓,但到底沒有失權職,還是太僕地位,總能保證中樞聯繫,又有楊太公幫襯,主公至少能在代郡安穩的待上六年,六年時間想要謀奪幽州,並不算長,不用急於三兩年間。」

  「我不急,但天下大勢變化太多,」陳止搖了搖頭,將手收回來,正色道:「不過半年多的時間,冀州的石勒就已經坐大,整個冀州東部,幾乎都已被他掌控,那趙國城按理說也算破了,卻圍而不打,其實就是將趙王捏在手裡作為人質,讓朝廷投鼠忌器,同時留下一個籌碼,最近聽說他派張賓前往朝廷說和,眼看是要紮根了。」

  提起張賓這個名字,陳止的眼中不由流露出遺憾之色。

  蘇遼則道:「這不過是石勒的緩兵之計,此人狼子野心,名為匈奴國屬,其實早已自立,現在又派人去與朝廷虛與委蛇,其實是拖延時間,他絕不甘心接受詔安,居於人下,不過是連番征戰,需要鞏固地盤,消化所占之地罷了,而那張賓,更是狡猾之徒,而機鬼善變,派這樣的人去朝廷,絕不是為了投降!」

  「不錯,但當下朝廷那邊也是一片混亂,聽說廣漢王與皇上已有齟齬,幾次公開駁斥皇上的提議,因此招了幾個親王、郡王的反對,雙方陷入爭權之中,以至於無心組織兵馬北平冀州,只是靠著那江都王,而江都王三天一小敗、五天一大敗,如今已不敢出擊,反而龜縮在冀州東部三郡之中,一副高築牆、廣積糧的樣子,分明是不想管石勒了,也是指望不上的。」

  蘇遼神色肅穆,點頭道:「石勒這麼一擴張,連帶整個北方的局勢都有了變化,連匈奴這兩個月都有要興兵南下的意思了,所以最近猛攻雁門一帶,那劉琨節節敗退,而幽州更是更加隔絕於朝中,王浚行事也越發肆無忌憚了,聽說上個月甚至發信給祖逖,讓祖逖要麼從河間離開,要麼就北上投誠,這哪裡還是人臣之言?」

  陳止跟著就道:「這般局勢下,我實在沒有時間等六年,旁人也不會給我這個時間的,代郡別看現在蒸蒸日上,其實地盤狹長,四戰之地,各方皆可出兵而來,而土地其實貧瘠,即便番薯能種起來,也不見得能吸引多少人口,時不我待啊!」

  蘇遼從這話中聽出了擔憂,更感到了陳止對他的信任——這樣的話都當面說出來,自然是信任他的。

  陳止隨後又道:「軍隊平賊只是第一步,迅速斂財,然後光納糧草,番薯已經讓人下去試種,而再過兩個多月,冬小麥也該收割了,想來那個時候,各方也都是摩拳擦掌,準備用兵了!必須提前做好準備!尤其是對流民的安置,不能等到那個時候,否則可能會被敵人利用,所以我現在要強推地租降低,又在新城周圍開墾田地,準備耕牛、器具,找個藉口和由頭,就要分發給流民,讓他們穩固下來。」

  「是,屬下這就下去安排。」蘇遼得了這些指示,已經知道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了。

  正要告辭,忽有腳步聲傳來,隨後便見佟海急急忙忙的進來,手裡還拿著一封信。

  「洛陽來的急信。」

  陳止接過來展開,臉色就是一變。

  見蘇遼一臉疑惑的看過來,陳止就把信遞過去,說著:「郭子玄去世了。」

  「什麼?」蘇遼頓時一愣,接過信一看,不由唏噓起來,「未料這位宗師,會在此時離去。」

  郭子玄,就是郭象,有《莊子注》一書傳世,乃當時的玄學宗師,老莊傳人,陳止在洛陽當值秘書監的時候,曾與他交善。

  陳止北上幽州,落地代郡之後,與這郭象也有聯繫,靠著交情與書信,也算是一種揚名之舉,對代郡紙、代窯瓷的傳播,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

  此人的門生故舊更是眾多,借著這般聯繫,陳止也有不少的益處,此時聽聞其人去世,這心裡也不由悲傷起來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