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但問題就在這裡,如果是尋常的京城官員,打個擦邊球、走個後門,給自家親信弄點俸祿,也算是聊勝於無了,可落在邊疆太守的頭上,這就讓他們有辦法安插人手了。

  可眼下陳止明顯是不滿於此,想要真正把這個頭銜給落實下來了。

  「府君,」陳梓與陳止的關心最近,因而思考了一下,就直接開口了,「您想要以整備將軍之名,真正開府建牙,招攬人才,確實是方便當下行事,畢竟以代郡太守的名號,統領幾部鮮卑,確實不利,很容易被人攻訐,哪怕那只是鮮卑小族,也是詬病,只是幽州有王浚鎮守,此人不僅是兩州刺史,還身兼都督兩州之職,更有大司馬、大將軍的頭銜,有此鎮壓,恐怕難以有騰挪空間。」

  束交也道:「朝廷對邊疆兵權的管制一直以來就頗為嚴密,不過,這幽州之地又是例外,畢竟冀州混亂,朝廷對幽州就有些鞭長莫及,加上并州混亂,匈奴侵擾,給了王大司馬便宜行事之權,隨後又先後給予幾個郡守統兵之權,只是再設實銜將軍,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。」

  「話雖如此,但諸君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」陳止搖搖頭,卻道:「原本幾戰過後,朝廷上有意讓我取代王浚,為幽州刺史,此乃驅虎吞狼之意,意在讓我與王浚相互消耗,只是後來王浚看破,聯絡朝中,以勢壓之,乃使此言作罷,但卻也讓不少人因此留下念想,此時我若是上書,必有其用,更何況我這手上,還有兩大助力。」

  「敢問府君,是哪兩大助力?」束交與張亢這時問著。

  他們兩人如今也算是陳止的重要部屬了,就算不是心腹,也算親近,加上背後家族授意,自身也佩服陳止,有親近之意,也少了些避諱,否則這種近乎密談的事,二人第一時間就會迴避。

  「第一,就是那歸順的七部鮮卑,」陳止說著,從身後取出了幾張紙來,「這七部在鮮卑來說都是小族,但湊在一起也有幾千,而且鮮卑部族多有其性,聚散不定,其興也勃焉,說壯大也很快,恰巧如今有兩部首領被人誘惑,有心再逃,我已安排了人手,擒拿其人和從者,送來代縣問罪,正好藉機整頓,這上面便是整頓之法。」

  束交等人低頭看了起來,這臉色卻是越看越精彩。

  最後,還是陳梓抬頭問道:「這上面所言的七分之法,若可實行,倒是頗為有利,能分化幾部,只是卻等於讓七部名存實亡了,他們如何會肯?」

  「若是平常十分自是不肯,」陳止卻是眯眼冷笑起來,「但如今鮮卑新敗,而拓跋、慕容與我較好,匈奴派人刺殺未遂,便也要有所收斂,而他們背棄段部,不溶於東北,他們除了遠遁北方,還能有甚出路?但若是有魄力遠遁,還會求饒、投靠代郡?再者說來,現在又有兩人動了心思,反覆無常,正好借題發揮,勢必要將他們從上到下,都改造一遍!」

  幾人聽著這話,不由點頭,都知道陳止說的在理,現在確實是最好的時機。

  陳止又道:「如果再等上一段時間,這幾個部族融入體系,安穩下來了,那再動他們就容易讓人心寒,眾叛親離了。」話語背後,他還有另外一層領悟,卻是知道這也是氣運聚散的表現了。

  如今那幾步鮮卑作為異族,其實是遊歷於中原之外,所以有如無根浮萍,朝不保夕,只能左右投靠,陳止的代郡則是朝廷氣運籠罩,這鮮卑幾部加入進來,必然要有磨合,慢慢歸於其中。

  朝廷如火,部族則為枝葉,枝葉添加其中,助長火勢,也算是融為一體,日後再動,就是抽取根基了,就會影響自身的穩定,所以這下手的時機,當下是最合適的。

  陳梓這時又問:「府君說過,要請正征北將軍名,有兩大助力,這第一大助力,是以統領鮮卑七部為理由,那第二個呢?」

  「這第二個,你們也不陌生。」陳止說話間,陳止又取出一封信來,交給面前三人,「朝廷派來的巡查,庾亮、張央,這兩個人最近被軟禁起來,因其心思不純,這次晚宴我都沒有將他們請出來,二人想要以軍功做文章,動搖我的位置,但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,我打算將二人放回去,讓他們實稟軍功,朝廷當有表示才對,否則豈不是寒了邊疆將士的心?」

  「府君的意思,是用這軍功,來請征北將軍的實銜?」陳梓眉頭一皺,提醒道,「但庾亮、張央二人還覬覦單梢砲與火毬,恐怕人一放走,就會串聯朝廷上下,威逼府君啊。」

  「總不能將人殺了,也不好關一輩子,那就不如利用起來,」陳止眼睛眯起,「單梢砲固然厲害,但受天氣、氣候影響,而火毬配方旁人不知,這些都是制約,朝廷想要用,那就得拿出錢財來,否則就算是朝廷勢大,也不能逼迫咱們白給吧?況且,想要謀取東西,總要給予,有來有回,方能長久,更不要說……」

  陳止看著面前三人,吐出了一句話來:「比單梢砲更有用的器械,咱們代郡也不是沒有,能將老舊之物換來真金白銀,總歸是好的,十本上品書冊,就換來幾百兩引子,你說這單梢砲能否換來幾萬大軍的口糧?如今,我可是負債纍纍。」

  第743章 留與傳

  陳止的這句話,可是名副其實的大實話,別看他現在坐穩了代郡太守的位子,又是統領兵馬,又是鎮壓諸家,還拿出很多利益果實出去,讓眾人分享,一副帶頭大哥的樣子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