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說著說著,慕容翰覺得時機差不多了,就試探性的問道:「某家聽聞,太守有一奇物,能引天火傷人,不知可有此事?」

  陳止搖頭道:「以訛傳訛罷了,不過一器械爾,此間不談兵家事,我已吩咐了人,為將軍備下酒席,今夜還要請先生來我府上。」

  這話一說,慕容翰也知道意思,不復探究,只是點頭,又說了幾句,就告辭離開,想著晚上席間,能否再找機會。

  這邊送走了慕容翰,陳止這邊立刻又忙碌起來,幾個消息接連傳來,赫然是那拓跋鮮卑也要派來使團,不日將與束交等人一同回返。

  「好嘛,這些可熱鬧了,慕容翰剛來,段部那邊的人八成要與朝廷的人一起過來,再加上這拓跋部,北地大半勢力,要在我這裡集齊了。」

  陳止這邊笑著,就見蘇遼神色凝重的走來,並帶來了一個消息。

  「匈奴也要派人來!」

  第663章 陳止之秘聞?

  天高氣清,萬里無雲,蒼穹之下,茫茫荒野。

  一支車隊行使其中,其車輛頗多,約莫十幾輛,連綿頗長。

  若是有人遠遠打量,則不難發現,這支車隊看起來長,其實分成了兩部,兩邊的風格截然不同。

  一部分顯得雍容而華貴,雖經風霜卻不改其色,一部分則顯得粗獷,表面能看出許多刀斧痕跡,不僅未加掩飾,反而刻意突出出來,有些車馬更看得出拼湊痕跡。

  這正是兩支不同的車隊,聚集在一起,一邊是來自朝廷,一邊則自鮮卑段部而出,

  合流的車隊一路疾馳,有著諸多護衛,又有王浚手令,還有鮮卑人的名頭,可以說是黑白通吃,不光是沿途的官府一路放行、護持,連許多劫道的土匪,都是退避三舍,一路上可以說是毫無波折,比之他們再冀州的行程,那可是要順利太多了。

  「沒想到這王浚的名聲,在幽州已經到了如此地步!」感受著一路上的順利,張央的心裡不由感慨,同時更是生出了一絲憂慮,他找到庾亮,表達了自己的看法,「朝廷在這裡的法令,都比不上王浚的一句話,打著他的旗號,真的可以在幽州為所欲為啊!」

  「這也是他在幽州坐鎮的時間太久了,」庾亮對此似乎也有同感,點了點頭,「其中隱患有多少,自是不問可知的,朝廷幾次提議改換幽州刺史,但因為王浚手握兵權,難以如願!更不要說冀州與并州皆亂,生生將幽州隔離在外,朝廷難制,是以只能坐觀其人做大!」

  這兩位似乎並不擔心自己的話,會被王浚的護衛聽去,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些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,不會因為他們的討論而有所變化。

  最後,張央似乎有些不理解的問道:「那最開始的時候,為什麼不糾正這個錯誤?王浚畢竟也有兵力不強的時候吧?」

  庾亮看了張央一眼,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意有所指的道:「有些話,你不用說出來試探,張家的消息不會這麼不通。」

  張央聞言,神色很是不自然。

  庾亮跟著才道:「咱們這大漢,雖是承接太祖、世宗,但到底和過去不同了,最初立國的時候,更是藉助了南邊的諸多大族,這個你們張家可是最熟悉的,為了對抗這般局面,是以多有宗師被封為王、公,親王、郡王不知多少,甚至還能入朝為相!但終究難免隱患,配合著之前的閹宦之災、後宮干政之亂,以及北地天災人禍,這才讓王浚有了可乘之機,否則縱然幽州地處邊疆,也不至於到如今局面!」

  說話間,他朝著車外看去,似乎正在感慨:「當初王浚就是領兵過來平定北地,本身就是帶兵過來的,最終反客為主,成為北地霸主,一切都起於這微末,當時可沒有人想過,幾場戰鬥的勝利,會催生出一位大將軍、大司馬!一如眼下的情況,也是兩場戰鬥,現在看起來,已經是三場了!」

  「您的意思是?」張央聽出一點味道來了,「是說那陳止?」

  庾亮便道:「朝廷派我來此,就有敲打陳止的意思,但並沒有要根除他的根基,只是要拿軍功的事,讓他知道厲害,但堂上諸公卻沒有想過,王浚不好對付,那能夠抵擋住王浚攻勢的陳止,難道就好相與了?一個控制不好,又是一個王浚!所以這次,當根除後患!」

  「嗯?」張央聽了這話,猛然一驚,旋即又是一喜,「御史的意思,莫非是?」

  正當這時,不等庾亮回話,這車廂就被人敲起,說是段部的人過來拜訪——

  「使君,前面就是代郡境內,有一小鎮,先作歇息,那段部的人聽聞,就說要來拜訪。」

  「如此也好,正好見見段部的人,這次同行,怎麼都是緣分,見一見,也好說話。」庾亮便就給了回應。

  這支車隊的構成,本就是經過王浚的居中聯絡,結合了朝廷的使節和段部派來的使者。

  張央當即抱怨起來:「這段部的人倒是真不見外,這兩天不到的時間,愣是拜訪了足足三次,算上這次,那可就是四次了!」張央的臉上露出了厭惡之色,「他也不想想,這朝廷的使者,是隨隨便便、想見就能見到的麼?就算是他陳止,也得擺好陣仗迎接,哪裡這般隨心所欲的來拜訪的,這些胡人,果然不通禮數。」

  「這倒是沒什麼,畢竟有王浚在其中作保,他的面子還是要給的,」庾亮卻微微一笑,顯得風度翩翩,「這次北上,能見王浚一面,也算是有了收穫,過去只是聽朝中諸公、身邊友人談及此人,尚不覺得如何,一見其人,才發覺確實非同一般,雖做北地大盜,但也是易捷人傑!那個段匹磾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