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在得到一個承諾,為兵馬提供有限的補給之後,慕容翰在當城落腳,準備和楊家兄弟一起一起前往代縣,這一等是多日,一直未能安排好行程。

  這也是因為整個代郡都不得片刻清閒。

  代郡現在要做的事當真不少,可謂千頭萬緒,觸及各方。

  不說代北那邊築城的繁瑣,也不說招收幾個願意歸附的部族,光是對俘虜進行甄別、統計、造冊,都要耗費大量人力。

  這些是代郡官府牽頭辦理。

  同時,經歷幾次戰爭,武丁也有損傷,需要進行撫恤,同時總結經驗教訓,按照陳止交代的方法,進行戰後總結。

  這部分是陳止以征北將軍頭銜,徵收的幕僚在掌控。

  同時,隨著劉家的認慫,大量的產業被併入陳家,不過這反面自有陳舵等人去處置,算是陳家體系在直接管理。

  而陳止本人更為關注的,卻是礦場的建設,以及冶煉作坊的奠基。

  與此同時,隨著幾位墨者的努力,新的高爐被樹立起來,這個經過陳止指點,反覆實驗多次的高爐,在鼓風裝置的帶動下,可以產生驚人的熱量。

  甚至有人傳聞,那天火是這種高爐的附屬產物,雖不亦不遠矣。

  此時,那高爐似乎正在燒鍛某些新物。

  不過,對於代郡世家而言,他們最為關心的,還是紙坊的生產,因為按照約定,以後的分銷工作,將由代郡世家承擔,並且獲得一般的分成。

  與之相對應的,是唐家出資出力出人,在城外建立的一座窯洞,據說將會用來生產新的瓷器。

  對於這個事,其他各家都持觀望態度。

  一方面,他們礙於陳止和陳止的約定,不好插手其,另一方面,出於對越窯等南方陶瓷幾十百年的了解,他們可不認為在這樣的北方苦寒之地,能燒制出超越南邊的瓷器來。

  事實,連唐家內部也有著不少雜音,不斷質疑,只不過在陳止的威名,以及唐典等人的強力推動下,整個工程建設的進程,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。

  除了這幾個主要的工程事項外,據說陳止還在陳莊之新建了一個工坊,似乎與紙坊有關,有人看到不少白紙被搬運其,但除此之外,沒有太多動靜了。

  時間,在這樣的事情不斷流逝。

  北地的各方勢力,也終於都得到了這場代郡之圍的詳細信息,於是在之後的幾天,慕容部、拓跋部斷斷續續的送來了賀禮,連宇部都傳來信件,言語謹慎。

  至於西邊的匈奴,卻保持沉默。

  除此之外,動靜最大的莫過於段部鮮卑,他們在經過一連串的變化之後,第一時間派出了一支三萬人的兵馬,要來攻打代郡!

  不過,眼下的局勢,已經不是棘城之戰前了,這邊段部兵馬剛動,修整完畢的慕容鮮卑有了異動,作勢要攻打大本營空虛的段部,頓時讓段部兵馬無從動身,只得按兵不動。

  但另一方面,一支使節團也迅速成行,在王浚的穿針引線之下,開往代縣。

  這種情況下,陳止卻也得到了朝廷正式派出使節團的消息。

  「目前朝廷和段部的人,都要過來了,兩邊的人很可能撞在一起,您要如何安排?」

  得到消息的蘇遼,第一時間過來請示。

  「不用著急,先安排我與慕容翰見一面,另外……」陳止卻是半點也不這慌張,「關於屯兵易主的消息不用封鎖了,給朝廷發個消息去吧。」

  第659章 朝廷使來,冀州之勢

  朝廷派出的馬車,經過一路波折,用了足足五天的時間,才離開了冀州,期間還多虧了江都王派人護送,這才算是一路有驚無險。

  即便如此,中間還是遇到了一波流民衝擊,讓一行人的臉色,都不怎麼好,更是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。

  為此,作為主導者的庾亮,更是神色嚴肅,找來了一位知情者,客客氣氣的詢問整個冀州的局面。

  這位知情者倒是風度翩翩、一表人才,他來到庾亮等人的馬車上,席地而坐,便侃侃而談。

  「冀州乃是大州,人口眾多,和邊疆的幽州、平州不同,那幽州幾個郡加起來,一共也不過七個郡,這還是之前看郡太少,又割裂出兩個,而七郡一共三十四個縣,其中有的縣不過三四縣,如那上谷、廣寧兩郡,更是只有兩縣、三縣!」

  「對比起來,冀州就明顯不同,整個大州橫跨東西南北,共十三個郡八十三縣!」

  「但整個冀州,卻呈現分裂的態勢,因為天災人禍的原因,奉承了東南西北四個部分,前陣子朝廷派人來賑災,但一直到現在,只有南部算是稍微安穩下來,真正的賑災,也是在南部的平原、清河、安平、巨鹿等郡進行。」

  「冀州的北邊多數還是流民在流竄,隱隱有幾個流民賊軍已經集結起來,其中高陽、中山、常山、博陵是流民最為猖獗的地方,大概有二十多個不同的草頭賊拉起了旗幟,他們不光劫掠官府,更是四處攻伐,彼此之間還在兼併!」

  「而東邊,也就是我等這一路行進的道路,是出於江都王的統領之下,江都王坐鎮渤海郡,如今靠著麾下兵馬和官吏,掌握了渤海、樂陵、章武三郡,這三郡皆臨海,有不少船隊從江南起航,運送物資,因而逐步恢復了元氣。」

  「除此之外,在章武郡和高陽郡之間,還有一個河間國,乃是河間王的封地,卻不在江都王的掌控中,而是由其國丞統領,算是作為緩衝,替江都王擋住了流民的攻勢,畢竟那位河間王也是快要歸來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