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兩位將軍,這次段文鴦之舉,可以說是不得民心,我等部族本就是為了躲避戰火,才會往西面遷徙,結果他不由分說,仗著兵強馬壯、人數眾多,強行將我們納入軍中,還逼迫我等過來攻伐代郡!陳太守的威名,我等部族那個不知道?根本不敢與之為敵,卻被逼著過來,這心裡本就有著不滿,據我所知,這北邊的諸多部族,本身就有很多早就想要反抗了,只是礙於段部勢大,這才會隱忍下來,他們現在還不知道段文鴦的下場,只待在下過去,與他們聯絡一番,他們必會反正!」

  「哦?你說叫乞伏准?那西邊的乞伏部與你是什麼關係?」楊元看了這人一眼,隨後又朝另外一人看了過去,他注意到在前面那人說話的時候,這後面的人臉色不太好。

  想來也是,這第二人怎麼著也都是姓段的,聽著這乞伏准當面編排,當然難免有著他念。

  那乞伏准立刻笑著攀交情道:「那也是我乞伏部的一支,早就西遷,我等算是東支。」

  原來,在關中西北一代,如今也有一支鮮卑在活躍,自稱便是乞伏部,這部族約莫在五六十年前曾經滅絕當時另外一個大族,所以在觀眾一代很有名氣。

  楊家坐落華陰,但卻和關中關係密切,自然清楚這麼一個部族,現在一聽乞伏準的說法,卻大概明白,這個部族即便不是當初西遷乞伏部留下的一支,肯定也是關係密切。

  他這邊說著,而邊上楊宋則乾脆的問起那第二人道:「那你呢?」

  那第二人名為段常,聞言收斂表情,低頭說道:「我與段文鴦雖都是段氏,但我這一支很早就被滅殺,此次過來領著大概一千多兵馬,卻都被段文鴦當做先鋒,折損過辦,如今餘下的兵馬都在代郡之外,我對他也是早有不滿,此次過去定然將段氏中對段文鴦不滿的人都說動,使得外面兵馬分崩離析。」

  「是這樣麼?」

  楊宋和楊元對視一眼,心裡都有個大概。

  「你們先下去,我們商討一下,」楊元擺擺手,讓人先使兩人離去,「放心,我等也知道時間緊迫,時間不會長的。」

  乞伏准和段常點點頭,便要下去,就在這個時候,乞伏准走到了一半忽然轉過頭來,對著兩人道:「這次被段文鴦逼迫著攻伐代郡的,不只境外的那幾個部族,便是之前進入代郡的幾萬人裡面,也有幾個小族,他們也都對段部很是痛恨,有心投靠太守!」

  「嗯?你這話是什麼意思?」楊元忽然愣住,眯起眼睛問道:「難道是想要投靠太守?」

  「實不相瞞,」乞伏准停下腳步,在段常複雜的臉色中,朝著兩楊再次出言,「我等部族這次遷徙,本就是被逼無奈,是為了不被慕容部追究事後的責任,因而很多人往這邊過來,都是希望能託庇於拓跋部,不過既然是投奔,託庇於哪方其實並不固定,關鍵是能震懾其他各方,太守經過大戰,必然名震草原,我等一樣願意歸順。」

  楊宋點點頭,說道:「這次五方大戰,四方聯軍圍慕容,唯一沒有卷進去的就是拓跋部了,可以說保留了不少的實力,和各方也都有交情,想要託庇此部,也算是正常的,而且我記得那乞伏氏之前,也是拓跋部中幾個大姓之一。」

  楊元則道:「既然是這樣,你們又何必舍近取遠,那拓跋部再怎麼樣,也是草原部族,和我等背後的太守可不一樣。」

  「其實這便是問題所在,」乞伏准一副開誠布公的樣子,「正因為拓跋部也是鮮卑一部,我等一旦過去,一個不小心就要被徹底吸納,那乞伏西支之所以最後繼續西遷,便和這個有關。」

  「你們是打定主意,想要維持自身,又想讓代郡庇護你等?」楊元搖搖頭,「恐怕沒這麼好的事,而且……」他看著乞伏准,聲音提高了幾分,「你們莫非也打著代北的主意?這可就是多想了,就算汪荃不存,這片土地依舊還是漢家,不可能如他以前那般,還讓那麼多外族之人居住於此!」

  他說的這般直接,以至於邊上的楊宋都面色微變,有心要出言安撫一兩句,沒想到那乞伏准卻自己笑道:「將軍誤會了,我等當然知道太守的意思,所以只是希望能在代郡之外的邊陲之地聚集,若能得到太守一個首肯,那自是最好不過了。」

  「這樣的話,你來跟我們兄弟說,那是沒有什麼用的。」楊元不再追問後面,轉而說起自己,「這種事,你還是得與太守說及。」

  「此事,我等在代縣的時候就曾提起過,但太守並未應允,」乞伏准倒是頗為坦誠,「我等這次出來為太守做事,就是為了表明忠心,而兩位乃在太守麾下最為驍勇善戰,又是太守心腹,若是兩位願意為我等美言幾句,想來太守肯定會有所考慮的。」

  「這個,我倆人當然是太守心腹,」被人這般評價,那楊宋立刻露出了喜色,「不過論打仗的本事,也只是沾光罷了,不過你如果真要是……」

  不等楊宋把話說完,楊元就當先說道:「好了,你先下去吧,到底要如何處置,我們兄弟二人商談之後,自會給你個答覆。」

  「明白了。」乞伏准看了楊宋一眼,又看了看楊元,終於離去。

  「這個人看起來是真心投靠啊!」

  等人一走,楊宋就忍不住說起來。

  楊元卻搖搖頭道:「這人的話不能全信,他是和段文鴦一起攻城的,隨後便被抓住,現在要放他出去,不管是擾亂境外的那支兵馬也好,還是說要勸降也罷,都等於是縱虎歸山,萬一他藉機跑了,咱們還是得按照原計劃來做,所以他說的這些話,很大一部分目的,是想讓你我放心讓他出去,你想,他嘴裡說著想要投靠太守,出去之後豈不是還會回來,一旦我們這麼想,他的目的就達到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