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而且,為了不給家族留下後患,這群人一旦出賣了陳止,就必然要竭盡全力,不讓陳止又再起的機會,至少是在北地難有作為。

  這麼一想,開展之前,先軟禁世家頭領,確實是一個妙招。

  「但是這樣的妙招,也就是他陳守一敢做,換一個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,不然挺過這難關了,事後面對世家報復,那也夠吃一壺的了,說不定逼得彼此敵對的世家都聯合起來,將人給架空了。」

  心中想著,盧講不由微微搖頭,心道也就是陳止這樣的,把幾大世家的武丁都給抽調出來,組成了自己的力量,更是戰敗了一次鮮卑小部族,才能不懼怕世家報復吧。

  這時候,那兵卒又追問了一句:「盧令,您看到底要如何處置此事?可是要過去平息一下?」

  聽著這話,盧講就知道那群世家頭領在抱怨生事了,不由暗道,自己可沒有本事去招惹這群人,我為代縣縣令,都是與這世家妥協,連前任太守也要合縱連橫,卻哪裡招惹得起?

  這般想著,不由就道:「彼諸君也是驚於城外賊人,又恰巧聚集一處,是以多有言語,無需過度解讀,且讓他們說著吧,這說多了,心裡說不定還能舒坦點,當務之急還是趕緊弄清楚城外戰況,你速速去探查,不用將經歷耗費在後院之上。」

  那兵卒能來傳訊,也是個機靈的人,聞言就聽出深意來了,無非就是那群世家老爺抓都給抓來了,還被軟禁起來,難道還能禁止人家抱怨兩句?不妨讓他們說起吧,只要能消消氣。

  但這種事,哪裡是光說話就能消氣的?必然還要有所行動,才能讓心念通達。

  後面的獨立院落,其實就是朝廷給太守安排的府邸之一,只不過後來的各位太守多數會在城中添置房產,久而久之,朝廷也就入鄉隨俗,也在這城中為太守安排府邸了,如此一來,這院子便空了下來,有的時候就被拿來給太守開設宴席使用,又或者就是平時公務之餘,歇息的地方。

  但眼下,這裡卻聚集了不少人,一個個氣度不凡,更有幾位上了年紀的,看上去就滿是威嚴。

  只不過,他們的情緒似乎都不怎麼好,尤其是聽到那位劉家劉框的說法之後——

  「諸位你們仔細想想,此次他陳太守焉有勝理?」劉框沒有坐著,而是站在眾人中央,正慷慨陳詞,「事到如今,咱們也該看清楚這位太守的用意了,他擺明了就是不信任我等,這也就罷了,但這不信任的根源是什麼?」

  他掃視眾人,見已經引起了這些人的共鳴,不由心中得意,但表面不動聲色,依舊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,隨後義正言辭的道:「還不是因為他得罪了王大將軍!」

  聽到這一句話,在場眾人的臉色,皆有變化,不少人更是對視一眼,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擔憂之色。

  「這段部鮮卑背後站著什麼人,我想在場的諸君,有些人比我還清楚!」劉框的話還在繼續,「你說這事後代郡能有安寧之日麼?說一句犯忌諱的話,說那位是幽州的天也不為過!更不要說,當下大軍圍城,還是突襲,連這一關都未必能挺過去!」

  此言可謂勾起了眾人心中的擔憂,實際上在這之前,眾多世家就心思不寧,很多人都有了反覆,否則也不會扣住本該就給陳止送過去的武丁。

  只可惜,當下陳止已經是掌握了大部分的武丁,在實力上比各大世家都強上不少,再加上戰勝可薄真部的餘威,還是讓人不敢輕舉妄動。

  不過,任何事都有極限,本就覺得代郡情況不穩,結果那位段部鮮卑的將領居然還帶著大軍突襲!這可就要了命了,給城裡世家之人一種大禍臨頭的趕緊!

  「說白了,他們將咱們都召集起來,既是為了逼迫我等世家出力,也是要當做人質,要挾家中之人,從而讓咱們為了他的錯誤,付出慘重代價,流盡最後一滴血啊!」

  說到了最後,劉框努力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,但說的話卻讓眾人忍不住點頭贊同。

  終於,那王家的王霍,看向自家的老祖,小心問道:「祖父明鑑,如今這事到底要如何應對?」

  那王老太公可是整個代縣,乃至代郡身份地位最高的人了,據說和王浚都有親戚關係,聞言卻是聳拉著眼睛,輕輕搖頭,說道:「太守既然讓咱們在這裡等著,那就等著吧,他這個人固然剛強,但多少知道進退,我等自保無虞,最多損失田地和錢財,但性命只要還在,那就是好的。」

  這話一說,剛剛被劉框的話調動起心中血性、怒意的眾人都不由一愣,仿佛是一盆涼水澆滅了心火。

  這時,朱家、唐家的太公也紛紛附和,說的也是類似的話。

  連唐典都道:「當前這種局勢,該是眾志成城的時候,太守有所擔心在所難免,但只要我等能安分守己,等事情過去,太守知道我等可堪信任,未來必定委以重任。」

  「問題是能不能過去!」劉框一看局勢有點不對,風向要變,當即就跳出來繼續煽風點火,「不瞞幾位,當下局面之艱難,恐怕遠超想像,幾萬人的兵馬啊!而陳太守手上才有多少人?一共幾千人,還大部分都被留在了當城,現在代縣城裡的有沒有三千人都兩說,這就是他事先沒有做好準備,加上那胡人又是突然襲擊,根本不給反應時間,我實在不看好這次守城,你們可要想清楚了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