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如此,那拓跋鬱律將軍還真是宅心仁厚,」張亢順勢就接了下去,「但現在代郡局勢已變,太守派人擊潰了敵軍,肅清了全境,正好將人接來。」

  「這可就不歸我來管了,」拓跋偉看出了張亢的心思,嘿嘿笑道:「你也不要想著用這個為藉口,去和鬱律見面,他如今在單于帳前聽令,你見不到單于,也是見不到鬱律的……」

  說著說著,他似乎有些不耐煩和厭倦了,不願意繼續解釋:「行了,現在就都回去吧,這草原上也不太平,四方大戰,無數小族四散,其中危險不用我來多說,我實話告訴你們,就在距離這不遠的地方,就有一個小部族的人馬潛伏著,他們已經襲擊了三四支逃難的車隊,而且那車隊人不是被殺,就是被奴役,如果不是我帶著勇士過來,你們很快就會陷入陷阱,我出來護送你們,也是出於好意,就不用再囉嗦了,都走吧……」

  張亢還想再動用唇舌,效仿先祖,以縱橫之法來改變局勢,只是這效果,卻不如史書上所言那般順利,又或者是因為對方不是諸夏之人,因而根本不吃這一套,就見拓跋偉撥轉馬頭,就要回到騎手中間,並且不住有人過來催促張亢、束交等人回去,語氣越來越不客氣了。

  束交和張亢對視一眼,最後束交低語道:「沒辦法,沒有過硬的戰績和勢力,我等與這些草原部族交涉,根本就沒有底氣啊,陳太守的名聲,在草原上還是不夠硬!」

  第597章 勢來急請士

  陳止的名聲,其實在中原地區已經很高了,但並非是他在官場上的名聲,也不是他做成了什麼政績,所以名聲了流傳,而是他的名士之名不斷傳揚出去。

  這個名士名聲,既包括了他過去的一些逸事,也有其人在遊學途中的諸多事件,但更主要的,還是他的著作傳名。

  從最初的《師說》、《六國論》,以及到最近的《諸論通典》,都在不斷的將陳止的名聲向上推動,在士人、士林、士族之中迅速流傳,從北邊向著南邊蔓延。

  不過,這些名聲對他在官場上的幫助不大,對他在草原上的威名就更沒有什麼幫助了,胡人不會因為他的著作如何精妙,就最畏懼他,最多是部族中那些漢化較深的貴族,對他表達尊敬。

  但是這種尊敬,在當下這個關頭,卻無法讓拓跋偉退讓,他甚至隱隱逼迫這束交和張亢,要強行將他們的車隊給驅趕回去,而那車隊的諸多護衛,卻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,因為他們在天時地利人和上,都不占優勢。

  張亢、束交這兩位世家子弟,在這一刻由衷感受到了受辱,那張亢的身子更是因為憤怒,而隱隱顫抖,只是他也明白形勢比人強的道理,只是將這恥辱記在心裡,並沒有要爆發的意思。

  不過,兩人的表情卻讓那拓跋偉很是受用,他們拓跋族雖受朝廷冊封,自居於附庸從屬之位,也知道面對匈奴,當兩方聯手,奈何這族中到底是有人並不樂意坐那朝廷打手,也有不少人不喜歡新漢朝廷的做派,這拓跋偉就屬於後者,看著兩個所謂世家大族出身的士人,在自己面前吃癟,心裡卻很是舒爽。

  「行了兩位,還是走吧。」看了一會,他也知道適可而止,就催促著人馬,要護送張亢等人的車隊回返,但就在這時候,忽然有一騎奔馳從遠方奔馳而來。

  這眾多胡人騎兵一見來人,紛紛讓開道路,讓那人徑直抵達了拓跋偉的跟前。

  「拓跋交,你來做什麼?」見了來人,拓跋偉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,「這個時候,你不是該在單于帳前聽令麼?」

  這來人身材高大,相貌與拓跋偉有幾分相似,張亢等人聽著,也都明白過來,知道這也是個拓跋族人,不禁就留神起來。

  跟著就聽此人說著:「九哥,大單于讓我過來,是阻止你將這兩位先生驅走的,他帶來了命令,讓你把人給帶回去,大單于要在大帳中,親自接見他們。」

  「什麼?」拓跋偉愣了一下,疑惑萬分的看著這拓跋交,「此話從何說起?我此番過來,也是奉命,怎麼你也奉命,兩個命令卻相互矛盾,這到底是我的命令是假的,還是你的有所偏差。」

  拓跋交也不說話,從懷中取出了一塊牛角狀的物件扔了過去。

  拓跋偉接到之後,仔細看了兩眼,旋即臉色劇變,一臉不解的朝拓跋交看了過去,隨後看了看張亢和束交。

  這兩位代郡使者,在聽了那拓跋交的話後,就滿臉愕然,同樣搞不清楚狀態,但這這種變化,毫無疑問是對他們等人是有好處的,因此默不作聲的聽著,想靜觀其變。

  「我不明白。」拓跋偉放下動心,直視著拓跋交,「為何會有這麼大的變化,難道說……」說著說著,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,神色再變。

  與此同時,張亢兩人也回想起來拓跋偉剛才的話來,同樣色變。

  「難道是棘城那邊的戰況有了變化?」拓跋偉也不囉嗦,直接將那猜測問了出來。

  拓跋交遲疑了一下,看了張亢、束交一眼,最後卻點頭道:「不錯,棘城之圍已解,高句麗走、段部撤,而宇文部被擊潰,宇文乞得龜不知所蹤!」

  此言一出,原本還吵鬧的草原,頃刻間像是安靜下來了一樣,眾人都是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,隨即便聽那拓跋偉搖頭道:「這不可能,怎麼可能是這樣的結果?這根本不可能發生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