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聽到這裡,邊上的王趕總算知道,為何這位統帥要親臨此處。

  「看來這圍攻大棘城,恐怕真遇到挫折了,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小挫折,這些鮮卑人出兵,哪怕是圍城,也是求快求速,因此集結的很快,行軍快而急,想要一鼓作氣拿下城池,按著他們先到先得的習慣,誰先入城,誰搶的最多,因此將軍之前主力不到,這幾家也沒有多少怨言,反而竊喜,現在幾日下來,久攻不下,不光心態浮躁了,連物資補給都捉襟見肘了,之前他還提到慕容翰騷擾輜重,不過鮮卑人能有多少輜重?」

  明白這位統領親自過來,是想要儘可能的多要兵糧,同時也有心通過陳止,試探幽州集團的反應,王趕就明白了王浚的心思,無非是挑撥陳止和段部鮮卑的關係,在和陳止正是翻臉之前,再利用和壓榨一下,畢竟連吳階都被陳止個軟禁了。

  可惜……

  嘆了口氣,王趕終究意識到,消息不能隱瞞了,否則面前這兩人一旦真的聊起兵糧,就等於召陳止過來的事定下來,那就等於王浚和陳止頂上了,兩邊一旦都下不來台,那這局面就複雜了,畢竟陳止並未如汪荃所說的那樣,無可戰之兵,也無穩定之局!

  於是,他咳嗽一聲,在王浚耳邊小聲道:「大將軍,讓陳太守過來一事,實在有欠考慮,還是再斟酌一下。」

  「嗯?」王浚一怔,看著王趕面露狐疑,但旋即意識到了什麼,眉頭皺起。

  而那段疾陸眷卻是將臉一甭,質問道:「怎麼?莫非是我不夠格與那陳止見面?」

  第573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!

  「少族長誤會了,並非如此,而是這代郡的局勢,和我們最初所知的,有所不同。」王趕既然說了,這心裡的顧忌就只能放到一邊,並且要儘可能的不讓王浚失了顏面。

  雖然說,他的這話一說,王浚本身就有些下不來台,但事出有因,又不扥不說,因而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,只是希望能在細節處,給王浚留些臉面。

  「到底是怎麼回事,給我說清楚!」王浚也收了笑容,冷聲問道。

  王趕此時倒是不慌了,說道:「我覺得,大概是汪荃將軍那邊出了問題,這事不好在這裡說開……」他看了看段疾陸眷,又看了看王浚。

  王浚自是清楚其人意思,也意識到,自己這次因為段疾陸眷的突然到來,有些話說的太快、太早,以至於陷於被動,但事到臨頭,明顯出了變故,如果再把人驅退,也不見得能挽回什麼,反而顯得自己氣量狹小,於是他擺擺手道:「都說了,少族長不是外人,是自己人,你有什麼話,就直說吧。」

  段疾陸眷也看出端倪了,敢情是王浚這邊的情報出了偏差,以至於先前對方的許諾,恐怕要成一場空了。

  這一想明白,其人也很不好受,本以為板上釘釘,都放下心,想著到時候怎麼給陳止個下馬威了,結果還沒想好,就被人告知是一場空,就好像牟足了勁的一拳,打在了空出,不上不下的,心裡能好受才怪。

  這段疾陸眷到底是鮮卑人,縱學了些漢學經學,但在族中生活這麼多年,那部族的習性早就深入骨髓了,因而涵養功夫欠佳,這不滿都表露在臉上,將一張臭臉擺給了王浚。

  王浚如今權傾一方,幽平兩州的主宰,平時都是他給別人臉色,最多是為了忍一時之氣,多少年都沒被人這麼臭臉相待了,肚子裡也都是氣,無處發泄,只是盯著王趕,想要聽他怎麼說,如果不能解釋清楚,說不得,王趕這位心腹也得做一次替罪羊了。

  「汪荃將軍之前來信,言說代郡之局,皆在其人掌控之中,更說有匈奴馬賊、鮮卑小部入寇,亂了當城、代城之事,而陳太守的兵力捉襟見肘,無力維持,只能求助於他,若無其人之助,則代郡混亂,陳太守治下,必生動亂!」

  王趕自是感覺到了氣氛不對,念頭一轉,就為這次的通報立下了一個基調——只要把責任都往汪荃身上推,那就行了。

  王趕雖是王浚的侄子、心腹,但到底不是他的兒子和繼承人,雖說平時要為王浚的利益謀劃,但關鍵時刻也得保住自身利益,當然要有所取捨。

  況且這次的事,本就因汪荃處事不周所致,總不能讓他王趕替人背黑鍋吧?

  「不錯,」王浚聽了這話,眯眼點頭,自有一番威勢,「陳止為太守,如今北地各郡,唯獨他代郡有賊寇,事後當然要有追究,我起大軍定塞外,護佑幽州各郡縣,到時朝廷論功行賞,這保境安民的各家太守皆要上榜,唯獨他陳止落下,名聲必然掃地,是以才放下身段求援,汪荃信中也有分析,並直言可以此拿捏陳止,我才會和段少族長有那般約定,莫非這話不對?」

  這番話明著是分析陳止的局面,暗地裡其實是要跟段疾陸眷說清楚緣由,省的對方擺著臭臉。

  但段疾陸眷似無這般覺悟,還是臉色陰沉,閉口不言。

  王浚見了,這心裡的怒火又升騰許多,但還是強壓下來。

  「且讓此人囂張,當下是關鍵時刻,只要謀劃得當,一切皆如我等所設,則圍城之後,慕容部滅,鮮卑各部亦將削弱,那時他們便只能歸順與我,再也不起他念,且先忍他一時!」

  這麼想著,王浚這充滿了不滿的目光,最終卻是落到了王趕的身上。

  王趕則從懷中取出了那兩封書信遞了過去,嘴裡說道:「很顯然,汪荃將軍不知是出於什麼想法,或許因為被消息蒙蔽,或者是出於安定人心的想法,所以傳來的消息,和事實有很大出入……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