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第568章 俘囚遊街反求援?

  「棘城的戰事,四方聯軍居然攻勢不順?」

  正在拆開書信的眾人,忽然得到了這個消息,都是動作停頓了一下,有些愕然。

  就好像這書信都不能直接送到手上一樣,在戰爭時期對通信進行管制,是當下的常規做法,就算是世家大族也明白這一點,無從指責。

  只不過,陸建他們的家族本就強盛,本身在家族中地位也不低,所以他們帶來的手下,很多還能向外面打探消息。

  可即便如此,遠在東北的戰況信息,對他們而言依舊算是機密,了解的並不多,最多是知曉戰爭已經開始,宇文鮮卑、段部鮮卑、高句麗,以及幽平兩州的主宰王浚,已經合力圍城了。

  和其他人的想法一樣,他們本就不認為鮮卑胡族在守城上能有什麼過人之處,所以認定慕容鮮卑的落敗,只不過是時間問題,甚至大軍一到,就會勢如破竹的擊破慕容部的守勢,哪裡會料到聯軍一方,居然會遭遇不順?

  該不會是假消息吧?

  「諸位連當城解圍的消息都半信半疑,對聯軍那邊的情況,當然也會有懷疑,這很正常,」陳梓看著幾人,卻是言語從容,「諸位可以先看看書信,看過之後咱們再探討吧。」

  他的表情,讓陸建等人驚疑不定,卻還是點了點頭,先拆開了信封,看起了家書。

  注意到眾人的表情,以及營帳中的氣氛,陳梓端坐不動,心裡卻有一種掌控局勢的感覺,這心裡不由生出感慨。

  「我在陳家算是俊傑,過去也時常得到祖父稱讚,於是帶在身邊重點教授,但比起陸建他們,其實還有不如,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家族底蘊深,自身也有地位,過去與他們相見,我都要守禮而表敬,是居於下首劣勢的,現在依託於族兄的局面,一句話就能讓他們驚疑不定,這一個人的際遇,果然不光要看自身的奮鬥,還得考慮所處的環境。」

  他這邊感慨過後,面前的幾人也把家書看的差不多了,那顧恩眉頭一皺,和陸建小聲的交頭接耳,隨後抬頭問起來:「我等家中,確實談及了北疆戰事,四方聯軍圍城,但王大將軍的兵馬還未完全抵達,所以攻勢有所不順,陷入了僵持和對峙,但這並不能改變慕容家的困境,何以我等家中,卻不約而同的提起了派家丁過來護持的事?這該不是巧合吧?」

  「不是巧合,」陳梓坦然回答,「諸位之前都曾經派人快馬離開,給家中報信,於是太守便安排了書信,也給各位家中送去,信中便分析了這北疆的戰局,談及戰爭初期,聯軍會遭遇挫折,並且大概說道了戰時的代郡局面,並且以諸位在此為理由,向各位的家中借人。」

  「借人?」陸建心中一動,「武丁?」

  「不錯,」陳梓點點頭,「正是武丁。」

  此言一出,眾人的臉色都有了變化。

  顧恩毫不客氣的說道:「陳太守以鄭家為引,召集了這代郡的武丁,現在莫非又以我等為餌,讓各自家族送來武丁,要這麼多兵馬做什麼?況且,我可不認為,就因為我的人在這,家中送來兵丁!」

  其他人紛紛點頭,送家丁過來護衛,或許是正常的,但最多也就派來十幾人、二十人,最多不會超過三十人,畢竟當初諸葛言遊學,以其武侯嫡子、世子的身份,身邊跟著的兵丁也才就那麼多,這還要算上同行之人名下的家丁,更何況是眼下?

  陳梓便道:「這裡面還有一番緣故,主要是太守許諾了通典之事,同時所需家丁也不算多,另一方面,太守對這北疆的局勢,也已經有一定的預測了,相信正是因為有些預測實現了,才會讓各位的家族有所鬆動,除此之外,似乎還有約定,是關於這代郡的,這具體的原因,諸位可以寫信詢問,又或者回返之後再向家中了解。」

  一聽到這裡,眾人也都明白過來,知道這背後恐怕還有陳家、楊家和各自家族的交涉,也許還有利益交換。

  當然了,陳止名聲不少,但在利益層面上的分量還不夠,就算能召集一些世家家丁過來,人數也不會多,而且也不會如代郡的世家那般,輕易就被他收編、指揮。

  顧恩卻忽然說道:「如果我們現在離開,你們又有何理由再召家丁?」

  「家丁過來,其實是為了護衛諸位周全的,」陳梓對這個說辭早有準備,「若是離去,當然就不用召集,其實這也是為了有備無患,在戰端未起之前,太守也不能估算能有多大優勢,只能以最壞情況來打算,信是在擊破鮮卑之前發出去的,現在戰局好轉,但太守最開始,可無法確定能得勝,是以要多做兩手準備。」

  話說到這個份上,陸建等人確實不好反駁了,而且他們並無離去的打算,因為幾人的家書中,隱隱都提及到了,讓他們暫時安心待在代縣,靜觀其變。

  這個指示本身就表明他們背後的家族,與陳止之間肯定有了什麼約定,乃至有了某種默契。

  於是,在於陳梓交談的時候,就不免有些束手束腳,因為無法把握自身的底線,但同時他們也有心提及外面的那些兵丁,只是陳梓一直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。

  另一邊,眾人被邀入營帳的事,也已經被送到了陳止的桌上。

  「這幾人要安排好了,等北疆戰事平穩之後,我等要面對的除了匈奴和鮮卑散部,還要加上王浚,那就不得不求助一些外援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