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除此之外,參加了陳氏的武丁兵營,還有衣衫、靴襪會發給這些武丁,而且論材質要比他們平日裡所穿的好上不少。

  正因這些待遇的存在,以至於這第二批家丁過來之後,他們的勁頭要比第一批強上很多,也更加主動,第一批剛來時發生的矛盾、衝突等,幾乎絕跡。

  當然,這也和陳止手下對這種情況,已經有了應對經驗,也有了提前的布置,能夠防患於未然。

  不過,服從和順從,也使得陳家必須儘快投入足夠的人員進行操練,否則的話,這麼多人每存在一天,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資。

  對此,跟隨陳止北上的陳家內部,以及他的幕僚蘇遼等人,都提出了異議,認為當下這個時候,其實沒有必要,這麼快就接收第二批武丁,因為第一批的五千人,已經達到了陳家能夠負擔的極限了。

  由於是陳止和代郡各家達成的協議,所以這聚集過來的家丁,其實不能算是朝廷的兵馬,而是由陳家統領,並給予補給、物資,當然了,在名義上,聚集過來的家丁,還是分攤在各家的頭上,否則一下子聚集幾千人馬,還歸於一家旗下,那第一個找過來的就是朝廷。

  現在這個人數,之所以還能支撐,就是因為陳止接收了鄭家在代縣的產業,將收入都朝著這方面傾斜,再加上通過陳梓、楊宋等人,和陳家、楊家那邊拆借了一部分銀兩。

  可即便如此,目前這五千多人的武丁,也是入不敷出,連後勤都得讓代郡世家進行投入。

  這第二批的武丁,其實各家拿出來並不心甘情願,除了唐家、劉家之外,其他幾家都還存著觀望的心思,於是這第二批只送來了承諾的一部分。

  但即便如此,第二批的總人數也接近了三人人。

  本來五千人,就接近極限了,再加上新的三千人,而且還要從頭開始操練,給予衣衫被褥等等,這裡面的投入,光是想一想,就讓負責財政這部分的陳家人頭皮發麻。

  最後自然找到了陳止這裡。

  不過,陳止卻沒有停下來,或者說也沒有必要停下來了,因為就在眾人交涉的這段時間中,這第二批的人員也基本上算是到位了。

  況且,對於陳梓他們的要求,陳止也無法答應,因為這第二批武丁的用處,和第一批並不一樣,更何況,他著眼的也不是現在,更是將來。

  「這次北疆戰亂,說白了,還是一次機會,讓我能名正言順的收權,而且我對鮮卑的目標,可不是單純的要將他們轟出去、抵擋住,若是我所料不差,只要慕容部能抵擋住這次進攻,那整個東北的局面都要翻轉,王浚未來的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,我這邊的壓力不光能減輕,還不用在事後,將聚集起來的人馬,再次分散開來,好不容易聚集的人口和人力,如果重新散開,那裡面的無形損失,不知道要有多大。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想法,他帶著楊宋,吩咐了很多句之後,重新投入到了忙碌中,不過城中的一些有心人卻發現,楊家兄弟的身影,居然不見了。

  不由得就有人懷疑,這兄弟兩人,是不是秉承著陳止的命令,進行了什麼秘密的行動。

  不過,這各方勢力的探子,還是清楚的傳回了消息,說兵營中依舊能聽到熱火朝天的口號聲,以及靴子踩在地上的聲響,這說明武丁還在操練。

  既然兵馬還在,兩個統兵的將領不見了蹤影,似乎也能解釋得清楚——

  這些武丁從一送過來,就是楊家兄弟在操練,現在隨著北邊和東邊一個個消息傳來,代郡有鮮卑人和匈奴人入侵,東北的大戰又正式開打,這新兵的操練似乎也更加嚴格了,以至於兵營內外封禁,除了運送物資的小隊之外,其他人基本是無法進入、進出了,只能靠在外面聽著聲音,來判斷其中情況。

  作為操練將領的楊家兄弟,或許也是因此同樣在裡面,不出來了吧。

  況且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代郡的世家也好,又或者那些還沒有離開,依舊滯留在代郡的訪客,他們的注意力都發生了變化和偏移,轉移到了代郡北邊的當城縣。

  就在一天之前,當城求援的書信,就送了過來,請求代郡能帶領兵馬,過去救援,將城外的鮮卑人趕走。

  但這樣的請求,卻被城中的世家自己就給否決了,就連在當城有著重大利益的朱家,都不同意用代郡的守備力量,去救援當城。

  「聽說消息傳過來的第一時間,城中幾個大族的族中、話事人,就直接找上了陳太守,言明了利害關係,希望他能夠按兵不動,不要調人馬北上,防止代郡空虛,並且還煞有介事的說,這很有可能是胡人調虎離山的計謀,就是要圍住當城而不打,引誘代郡出擊。」

  酒店之中,諸多外來訪客坐於一處,一邊品茶,一邊談論局面,他們一個個衣著光鮮,神色從容,坐姿端正,絲毫也看不出是被戰雲籠罩的情形。

  這次談論,位於核心的則是陸建、顧恩、張景生、王快、羅央等人,他們也是如今留下來的諸多訪客中,地位最高的一部分人,背後的家族要麼名聲遠揚,要麼勢力龐大,要麼根基深厚。

  此時正在說話的,是來自王家的王快,他本身長袖善舞,與各家關係都不錯,尤其是和代郡世家的青年一代親近,所以消息快速、準確。

  聽他這麼一說,那羅央就嗤笑道:「什麼調虎離山,現在不就有一支鮮卑人,一支匈奴人進了代縣麼?聽說那北邊的屯兵還和匈奴人爆發了衝突,但很快就被匈奴人衝破了阻攔,長驅直入,你說調虎離山,難道是鮮卑人用自己做誘餌,給匈奴人製造機會?我怎麼不知道,這鮮卑人什麼時候和匈奴人的關係這麼好了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