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如果是其他時候,諸位失去對一部分人力物力的控制,那也沒什麼,汪荃將軍自然會在其他方面給予補償,比如這一次,他大概就會以打壓陳某的權柄為條件,和諸位談判,讓你們在代郡的利益進一步擴大,而官府勢力則會相應收縮……」

  聽到這話,眾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,其中幾人更是頗不自然。

  原因無他,就是陳止確確實實是說中了,那位汪荃與代郡世家眉來眼去有一陣子了,給出了許多的好處和條件,其中的核心實質,正像陳止所說的那樣。

  畢竟,這代郡的世家,給陳止做附庸也好,給汪荃做幫凶也罷,為的還是自家的利益,以及長遠的發展。

  這些東西,陳止知道也不算意外,因為本就算是半個陽謀,代郡世家其實也有放出風聲,待價而沽,兩邊討要好處的意思,看哪邊給的好處多,就倒向哪邊。

  但這些背地裡的交易,被當事人直接擺在桌面上,還是讓人感到尷尬的。

  不過,陳止似乎一點都不在意眾人的想法,繼續說著:「要從陳某手中奪取權柄,這事對我來說,很犯忌諱,但諸位也該想一想,平常也就罷了,代郡儘管受到胡人的威脅,但大體上還是和平的,你們爭取到的利益也好、權柄也吧,都能在大漢的秩序下行駛,你們送出去的人力物力,換回來的是切切實實的回報,但現在呢?北疆戰事一起,是能給你們保證?你們削弱了自身,強化了汪荃的屯兵,但不久之前匈奴入境,他汪荃可曾有幫助?最後是靠著咱們自己的力量,逼退了匈奴!」

  這話讓不少人暗暗臉紅,他們當然知道,這個所謂的自己的力量,其實水分很大,面對匈奴人的來襲,真正起到作用的,是陳止的布置,以及拓跋鮮卑的援軍。

  但拋開這些,汪荃的屯兵確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,連匈奴撤退之後的追擊,都沒有什麼戰功。

  「汪將軍麾下的屯兵,在關鍵時刻,可能無法起到太大作用,但有他在北邊為屏障,至少能阻止部族南下,這北邊如果戰亂、鮮卑各族大戰,對咱們代郡最大的威脅,不就是南下的零散部族胡人麼?這些人,我覺得汪將軍對付起來,並不困難。」

  眾人思考的時候,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出。

  陳止順著聲音看過去,入目的是站在人群角落的唐資。

  這次召集,大部分都是各大家族的中堅人物,是說得上話的掌權者、話事人,唐資與之相比,還是下一代的傑出子弟,影響力有限,卻也足夠優秀,是少數幾個能被邀請過來的小輩。

  其人話中表露出來的,也是對戰局的正確分析,比起其他得知消息後,驚慌失措之人,這唐資的反應,在陳止的心裡留下了不錯的印象。

  但唐資的話,無疑是在動搖陳止剛才建立的概念。

  「唐公子能說出這話,說明你對邊疆戰事,是有清醒認識的,但卻沒有想通,這邊疆駐軍和咱們代郡世家,在根本利益上的分歧!」陳止笑著說出了這麼一句來。

  「願聞其詳。」唐資則微微站出身來。

  「汪荃將軍的兵馬,歸根結底是王大將軍的一部,要為大將軍的整體目標服務,大將軍要的是為幽州謀利益,具體到下面的幾支兵馬,都要為著這個目標而行動,如果整體目標,和地方郡縣的利益出現了矛盾,你們覺得,汪荃將軍會如何選擇?」

  眾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。

  唐資卻道:「但還是太守您的猜測,不是麼?」

  「是推測,而不是猜測,」陳止卻搖搖頭,「我可以負責任的跟諸位說一句,對於整個幽州、平州來說,代郡只是其一部分,而代郡中的一個家族,並不會被王大將軍多麼看重,甚至可以說,對諸位而言堪稱命脈的家族傳承,對整個兩州來說,也算不上什麼,汪荃將軍只要能保證代郡、廣寧郡的大體安寧,就算是完成了任務,我請問各位,零散小部的兵馬,沖入了代郡,大肆殺戮、劫掠,真的是很嚴重的事麼?」

  眾人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。

  陳止卻不管他們,自顧自的繼續道:「廣寧郡的事,我相信你們皆有耳聞,就算不知道的,也該有點印象,為了平息部族紛爭,犧牲地方上世家的利益,根本就算不了什麼,只要代郡整體安寧,裡面的人怎麼樣,我想那邊的人是不在意的,這種情況下,你們就是派過去再多人,給再多的物力支持,也不會改變,因為做決定的人,可不是汪荃!」

  這些話就說的頗為露骨了。

  廣寧郡的消息,其實還在封鎖,這個郡本就是被切割出來的,占地不大,而且處於邊疆苦寒之地,連世家都不多,經歷了幾族混戰和屠戮,消息一封鎖起來,初期還是有效的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長期生活在北疆的世家,多多少少都會得到消息,只是礙於王浚十大,不敢生長罷了,但私下裡,還是難免會議論一二。

  只是,現在陳止清清楚楚的擺在檯面上,談及廣寧郡的變化,還是讓這群與會之人有些提心弔膽,當下就有幾人作勢要走。

  「先別忙著走,」陳止收了笑容,「我說了這麼多,裡面還有不少是犯忌諱的,為的就是講清楚當下的局面,諸位都是聰明人,執掌家族命脈,為一時俊傑,聽到這裡也該知道局面了,那北疆戰局,我等沒有援軍,想要保住家業,全靠自己,靠著你、我……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