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當今皇帝的父親,漢孝僖帝劉衷若是活著,還得關這位江都王劉會,叫一聲皇叔,而到了當今皇帝劉岱這一代,那江都王便是他們爺爺一輩了,算是三代以內較為親近的皇親國戚。

  不過,別看劉會的輩分高,但他今年不過四十有七,精力還很旺盛。

  正是這種種緣由,才會讓廣漢王劉出請來,讓他坐鎮京城,畢竟是隔著一輩了,在劉出看來,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人選。

  「……廣漢王走之前,有不少人提議,讓淮南王、甘陵王、長沙王過來坐鎮,這些都是先皇的兄弟,是皇叔,但廣漢王並沒有同意,可能也是擔心,重演東海王的局面吧,畢竟那東海王,也是皇叔。」

  趙遠倒是毫不忌諱,把皇家的一些個情況說了一遍,這話題又回到了江都王的身上:「之前東海王,就傾向於佛家,但他請佛入洛陽,多有制衡之意,是為了平衡世家大族的影響力,我和東海王還見過幾次面,和他談過佛家之法,發覺其人雖然對佛經有了解,但算不上喜愛,和一些地方傳言的他篤信佛法,並不屬實,但江都王就不一樣了。」

  「江左之地,歷來就是賦稅重地,經過大漢幾十年的經營,尤其是統一南北之後,南人日尊,南方更是多有優待,所以人文鼎盛,那佛寺也是眾多,江都王距離那江水寺就很近,是以喜好佛法,所以他來到洛陽之後,便立刻著手振佛……」

  說到了這裡,趙遠忽然眯起眼睛,笑道:「而且此舉,也有表明心意的意思,就是要讓廣漢王放心,表達他江都王只喜歡念佛,心裡掛著的是出世之志,就好像當年的王翦自污,所以他只會做的越發過分。」

  蘇遼總算明白意思了,就問:「如此說來,這位江都王會格外力挺佛家的佛評?」

  趙遠深吸了一口氣,才到:「恐怕不惜破壞陳兄留下來的根基,毀壞諸評的局面,他也要讓佛評得以圓滿,這種情形,任何可能影響到佛評權威的,都會被壓下去,陳兄對諸評的影響太大了,他現在在北疆,江都王不會放在心上,如果突然影響到佛評,那就不一樣了,再加上那明法僧的私心,怕是對陳兄的名聲不利,所謂販紙,就更是無從談起了。」

  蘇遼沉吟了一下,才道:「當下的情況,是當政的江都王,為了要確保佛評的進行,不允許任何人對這件事置喙,更不能容忍他人指手畫腳,我家主上若是不跳出來也就罷了,還能靠著諸評創始的身份,享有尊崇,但若是這個個時候出面了,壞了那位王爺的打算,就有可能被打壓,名聲若是落下了,這北疆紙也就毫無優勢了,哪怕其質再好,也得不到應有之利。」

  趙遠點頭道:「蘇先生果然是聰明人,明白了其中利弊,陳兄想要你做的事,還是等一陣子吧,現在佛家鋒芒正盛,等過去這兩三個月,相信佛評的影響就散去了,那時候陳兄的事,也不會跳動江都王的心弦了。」

  等上兩三個月?

  蘇遼在心裡默默搖頭,真要是等了,恐怕草原亂戰已經爆發了,那說什麼都晚了。

  他是知道的,陳止這次的吩咐,關係到整個北方戰略,也是信任自己的表現,豈能退縮?

  想著自己帶著的兩冊書,蘇遼頓時有了主意。

  對面,趙遠還在說著:「其實這一切,都是那竺法潛太過出色所致,我雖與他有嫌隙,卻不也不得不承認,其人確實幾十年少有的英才,而立之年就有了宗師之格,還將諸多佛經領悟通透了,這次佛評,或許他能拿出什麼著作出來,否則的話,王覽不至於說出那般話來,嗯?蘇先生,你這個表情,莫非還有什麼話沒說?」

  第475章 書則百家驚,何人重白紙?

  蘇遼聞言笑道:「趙君何不先看看,代郡工坊中出的這種紙,到底質地如何?」

  他的笑容,讓趙遠感到了一股信心,不由心中一動,但聽清了蘇遼的話後,趙遠又不由搖了搖頭:「蘇先生,我知道你想要成人之事的決心,但洛陽現在的事,可不是單純靠著東西好,就能說服別人的,尤其是紙這種東西,唉,如今說話管用的人,只要一句話,就能將好的說成壞的,因為這東西並不能真箇傳世。」

  「那若是傳世之物呢?」蘇遼露出了一抹笑容,想著那紙上承載之物,卻不得不佩服自家主上了,也不知道是否是有先見之明,還是誤打誤撞。

  但歸根結底,若是沒有相應的底蘊,就算是想要誤打誤撞,都是做不到的。

  不過,他的這番話,卻將趙遠說糊塗了,不由眉頭一皺,問道:「此話何意?這紙就算再好,終究不可久存,如何能夠傳世?這一點上,紙還是不如簡牘布帛的。」

  這番話,猛然間讓蘇遼想到了自己之前,與陳止閒聊的時候,聽陳止說過,或許未來的紙,經過特殊的處理、工藝不斷升華,配合著特殊的保存方法,最後是可以保存很長時間的,最終徹底替代簡牘,成為文字的載體。

  顯然,趙遠和陳止對於紙張未來的看法,是有一些分歧的,但現在不是探討這個的時候,所以他也不囉嗦,直接道:「我這次已經將樣物帶來了,請趙君稍待,我讓人取來。」

  「你把東西帶來了?」趙遠點了點頭,「也好,我也就順便見識一下陳兄最新的傑作吧,他這次不弄諸評,改而造紙,其實有些出乎我的意料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