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陳止一邊說,注意到李立漸漸入神,仔細傾聽,就進一步講解道:「這個粘液,就要從一些植物中提取,如楊桃藤、槿葉等等,這些搜集藤葉、搬運來去,自後提取的過程,瑣碎而繁重,若是用匠人為之,難免就要耗費人力和時間,反為不美,因而不如挑選民眾相助,將工匠從這些繁瑣的工序中解放出來,全身心的投入到造紙之中,不用擔憂其他。」

  他一說完,李立就陷入深思,試著理解陳止的話中之意。

  而陳止也不打擾他。

  按著陳止的想法,這造紙行業一旦樹立起來,就可以進行擴大再生產,通過技術代差,發揮人脈優勢,只要進展順利,很快就能塑造出一個行業霸主,如此一來,需要的人手會逐步增多,從而增加就業崗位,也為代郡創造了一項新的特產,進而吸引流民,留住人口。

  「這雖然只是小道,不能和世家塢堡中的人口對比,但卻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,可以讓世家麾下的民眾對比,知道好壞。」

  他可是清楚的記得,在遊學時候,經過一座小鎮,那小鎮貧瘠無比,裡面百姓的生活,更是清苦無依,偏偏這種局面下,他們還也一個勁的誇讚鎮中的那位地主,說那位地主如何如何的仁義,對他們怎麼好,其他地方的百姓生活的更苦云云。

  但實際上,這些不過都是那位地主宣傳所致,根本原因就是百姓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,被地主的宣傳洗腦,信以為真,因而坐在井底看天空。

  代郡雖然是一個郡,但因為世家塢堡對民眾人身自、由的限制,其實一樣有這樣的問題,想要打破的話,就必須創造出對比。

  那李立此時也想通了過來,不禁說道:「嗯,太守的這個點子,果然精妙,這薄執若是沒有粘液,就不得揭開,而單純的粘液除了摻入紙漿裡面,也是毫無用處,這兩邊的人手還分開,這樣一來,偷學了紙方的人也揭不成紙,而只搬運植物的更無從得方,萬無一失!」

  他的出發點,卻還是在保密上,陳止搖搖頭,有些無奈,卻也不再多說,因為李立的擔心也不是無的放矢,畢竟換成任何人,想的也都要是保密的問題。

  「我拿出來的技術,目前是第一代,本就有推廣的目的,況且很快就能抽籤了,這保密的問題,倒不是十分迫切,而且還能作為一個魚餌,釣一釣魚,我雖不是武陵人,但捕魚的事,也是樂趣頗多。」

  陳止這邊想著,和李立商討著,那邊李威已經帶人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,因為是第一次開工,所需要的器械、粘液、製劑、施膠等等,都事先就被陳止派人配置好了,放在邊上,讓他們按著步驟使用,所以格外順利。

  不過陳止畢竟不能一直待在這裡,所以吩咐了李立幾句之後,就把小書童陳物留下,讓他在這邊照看,同時居中聯絡,自己則先回衙門處理公務去了。

  經過了幾天的忙碌,郡守衙門的裡面的公務,已經是所剩無幾,陳止的工作效率,讓衙門上上下下的吏胥都嘆為觀止,很多積年舊事,在陳止出手之後,也是一一擺平,半點也沒有停止他的工作進度,讓人不自覺的敬畏起來。

  所以他工作的時候,周圍的人都不敢出聲,小心翼翼的。

  但是,等傍晚時分,這安靜而井然有序的衙門,卻忽然被一聲呼喚大破了,隨後就見陳止的書童陳物,風風火火的沖了進來,一見到陳止,就迫不及待的喊道:「老爺!有了!有了!」

  陳止頓時豆大的汗珠流了下來,看了一眼周圍人詭異的目光,趕緊打斷了書童:「歇口氣,說清楚!」

  陳物也意識到話中不妥,臉上一紅,才道:「是作坊有結果了,出紙了!小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紙啊!」

  第458章 白紙出坊,求書上門

  陳物這麼一說,其他人終於明白過來。

  原來是造紙出成果了。

  想著想著,他們面面相覷,然後暗暗搖頭。

  這一眾官吏也聽說了陳止最近沉迷於造紙,頗為不以為意,覺得這位太守八成是基於個人的喜好,所以才會這般看重造紙之法。

  說到底,陳止在他們的眼中,並不是一個治世之官,而是一個中原名士,文章、書法、丹青,樣樣精通,是名士中的賢達。

  這樣的一位人,就算有所算計,將匈奴人給算得灰頭土臉,但終究是謀略層面的,並非是治民之能,恰恰相反,經過了這一段時間的接觸,他們反而覺得這位太守,有些不夠實際,似乎是中原名士務虛的風格,所以才要造紙。

  實際上,在他們想來,陳止放著政務不管——事實上,陳止已經將公務處理的差不多了,只是這群吏胥按著過往的太守為參照,總覺得不可能處理的這麼快——不管政務,卻去關心什麼造紙術,大概是因為代郡太過貧困,這位太守想要寫文章的時候,沒有滿意的紙,於是一拍腦袋,乾脆要自己造紙,這才有了造紙工坊。

  對於這樣的猜測,最近在太守府和幾個衙門之中,正在慢慢流傳,並且逐步得到了認可。

  就在幾人思索之際,陳止則對陳物笑道:「不要急,現在時間還有一點,等我將公務做完,再去看看。」說完,卻是不緊不慢的整理著手上的公務,看的陳物在一旁抓耳撓腮,恨不得立刻抓著陳止就飛奔過去,但到底是不敢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