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陳止點點頭,也不堅持。

  過了一會,陳止就在一間偏房中,等待著見到兩位墨者,不過身邊還陪著一人,赫然是隨他一同北上的鮑敬言。

  這位鮑先生,一聽說陳止要見墨者,就第一時間過來,看那樣子居然是要勸阻。

  「鮑先生,你想讓我將兩名墨者驅逐出去?但據我所知,墨家的主張有不少和你的看法不謀而合,為何你反而要排斥他們?」

  看著面前的這位先生,陳止笑著問出了略顯尖銳的問題,這麼長時間的接觸,陳止自然也了解到這位主張「無君論」的先生,其思想其實更偏向於自然科學的探究,對很多尋常讀書人、士人不怎麼在意的領域,有著很深的造詣,也頗為佩服。

  但現在一聽他要勸阻自己見兩名墨者,又有些奇怪,因為墨家的一些主張,和鮑敬言的研究領域有著重疊,按理說鮑敬言這樣被士林排斥的人,該不會這麼針對墨家才對。

  莫非是同行是因為,同行是冤家?

  鮑敬言卻搖頭道:「墨家之說有其精華,亦有不合理之處,只是傳承至今,其真意早已散失,承襲之人不過是得一二皮毛罷了,卻將其中糟粕,學了個十成十,我勸太守莫要留下那兩人,也是出於這般考慮。」

  「哦?願聞其詳。」陳止不由好奇起來,他在秘書省的時候,也接觸了不少墨家著作,對墨家的一些學問有所了解,但學問和做學問的人不是一回事,他對墨家著作再了解,但對墨家本身卻不甚熟悉,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,接觸的墨者都不多,跟何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,如今的墨者和典籍上記載的,也早已不同了。

  鮑敬言則直言道:「我知道太守,您是一個注重實際的人,這被上的路途中,聽你的言辭,就知道有心要為事,而且不是務虛之事,但墨者這些人,首先是墨家的人,其次才是大漢的百姓,因為墨者本身是一個組織,我剛才說墨家的學問他們沒有學多少,這個怪不了墨者,但墨者本身也有很大的責任,他們這個組織的教義,就有很大的問題,傳承到現在,一部分成了好勇鬥狠的輕俠之流,這號算好的,只是得其精神,但那些學了機關術的,就是取其糟粕了。」

  「你說的這個糟粕,是指墨者組織?」陳止明白過來,「這個組織聽說上下分明,組織嚴密,還有自己的首領,他們稱之為巨子,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下來了,難道這個組織還在?」

  「在不在,還真不好說,但我之前接觸過的墨者,彼此之間明顯都有聯繫,也有上下關係,至少在江淮一代,墨者是從屬於一個組織的,」鮑敬言拿親身經歷講解起來,「他們之間的這種聯繫,往往會帶來很多的問題,若是太守留下了這兩個人,那極有可能會引來其他的墨者,這群人再聯繫一二秉承暴戾之念的輕俠,很容易造成混亂,這種事過去也有例子,之前幾次兵災,就有墨者參與,實乃動亂之人。」

  陳止聞言,神色鄭重幾分。

  他並沒有說明兩名墨者的來歷,只是下面的人傳出消息,說他要見兩名墨者,然後鮑敬言就找上門來了,所以這位鮑先生,根本不知道兩個墨者,其實是張昌叛亂的成員,這樣一來,他的話,就很具有參考價值了。

  想了想,陳止問道:「那若是照先生你的說法,這兩個人早就該被人找上門了才對,實不相瞞,這兩人也有些來歷,最近都是在下邳陳家為仆……」說著,他簡單介紹了這兩個人的來歷。

  鮑敬言一聽,就點頭道:「這也說得通,江淮一帶之前經歷了兵災,但現在平息下來,算是中原腹地,駐兵不少,墨者縱然有心聯繫,也不敢有太大的動作,況且對他們而言,這其實也是一種隱藏、隱匿的方法。」

  「哦?」陳止又來了興趣,「我知道最初的墨者,多為工匠,少有士人貴族,莫非這個習慣流傳到了現在?」

  鮑敬言點頭道:「這是自然的,墨者的那些清規戒律,世家出身的人,少有能忍耐的,所以被俘虜之後,能在大家為仆,依舊從事相關之事,對他們來說不算難以接受,否則離開之後,也要尋找地方寄身,另一方面那邊守衛不少,墨者要在其中搞事也不容易,反而牽扯自身,但代郡不一樣,這裡是邊疆,四周多荒蕪之地,和中原腹地離得也遠,局面恐有不利。」

  「擔心他們在這裡搞事麼?」陳止點點頭,隨後話鋒一轉,「不過,人既然來了,也得去看看,先生不如與我同往,見見這兩人?」

  「我就不去了,」鮑敬言搖搖頭,「我不過是來給太守提個醒,讓你注意,具體要如何處置,終究是太守的事。」說完,拱拱手就當先離去。

  陳止也不以為怪,這位連皇帝都覺得多餘,何況是一地太守?

  正好外面有人過來,說兩個墨者已經被帶來了。

  陳止就收斂心思,讓人進來,但心裡卻琢磨著鮑敬言剛才說的事。

  「墨者組織麼?這兩個人,如果能把這個組織引來,也許是個麻煩,但未嘗不能變成好事,但得先看看兩位,是個什麼樣的人,有沒有值得我下本的能耐。」

  說話間,陳舵已經領著兩人進來了。

  一見這兩人,陳止的眉頭就下意識的皺了起來。

  第446章 規矩相須,陰陽位序

  這兩個人和陳止想像中完全不同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