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冉瞻似懂非懂的點點頭,跟著回過神來,忍不住道:「君子,我是不是問的太多了,這些本不該是我該操心的事。」

  陳止搖搖頭道:「不,多問多想,多思考,才能有所成長,你現在是在我身邊護持,但未來未必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,決定這些的,除了你的天賦之外,就是看你能不能多學、多問。」

  冉瞻點點頭,放下心來,跟著話鋒一轉:「對了,剛才那個鮮卑將領,找君子是做什麼的?他居然在裡面待了這麼長的時間,我聽說鮮卑人乃是胡人之種,雖然學了中土禮儀,但野性難馴,時常寇邊,君子獨自面對這樣的人,就算有交情也得小心點。」

  他剛才心急匯報,等得很是心焦,對拓跋鬱律心有怨言,這會輕鬆下來,就忍不住說出來了。

  陳止笑道:「嗯,你提醒的是。」陳止也不分辨,更沒有將二人的對話內容透露出去,和拓跋鬱律的約定,現在還頗為隱秘,他不是信不過冉瞻,但這樣的話總不能告訴太多人,不然一個不小心有端倪泄露出去,就會被有心人察覺的。

  當然了,現在拓跋鬱律答應了陳止的要求,要先送一批人過來,這人口一來,至少代郡的人就能看出端倪了,進而那王浚也會有所察覺,或許會因此警惕。

  「不過,這邊疆幾個郡縣,和草原互市不算罕見,就是贖回一部分人口,購買大量的牛羊,也不在話下,除此之外,還有朝塞外走私一些違禁品的黑市,或許到時候可以利用一下,但前提是我對代郡足夠了解。」

  陳止很清楚,拓跋鬱律能答應自己的前提條件,其實也有用這三千人的消息,逼迫自己上他們這條船的意思。

  「三千人的交易一旦開始,鮮卑估計會主動透露消息給其他勢力,讓我騎虎難下,但殊不知,我原因和他們結盟,也是存著心思的,拓跋部的潛力很大,在原本的歷史上,更是獨樹一幟,我和他們結盟,以盟友的身份與之接觸,即監視拓跋部,也可以掌握他們的動向,若是苗頭不對,也能制定策略。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念頭,陳止結束了今日的行程。

  這一天之內,整個代郡,連同周邊的幾個勢力,都被影響,具體的表現,會在隨後的日子裡,一點一點的浮現出來。

  這天的夜裡,整個代郡卻格外安寧,

  萬籟俱寂,一夜平靜。

  但等到第二天,吳階要離開的消息,就甚囂塵上,和他來的時候不同,這我大將軍的幕僚,仿佛突然之間就火了,幾個家族都表現出了送行的意思。

  當天愛物,吳階就來和陳止辭行。

  陳止挽留道:「吳先生何不多停留兩日,你我也好多多交談。」

  吳階卻只是道:「身負將軍之命,不敢就留,如今既已將話說清,也是時候離去了,也好儘快給將軍復命。」

  「既然是公務在身,那我就不強留先生了,」陳止拱拱手道:「待有機會,我再請先生一聚。」

  「敢不從命?」吳階哈哈一笑,拱手拜別,「太守公務在身,代郡諸事繁多,吳某人就不耽擱時間了,太守也無需送行,我一府中司馬,自去便是!」

  話雖如此,但陳止還是安排了長史劉寶,第二天代自己過去送行,他身為太守,確實不合適親自送行,除非是以私人的身份,但現在公務眾多,也實在不方便出面。

  「吳先生此去,一路順風。」城門口,劉寶禮數周到的給吳階送行,但後者卻忽然笑道:「我不是立刻回薊縣,而是要繞道向北,去汪將軍那邊看看。」

  劉寶心中一動,想到午宴結束時吳階之言,那時劉寶雖未參加,但家中子侄卻把消息帶回來了,不由問道:「吳司馬要去汪將軍處?可是去了解邊軍情況?」

  第441章 青壯聚營帳

  吳階口中的汪將軍,全名是汪荃,官至中郎將,統領一軍,說是邊軍,其實乃是屯兵,管轄著代郡、廣寧郡一線,號稱手下兵馬過萬。

  先前匈奴入侵,陳止通報屯兵,就是與這位汪荃將軍聯繫,不過去通報的人沒有見到汪荃本人,只是與他手下的幾個副將約定的。

  吳階此番辭別陳止,離開代縣,卻不出郡,而是北上屯兵,還把消息透露給劉寶,其中含義耐人尋味。

  「不錯,匈奴入寇,邊軍也有調動,大將軍在給我的信中,就提到了此事,讓我去了解情況,劉長史,你是代郡望族出身,劉家子弟遍布各地,與其他家族更是交情匪淺,吳某若要了解局勢,少不了詢問貴族子弟,不如這樣,你安排兩名子弟,明日前往北地軍營,吳某在那邊正好了解局勢,你看如何?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劉寶眉頭一皺,自是看出了背後兇險,但吳階搬出了王浚的命令,又讓他心生希冀,隨即想到之前午宴之事,以及當日家中子弟拜訪吳階的一些說辭,這心中一動。

  實際上,這劉寶正是代郡劉家在官場上的代表之一,在代郡有不小的影響力,但卻不是劉家在官場上官位最大的,他的一位族中兄長,如今正在那邊為太守,而且有希望入中樞,其人才是劉家在仕途上的頂樑柱。

  這次有關吳階的事,劉寶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,他覺得陳止新來,情況雖然不明,但畢竟是彭城陳家之一,雙方完全沒有必要對立,因此大力推動靠攏事宜,之前陳止巡查城外,詢問過的劉廣,正是在劉寶一系的囑託下,主動朝陳止靠攏的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