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看來,關於探子的需求,真的是迫在眉睫,各個方面都需要啊。」

  想是這麼想,但陳止並不打算客氣,當前的情況下,和拓跋部結盟也好,得到人口也罷,都是強大自身的手段,哪怕人口可能存在問題,卻也比大族名下之民,要省去很多麻煩,況且整個代郡,算得上的人口,也就兩萬多,和三萬人一比,高下立判。

  只要人口能來,多費點心思安置,也不是問題。

  當然了,代郡的人口,其實除了這一萬五千人之外,還有許多人口不被紀錄在戶籍上,除了俗稱的黑戶之外,還有世家隱藏的一部人口,以及屯田之籍,除此之外,其實還有許多遊牧之民,都是在朝廷勢力收縮後,逐步滲透到幽州之中,並且半定居下來,人口也不再少數。

  不過,除去屯田的人口數目,被王浚隱藏起來之外,世家瞞報的人手,一般和武裝家丁有關,因為朝廷有定則,就算是家中奴籍,一樣也要在官府報備,否則如何能證明是僕從?所以這部分人口都是能掌握的,唯獨是代表著世家武裝力量的武裝家丁,因為很多是從流民、失地農民中招收的,所以這部分的人口成了不容易搞清楚的部分。

  只不過,考慮到武裝家丁的特殊性質,大部分的家丁還是要在官府報備的,所以被隱藏的終究是少數。

  「就算把這被隱藏的人算上,加上奴籍,整個代郡的人口,恐怕也不能超過兩萬五!兩萬五的一郡,在中部、南部,恐怕還不到一個縣的人口,這樣的數目,是為政和開展工作的巨大障礙,那王浚為什麼不願意將屯田人口數目暴露,無非就是知道人口的重要性,生恐朝廷插手,於是用種種理由遮掩,來給自己提供便利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陳止又估算起王浚在代郡的人口了。

  「這代郡和廣寧郡,兩地的屯兵加起來,該有一萬人,那代郡一地,以五千來算,再把民籍算上去,單看這屯田民籍,怕是快趕上普通的編戶齊民了,再算上一些半定居的遊牧之民,代郡的總人口,去掉駐軍兵卒,該在三萬人到四萬人之間,只是成分複雜。「

  三萬,不到四萬人。

  這樣的人數,對於建設一郡,那是肯定不夠的,堪堪只能守成,就這樣都有些勉強,正因如此,陳止才會那麼看重人口。

  就是這麼些個人,每個月還有大量的農民,成為流民,不斷流失,其中包括了珍貴的匠人。

  這些個內容,閃電一般的在陳止心中划過,已經讓他有了決定,他看著拓跋鬱律,整理了一下思路,這才說道: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,不過你也知道,要在戰爭開始之前,就做到這些,實在困難,況且我也擔心,最後白白招惹了匈奴,你叔父卻改了主意,不如這樣,你先拿出三千人出來,作為誠意,暫借給我,我用這些人手加快速度做準備,這樣你我也都安心,如何?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拓跋鬱律眉頭一皺。

  三千人他不是拿不出來,以他在部族中的權柄,調出三千的漢人奴隸,混合些許老弱,拿出來根本不是問題,但既然是陳止提出來的,還說是為了做準備,那就不能輕易混上老弱之人,而且說是借,但按著兩人說定的條件,等於就是提前送出了,就算最後沒能說成,也不能指望陳止將人口還回來了。

  見拓跋鬱律猶豫,陳止笑道:「拓跋兄,你該清楚,我與匈奴又仇不假,但匈奴現在也有很多困難,短時間內不會再來找我麻煩了,但如果要我牽制匈奴,這就得引來紛爭,若是沒有一點好處,我怎麼會答應這樣?其中風險,你也明白的,更何況,我對拓跋部能不能拿出三萬人,也是存疑的,你總該讓我安安心,三千人,不過是十分之一,若是能拿出來說三千人,那麼至少我知道,一萬人對你來說不是問題,也就能放心了。」

  「這事……」拓跋鬱律還是眉頭緊皺,今日的決定,本就是他臨時起意,回去還要和叔父稟報,不好將話說的太滿。

  陳止則趁熱打鐵道:「要牽制匈奴,需要的力量不小,哪怕我整合了代郡上下,也得給他們一個說得過的理由,不然怕是無人相從,如果能先有三千人進來,那我說服手下的把握也會大很多,否則單用官職壓人,他們出工不出力,最後不也沒有用麼?」

  這話,終於讓拓跋鬱律點點頭,他道:「此事,我得回去稟報叔父,不能立刻給陳君答覆,但你放心,我當盡力促成此事!此事一成,你我當可歃血為盟!」

  「那麼,我就等著拓跋兄的好消息了!」陳止伸出手,和拓跋鬱律握在了一起。

  等其人離開,陳止坐下來,權衡得失,不由搖頭。

  「和鮮卑結盟,未必能成,也是一部險棋,但當下可以利用的力量不多,這個機會也十分難得,總該要試一試,至於背後陷阱,那也是相對來說的,等三簽轉化為生產力和農業,情況又會變化,更何況,我還有其他準備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就有僕從過來通報,說是冉瞻在外面等了有一會了。

  「讓他進來吧。」陳止點點頭,想到對冉瞻的吩咐,知道又有事做了。

  不一會,冉瞻就走了進來,他在外面等了許久,心裡有事,早就不耐煩了,要不是有陳止的命令壓著,剛才就衝進來了,現在一見陳止的面,就忙不迭的把自己看到的情況,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