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0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面對眾人的疑問,陳止沉思起來。

  他對人口的看重,暫時不好解釋,基礎都還沒打下,所謂解放生產力、提高勞動積極性之類的說法,在士人的眼裡也沒什麼說服力。

  想了想,陳止索性說道:「我未出仕前,見官吏橫行鄉里,欺壓良善,又見大族巧取豪奪,百姓走投無路,求助於公門而不可得,心甚感之,就想著當官當為民做主,如今既然身居其位,自然該言行一致,秉政為民,乃彰心中之志,否則不如辭官歸去,又或者去尋個閒散之職。」

  第426章 意外消息,陰雲前兆

  當官要為民做主?否則不如辭去?

  眾人面面相覷,但看陳止的神色,知道或許也有真心之意,但肯定存著其他想法。

  在場的蘇遼、陳梓,多少都知道這位過去是個什麼人物,在沒一鳴驚人前,陳止不也是個橫行鄉里、欺壓良善的?更是因為爛賭,差點把家給敗了,難道說,還有人能一邊作惡,一邊又想著為民做主?

  有鑑於此,蘇遼、陳梓便知道,陳止的話有未盡之處,但既然他不願明說,為人僚屬的也不好追問,好在觀陳止這幾日行事,頗有章法,不似頭腦昏沉,或許只是甫登牧民之官,還有些不習慣,畢竟當官不是做文章,總要靠著經驗行事。

  況且,身為世家人,走到了這步,為官還是辭官,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了,事關家族榮辱、以及蘇遼這般追隨者的安身立命,肩負責任,不是說走就能走的。

  不過,相對而言,那楊宋想的就單純一些,聽得陳止所說,不由點頭,覺得很有道理,這也是他從接觸陳止這位姐夫以來,聽到的都是盛名,根本不知道過去的「陳止」是個什麼樣子,所以才有這般反應。

  反倒是鮑敬言聽聞陳止之言,眼中一亮,若有所思。

  而束交、張亢也不由點頭,露出讚賞之色,他們和蘇遼、陳梓不同,志不在權謀,更偏向於堂堂正道,陳止的這番話,很符合二人的價值觀,因此不疑有他。

  此刻,眾人各有心思,陳止則對蘇遼道:「圖清,你提到了其他幾縣,想來有番看法,不放說說,讓我參考一下。」

  蘇遼拱拱手,定下心神,意識到苦等的機會來了,就排了擔憂和雜念,把早就備好的腹稿,配合著陳止剛才的言論,又快速梳理一遍。

  前後幾息,思慮得當,蘇遼這才說道:「眼下這代郡的情況,可以說錯綜複雜,但問題的根源,來自四大陣營,其一是官府內部,其二則是世家、宗族,其三為兩州刺史府,其四則為邊疆部族,這四個勢力,每一個的內部都不是一股繩子、更非鐵板一塊,相互之間有著制約,太守若能一個一個的解決,就可以穩紮穩打、步步為營,最終掌控全郡。」這話,隱隱還在點醒陳止,不要貿然驚擾各方,讓眾人皆敵。

  除此之外,有些話蘇遼沒有直接點明,但他相信陳止明白背後之意。

  不過,注意到楊宋、張亢等人的迷惑之色,蘇遼想了想,還是簡單的解釋了起來——

  四大勢力,是相對於陳止他們這個集團而言的,四個不同的勢力,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,其中最有代表性,也最容易看出來的,就是邊疆部族。

  中原之人對胡人,都一概以「胡」而論,似乎將之視為一個整體,但仔細一想,就知道作為的邊疆部族,本就是諸多部落和族群的統稱,不說東西南北邊疆族群的不同,就說被視為主要威脅的北疆,也有鮮卑、匈奴等等區別,更不要說那匈奴內部尚且有屠各、鐵弗匈奴之分,而鮮卑更有段、宇文、慕容、拓跋,乃至慕容別支吐谷渾等諸多區別。

  這些族群之間多有仇恨,同個族群的部族之間也紛爭不休,所以能加以利用,相互制約。

  同樣的道理,兩州刺史王浚麾下也是類似。

  先不說幽州、平州兩個州之間的隱患,就說不同的郡縣之間,有的倒向王浚,有的還心向朝廷,內部複雜,利益迥異,複雜程度與胡人部族比起來猶有過之。

  至於世家、宗族也同樣如此。

  家族有別,論出身,有世代為官的世族,也有當地勢大的豪族;論威望,有根深蒂固的望族,也有新近崛起的新貴;論底蘊,有占據上風的四大家族,也有逐步壯大的後起之秀;而諸多家族,對官府和太守的態度也不盡相同,有的抵制外來郡守,有的則有心投靠太守,這都是可供利用的地方,足以分化和拉攏。

  至於蘇遼口中的官府內部,指的不是王浚統領的兩州官府,也不是洛陽的朝廷,而是陳止統領下的代郡衙門,這更是一個複雜的大染缸,形形色色的人物,流官、地頭蛇、吏胥世家,求名求財求權,各有所求,皆有可用,但一個不小心,也是處處有矛盾。

  「依屬下之見,這四大勢力,當先易後難,從官府開始,再拉攏世家,待凝聚了內部之力,轉而逼得草原部族罷兵,最後用這大好局面,與王大將軍博弈,而這要制官府,就不得被外力牽扯精力,求個太平無事,才能集中精力整治官場。」

  他頓了頓,注意到陳止正在仔細傾聽,才繼續說著:「因此,要借著將軍府現在的寬鬆環境,抓住邊疆部族的暫時安靜的機會,挾大破匈奴之勢與世家交善,創造一個穩定局面,然後徐徐圖之!為此,暫時的妥協和退讓,都是必不可少的,即便主上有心為民做主,可以稍等些時日,只待將整個代郡握在手中,何愁不能為民行命!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