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王布也收起笑容,點了點頭,因為他知道,這個舉動的意義。

  現在的陳止,可不是一年前的陳止了。

  一年之前,陳止初入洛基尚淺,總有一點功績,又和幾大列卿交善,但終究還是官場新丁,七品之官。

  但現在,陳永太僕之位已然穩固,權柄彰顯,陳止為其族孫,族孫二人相得益彰,領陳家的勢力有所拓展

  同時,楊公嫁女,陳止為楊家的姑爺,與那位大司農楊結據傳更是言語投機,半年以來,大司農一連三策,勸課農桑、防微杜漸,皆有其效,據聞就是依陳止之言而成。

  更不要說,那楊結背後的楊家,乃是關中大族,陳止雖然只是一姑爺,娶得還是庶女,但此女受楊公寵,陳止又有才幹,能助楊結司農之職,翁婿和諧,要動陳止,無疑就要刺激到楊家。

  再次,陳止這一年以來,對幾位列卿皆有幫助,除了太常鄧蒙、大鴻臚趙珉之外,宗正、廷尉等,與他亦有交情。

  更不要說,陳止一年之中所做之事情,多對士人有所影響,如今在士人之中頗有聲譽,推崇者眾多,連諸多大家亦對其很是看重,不少人和他平輩論交。

  這樣一個人,有官品,有背景,還有名望人脈,已經在洛陽紮根了。

  這其中的利害關係,王布作為幕僚,也都一五一十的跟自家的主上分析清楚,以近其責。

  「真是不想不知道,一想就要嚇一跳啊,」張應聽完分析,不由感慨起來,「這才多長時間,他就在洛陽深深紮根,假以時日,位列九卿也只是時間問題了,以他的出身而言,可以稱之為人傑,而前後不過一年,連我家先祖都比不上他啊!」

  王布在旁默默點頭,也同意張應的這個判斷。

  在這一年多的時間立,他為張應謀劃各方,張應所看的是前面,是煌煌大勢,是人臣權柄,而王布所看的,就是諸多繁瑣之事,是微末枝節。

  張應可以不看重陳止,只要在需要的時候想起來就夠了,但王布卻必須經常關注,掌握情報,以供諮詢,所以他比張應更為感慨陳止勢力進境之快。

  感慨過後,他又說道:「但正因如此,才不可放任啊,趁著他只是稍微紮根,立足未穩,又在各方有一定的影響的時候,憑著恩主即將到手的權柄,可以肯定將他搬動,同時借著他的人脈聯繫,震懾各方!」

  「不錯,這是一個威脅,也是一個有才之人,我不絕他前路,只是拖延的步伐,」張應看著王布,最後做出了一個決定,「就把他安排到王浚那邊。」

  「王浚?王大司馬?只是要讓陳止,去往幽并之地?」

  王布聽到這個名字一愣,隨機面連變,最後躬身長拜。

  「恩主妙算,吾不及也!」

  張應擺擺手,嘆息道:「不用恭維,你心中定然也有所想,這大司馬之職,自武鄉侯辭之,為廣漢王兼領,然半年前,鮮卑三部混戰,皆為王大將軍所平,此職遂有歸其有,自此幽州之地,皆為其制,率土之官,亦受制約,動輒就有郡守因不合其意,而被驅逐,我聽說最近又有兩郡太守被其裁撤,換上了自己的人馬,表奏朝廷請官,長此以往,那還得了?之前幽冀因旱災賊禍,這才讓王將軍事急從權,而今大司農三策既出,自是要重歸過往,那兩個郡守還是要讓朝廷委任的。」

  王布聞言點頭稱是。

  張應說完之後,忽然話鋒一轉,問起來:「對了,最近那陳止倒是安穩了許多,不知他又做出了何事?」

  「聽說已將秘書省東西閣的書冊盡數整理了一遍,有心要編纂一部大典,而且聽說他還寫了一部農書,似乎就要成書了。」

  「編纂大典?書寫農書?」張應揉了揉腦袋,嘆息道,「乍一聽,還真是愜意,若陳止此人,真的只有這點志向,那便好了,我定搜集天下文章典籍,以供其人編撰,奈何他實際上志不在此啊,那楊結的司農三策、陳永的馬政之書,都是出自他的手中,此人若還留在洛陽,我心難安。」

  「屬下明白,這就去安排。」王布點點頭,但他說完了這一句後,卻是心中一動,又想到了什麼,然後再次開口道:「對了,恩主,這次在哪百家茶肆中,眾人談論之時,卻有兩人參與,從屬下所得的情報來看,這兩人的來歷,有些非同一般。」

  戰袍染血說

  明天修改,名單明天放上。

  第385章 慕容兄弟

  「什麼意思?莫非是有哪家公卿之後?」張應見王布說的有些鄭重,也不要好奇起來。

  王布卻搖頭道:「並非如此,據線人回報,那兩人虬須滿面,行為頗為粗獷,說話的時候有燕趙口音,但言行舉止頗有怪異之處,不是一般的外來客,而且在入城之前,二人還曾經不顧辛苦,繞著洛陽城而觀,因此才會咱們家的探子留意起來,一路跟蹤,見他們進了那百家茶肆。」

  「進入百家茶肆,也不算是什麼奇怪事,」張應並不覺得奇怪,「那百家茶肆中的人雖然不知尊卑、進退,但怎麼說也都是消息靈通之輩,入了這洛陽城,但凡知道一些的世家子弟,都會挑選此處歇腳,順便了解些情況。」

  說著說著,他忽然眉頭皺起:「不過,這茶肆也是有些要求的,若無世家氣度或者信物,那茶肆的跑堂都不會放人進去,就算是進去,被裡面的士人子弟知道了,多半也會用言語將人驅離,你說這兩人能進去,那肯定是有些來歷的,但他們繞場而觀是什麼意思,這可不像是世家子弟會做的事,反倒有些像是探子才會幹的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