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只是,他還是沒有開口的機會,因為陳永忽然又開口了,這位太僕嘆了口氣,一臉慚愧的對張應道:「張尚書剛才說的是啊,老臣真是糊塗了,為了避嫌,險些讓皇上錯過了一賢才,提拔賞賜,本不該是一家之私,老臣知罪,還望聖上降罪,若陳止真有些許能耐,那就讓他去秘書省坐坐也好,那裡多藏書,又可資政各司,確實是個合適的地方,只是黃秘書勞苦功高,而且秘書監之位,博學多才之人才可為之,陳止年齡尚小,實在不適合做五品正職,做個佐官,再旁觀學,那也就夠了。」

  眾人聽他一番話,不少人嘴唇抽動,好不容易才忍住,暗道這老兒無恥,但為政者能走到這個位置,厚黑乃是本職。

  好嘛,剛才侄孫要被派往地方,你就這也不行,那也不行,現在一聽說是在中樞為官,馬上就舉賢不避親了,還來了一招以退為進,若說博學多才,現在洛陽誰人不知陳守一的名號?

  再者說來,趙珉挑秘書監為突破口,也是非常巧妙的,因為這裡多書,按著為學的概念,能多讀書就可多學,陳止若是入住秘書省,也就符合了前面所言,比跟在列卿身邊還要方便學習。

  而且,這個職位其實沒有遠離列卿,因為皇帝、列卿皆可資政問史,配合著陳止前些天幫鴻臚寺整理卷藏的傳聞,就連張應都不得不暗嘆一聲,這個契機找的好。

  更妙的是,這個位置是一個相對而言,利益糾葛較少、實權較少的位置,圖書管理員嘛,油水不多,在資財的利益上小,但時常能見各方,人脈關係卻方便積累,比起地方郡守,肯定是權柄不足,但作為跳板、累計資歷,卻綽綽有餘,因為聽趙珉的那意思,就是讓陳止在這個五品位置上養養望,等世人都接受陳止五品的事實了,郡守自然也方便當了。

  同時,秘書監的這個位置,對趙珉來說也有好處,因為這算是個清閒衙門,偏偏與各個司衙都能接觸,沒有太多忌諱,以他和陳止的交情、今日進言的人情,以後請陳止幫忙,也是順理成章的事。

  這些種種,瞬間閃過眾人心間,大部分人的心裡跟明鏡一樣,連陳永、楊結和鄧蒙也是一樣。

  陳永自是滿意這樣的情況,升官誰不願意?自家族孫升官,就會成為自己的助力,但若是順著張應的勢頭而為,肯定不是好事,而趙珉的提議,將壞事變成了好事,正好借勢而為,畢竟錯過這個村,怕是就沒有這個店了。

  你不是說我孫兒有能耐麼?不是說應該升官麼?既然這樣,當太守是當,當秘書監也是當啊!

  還有你黃思,剛才一副為國選賢的架勢,現在退位讓賢,不也該甘之如飴麼?

  這老頭暗自偷笑。

  而楊結對這個結果也頗為滿意,而且還成功賣了個人情出去,自然不會反對。

  至於鄧蒙,自己的從屬能官**出去,固然心中不爽,但看今天這個局面,這估計是較好的結果了,若是堅持不許,就和他的中庸之道不符,再者說來,陳止沒有離開京城,就還可以相助自己,而且秘書監這個位置,也是恰到好處的。

  「可惜了,太樂署剛有起色,若陳止坐鎮下去,那這權威就要融入太樂令職位之中,乃成實權,可陳止若是入了秘書省,依舊執掌幾評,那威望就要落在他這人身上,太樂署反倒遺留不多。」

  諸評,因為是新起的事物,又是陳止掌管,在短時間內,未來的走向是取決於個人的,若陳止完完整整的在太樂署張羅,最後就可以抵定太樂署對文評等事的權威,但他人一走,卻還要依仗其人,等於是脫離了太樂署的框架,未來太樂署縱有召開諸評的權力,但解釋權卻在陳止身上。

  鄧蒙見多識廣,在官場沉浮多年,一眼就看出了關鍵,但也無可奈何,因為他注意到,那位皇帝的表情已經舒展開來了。

  於是他也順勢說道:「秘書監勞苦功高,也是時候挪動一下了。」表面上是為黃思輕功請功,但他最近哪裡有什麼功勞?這一挪,怕是要哭出聲來。

  張應反而不出聲了,他很清楚,當下的局面有點作繭自縛的味道了,而且對方這麼多人,自己就一個,不好做的太過,而心裡雖然不快,卻也不慌。

  但凡事勝負,不在一時,這不過是一次試探罷了,王布那邊還有布置,作事總該有後手,而且這次出面,相信也能迷惑他們,以為我技窮矣,正好暗度陳倉。

  他倒是灑脫,順勢退了回去。

  看的黃思眼皮子直跳!

  「幾位愛卿言之有理啊。」劉岱點點頭,越想越覺得這個提議好,陳止能為學,還能為政,還能繼續做評,同時還能時常讓自己諮詢,這樣的好事哪裡去找?必須答應下來啊。

  不過,看了看張應的那張臭臉,劉岱還是知道張家的分量的,不好當場表態,讓這位重臣不好看,想起皇兄不久前的提議,按照劉出的建議,廣漢王為錄尚書事,總領尚書台,而那尚書令、尚書僕射將交與世家重臣,張應就是人選之一,因此要考慮一下其人的感受。

  所以,想了想,天子心中一動,忽然看向一人,說道:「諸卿家所言皆有理,但官員升遷,還要看吏部尚書之意,此事容後再議,且等朕問過吏部尚書之意,過幾日再做決定。」

  吏部尚書劉恤本來一副神遊物外的樣子,聽到這裡一愣,然後不由搖搖頭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