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楊全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,於陳華身上一頓,跟著繼續移動,落在陳梓身上,那眼中一亮,但最後,目光卻是落在東廊盡頭。

  那裡,正有一道身影撫琴。

  第356章 遺世獨立,非我可言

  陳止撫琴,早已成了陳府一景。

  至少對陳家子弟而言,就是如此。

  現如今,陳氏一族中為政者不少,但能入中樞的不多,入中樞又掌實權的,更是屈指可數,長留洛陽的,也就是太僕陳永,以及太樂令陳止了。

  所以陳止在府中撫琴,其他人是不敢打擾的,哪怕知道今日之事非同一般,也是一般。

  是以,諸陳顯於人前,陳止撫琴在後,竟絲毫不受影響,那楊全人來,在路上就能聽到叮咚琴聲,見了撫琴之人,更覺其人特殊。

  不需要人來介紹,也不需要詢問他人,雖然是第一次見面,但只是一眼,楊全就能肯定,面前的這個人,就是最近在洛陽聲名鵲起的陳止了。

  不只陳止,之前目光掃過眾陳,被他留意的二人,其名號,同樣都在楊全心頭,蓋因楊全此人頗有觀相之能,見微知著,見人面而應人名,才會被楊濟派出,到幾大卿家統觀。

  來此之前,楊全就對陳家諸君了解了一番,不光問了姓名,更有品性、秉性,所以一見其人之面,時間雖短,但從舉手投足之間,依舊能窺見端倪,是以能猜出身份

  「陳梓聞名洛陽,為穩妥老成之青年,亦有才華,而那陳華名傳江北,早有名士之說,師從名師,二人都是一時之選,但比起陳止來,就都大有不如了,陳止此人,崛起甚速,世人多有說是應運而行,恰逢幸事,所以青雲直上,但我觀其人之能,往往出人意料,宛如一口深潭,不見其底,書法、文章、丹青、音律、農事等,居然樣樣精通,絕非以運能釋,分明是厚積薄發,是靠著過往積累,方能逞此時之快,宛如古之人傑,做楚國君之舉也!」

  念著這些,楊全沒有立刻做出反應,而是站在原地,似在傾聽琴聲,又似乎在審視眾人,他的目光在眾陳身上多次掃過,偶有沉吟。

  除了陳梓等人之外,其他人的心就都提了起來,心弦緊繃,顯出緊張和擔憂。

  楊家之勢,他們在國都之外也是知道的,哪怕身處東邊的徐州,對關中的局面依舊也有耳聞,所以想要攀附,若是能成,則可省去十年之功,一躍成為能與陳止比肩的陳家後起之秀。

  最近幾日,因陳止而起的風雲,傳遍洛陽街巷,身為同齡陳族子,他們越發患得患失。

  當然,對於這些人來說,最大的對手,還是自己的親族。

  如陳華者,在挺胸站立,展現風采的同時,亦在游目四望,分析利弊。

  「陳梓性子淡薄,以不爭示人,陳歡性子跳脫,不喜家族約束,若是楊家擇婿,這兩人乃是我的大敵,但觀二人之相,並無爭取之意,而餘子皆不可慮,唯可慮者,還是那陳止!」

  想到陳止,陳華心裡生出一點痛恨和敬畏,他與陳止有仇,但經歷挫折、挫敗,隱隱畏懼,更知陳止之能,是以心情複雜,偏偏又不願意退讓。

  「陳止此時撫琴,一如往日,也是不爭之態,畢竟貴客臨門,當以禮相待,而陳止卻依舊在東廊撫琴,話不說、禮不行,為大失敬,如何能入楊全之眼?我當趁機為之,以壓其人,若能得楊家青睞,那叔祖之成見、歸家之黯然,皆煙消雲散也,與楊家這等上品世家相比,我陳家尚有諸多不足,可為大援,助我成事!」

  一念至此,陳華上前兩步,朝楊全拱手道:「早就聽說楊君之名,華甚佩之,今日一見,當真是君子之度,始知聞名不如見面,去歲楊君於中秋時,那一首《詠月》更是令人一聽則生念……」

  陳華倒也博聞強記,現在以禮相待,笑臉奉承,說的又是楊全的得意事,那楊全心裡也是舒坦,就收回目光,與之交談起來,幾句過後,兩人便顯親近了。

  這一幕,看得陳羅心中警兆大起,他如何猜不出陳華的打算?

  「好個陳華,這阿諛奉承起來,真是不要麵皮了,看他與楊家君子交談甚歡,這可不是好事,若是讓他如願以償,成了楊家的姑爺,那以楊家之勢,此人豈非又能再起,決不可行!」

  這樣想著,陳羅越發焦急,不由轉頭,朝身後看了過去,目光落在自家七哥的身上,他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不學無術、紈絝粗魯,在彭城小地或許能與世家女相好,但放到天下中心的洛陽,面對世家公卿之女,是半點都比不上的,所以除非楊家從上到下、盡數都是盲瞎遺傳,否則他是半點機會都沒有的。

  「我雖然沒有機會,但我卻有一才華橫溢的兄長,以七哥之能,難道還配不上一個楊家女?只是我這七哥怎的還是這般樣子,陳華正自吹捧呢,結果我這兄長,卻仿佛沒事的人一樣,還在那邊撫琴,豈非要錯失良機?」

  越想,他越急,尤其是看到陳華之後,又有幾名陳家子弟上前去,試著與楊全攀談,氣氛越發融洽,陳羅這心裡就更是難受,最後索性邁開步子,就要過去打斷陳止的琴聲,將他拉過來,跟那楊全交談。

  但他這邊剛有動作,就有一人過來,擋在前路。

  陳羅定睛一看,正是剛剛才和自己相互介紹過的陳梓。

  陳梓不等陳羅詢問,就主動說道:「族兄不必著急,太樂自有分曉,他自來陳府習練,每日不綴,旁人不可驚擾,族兄不妨稍等片刻,太樂琴聲停,則自起矣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