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他看著面前的兩個兒子,淡淡問道:「你們二人,一個在尋梅樓之側,一個親臨百家茶肆,消息都是靈通的很吶,那就告訴為父,這坊間所說陳止琴棋書畫無一不通,百家宗師與之比拼,亦無法得勝,這個傳聞到底是真是假,誇張幾分?」

  在這位侯爺面前站著的,除了徐吉,還有徐谷,這兩個同母兄弟此事都是一般模樣,露出痛恨之色,吶吶不語。

  平陽侯見狀,已經明白了幾分,就擺擺手道:「你們也不用再動什麼心思了,安心讀書吧,既然陳止才華至此,又有誰能壓得住他?」

  言罷,轉身背手,不復多言。

  看到父親的樣子,徐吉徐谷兄弟二人縱然心中還有萬般不甘,也不敢多說了,因為他們知道父親的這個樣子,代表著做出了最後的決定,不容更改,再多說只能觸怒其人。

  於是,二人行了禮,就心不甘情不願的離去了。

  等兩人走了很遠,陽平侯又喚來心腹管事,吩咐道:「將前陣子收的茶葉包上兩包,給陳太僕送去吧,我聽人說,他極為好茶,當會喜歡。」

  「這……」那管事不由遲疑起來,「侯爺,莫非真就這麼算了?」

  「既然搬不倒,為何還要繼續?」陽平侯輕笑起來,「我和陳止也好,和陳家也罷,本來並無仇怨,是因為兒子被人無故撤職,因此放任二子行事,讓人知道我徐家不是輕易得罪的,現在全城都知道,因為撤了我子之職,徐家便能聯合幾家威逼,名聲出來了,旁人日後行事自然要掂量一下,也就夠了。」

  那管事卻皺起眉頭,做出了為主家擔憂的樣子,憂心忡忡的道:「但別人會以為我徐家畏懼陳止,是以後退。」

  「陳止有才,這等能耐,觀過往歷史也不多見,與其因一二小事成仇,不如藉此結交,我棄仇而結交,是敬重他,比無事獻殷勤或者錦上添花有用,至於旁人看法,不過一時罷了,豈能時時放在心上?再說了,堂堂侯府,畏懼一子,也就是搬弄是非的人這麼說,傳出去,你會信?況且,不獨我徐家要與之和解,其他兩家亦是一樣。」

  說到這裡,他忽然冷笑起來:「我徐家一子去職,終究是小事,那兩家的事可是涉及更多,荀家乃為學,而張家乃為利,他們才是該左右糾結,本侯何必做他們的手中刀?你且去,毋多言。」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「豈有此理!父親莫非聽了誰人的說客之言,以至於放任宵小!」

  另一邊,離了正堂,前往各自府邸「閉關讀書」的徐吉、徐谷,正同乘一車,車上,徐谷忍不住抱怨起來。

  二人的府邸相距雖然不遠,但方位不在一處,之所以同行,是為了抓住這個機會,商量一個對策,不然的話,等回到了各自府中,他們是真的不敢貿然外出了,陽平侯的威嚴可不是兩個嫡子敢違逆的。

  「吾弟,先不要擔憂,我已派人去那張家、關家,尋求助力,張家對付陳止,本來就是為了馬政,是要以陳止為突破口,真正的目的還是攻訐太僕陳永,他們不會因為陳止畫了一幅畫,就收手的。」

  徐吉倒還能保持鎮定,眯著眼睛盤算著。

  徐谷一聽,也來了精神,點頭跟道:「也是,那我就讓人去慎獨書院聯絡看看,讓荀家也出出力。」

  二人商量著,那牛車先到了徐谷府上,他便就給兄長告辭。

  「鹿死誰手,尚未可知,吾弟且待兩日,自有分曉。」徐吉安慰完了兄弟,坐著車回到自家,這剛進門,就看到派去聯絡的兩人,正哭喪著臉。

  徐吉心裡頓時「咯噔」一聲,沉聲問道:「怎麼了?那兩家怎麼說?」

  一人上前道:「張家說,既然太樂令能得諸多大家推崇,定可執掌太樂署,為朝廷計,他們當重大局,此事便……便算了吧。」

  徐吉臉色刷的一聲,就一片通紅:「豈有此理!張家當初是怎麼說的?他們不要馬政了?任由陳永把持太僕之位不成?」

  「老爺,慎言啊慎言!」徐皮嚇了一跳,左右看了看,瞪著幾個靠的近丫鬟、僕從,隨後才上前道:「張家也是知道厲害的,本來覺得陳止新入官場,乃是新丁,可為缺口,現在發現此人才華驚人,分明是個難啃的硬骨頭,豈能不退,另謀他法?至少是不會在陳止身上浪費時間了。」

  「好好好!」徐吉怒極而笑,跟著又問另一人,「關家怎麼說?」

  那人張口欲言,卻沒有出聲,但被徐吉一瞪,又慌忙說道:「啟稟老爺,我根本就未能進那關家,還未入門,就被那關先給轟出來,不敢多言啊!」

  「什麼!紅臉兒安敢如此!他關先也是吃過虧的!現在居然這番作態!到底是何緣故?怎麼一個個的,都害怕陳止?為何如此?何至如此?」這下子,徐吉是真的氣得不輕,身子都晃了晃,心裡卻是一片茫然。

  張家出頭,本因馬政之利,如今暫時退卻,而關家更是不讓自己的人進門了,想來荀家也好不到哪去,好好一個三家同盟,頃刻間就土崩瓦解了。

  「這到底是為什麼?就因為他陳止的一場宴?」

  瞬息之間,徐吉想到了父親的禁足令,本以為能靠著其他幾家,足不出戶就運籌帷幄,而今這幾家退去,他好似被斬斷了手腳,只能是困於府中,再難施展了。

  「我……唉,我這官不光當不成了,連門都出不去了,陳止,陳止……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