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這些說書先生都是專業人士,很多人都是家傳的本事,再怎麼簡單的事,從他們嘴裡說出來,經過前後編排,都會散發出別樣的風采,引人入勝。

  這普通的事尚且如此,如太樂署中這般變化,被他們一說,就更加傳神了,所以這新消息一來,本來還亂鬨鬨的屋子裡,頃刻間就安靜下來,雖不能說鴉雀無聲,但基本上不聽有人言語了。

  隨後,就是幾個說書先生的聲音先後響起。

  「這次談及的,卻是那南山書院的盧仟盧先生,還是那江東陶涯開口,說是盧先生出身書香門第,其祖可追溯到昭烈帝之師盧植公,而今為學,也是用功,自小離家,輾轉多地……」

  隨後,就是對盧仟的一番介紹,話至一半,就已經轉而談及他寫文章時候的情景了。

  這次的品評,兩家書院都很是重視,基本上都拿出了看見本領,在品評會上拿出來的文章,都是經過多次推敲的,不光是文章本身的遣詞造句華美,那文章的立意和主旨,更是力求貼合實際,言之有物。

  盧仟所寫的文章,正是貼合時政,談及的是北疆的民生,說的是匈奴反叛、官軍出擊後,給河東并州之地的百姓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。

  與孫特不同的是,盧仟結合著前面幾人的經驗,仔細的組織了語言,而且為了避免漏洞,很乾脆的表示,這文章寫好了也有一個月的時間,這幾天反覆修改,這才定稿。

  按照他的訴說,為了寫下這篇文章,他搜集了諸多消息,詢問了來往的商賈,就差親自前往北疆考察了。

  這些話,經過說書先生的嘴,娓娓道來,更是讓盧仟多了一絲踏實憂國的氣息。

  等說書先生說完了這一段消息,重新安靜,等待著下個消息條子從來,這屋子裡的其他人,則打破了安靜,興致勃勃的談論起來。

  「這位盧仟,平時溫文爾雅,未料還存有這樣的憂國憂民之心,他這文章寫得好,不說這官軍北上,是贏是輸,那遭殃的都是百姓啊。」

  「是啊,不過過去還真沒怎麼在意過來,原來這盧仟也是家學淵源啊,只是家道中落了。」

  「這絕對是我大漢脊樑一般的人物啊。」

  ……

  隨著時間推移,有關盧仟的議論,竟然漸漸有改過孫特的趨勢,要知道在這之前,那太樂署中其實已經介紹過多人,而且是按照一名守拙士人,一名南山士人的順序來介紹。

  前面介紹的幾人,除了李特之外,兩家書院都不見有什麼出彩的人物,以至於隨著時間的推移,反倒是李特和他的那篇文章,被越來越多的討論,而且討論人的次數,要遠遠超出對文章的討論。

  現在,隨著盧仟的登台,情況終於有了變化。

  只不過,這茶肆裡面,也有人聞到了一絲不對的味道。

  「怎麼回事?怎麼這太樂署的品評進行到現在,這群人反倒更多的在討論李特和盧仟本人了,難道他們都忘了麼,今天的重頭戲,分明是陳止口中,所謂兩家書院,誰高誰低啊!」

  「確實有些古怪,本以為在這百家茶肆,可以聽到更多的分析,也可以較為及時的得到消息,畢竟這裡的東家背景不凡,在這洛陽各處都有眼線,消息來源可靠,也代表著城中風向,但是現在看來,這勢頭不太對。」

  「先別說了,把這裡的情況給老爺那邊匯報一下吧,否則將來出了偏差,我們是要負責任的,明不明白?」

  這交談的幾個人站在角落,約莫三四人的樣子,一番爭論後,就有一人離開,然後一路疾奔,直達徐府。

  「怎麼樣了?百家茶肆那邊如何議論的?是否已經有哪家書院的高低之爭了?」

  見了來人,徐吉的那個管事徐皮先迎了上來,淡淡的問著,但眼睛裡滿是關切。

  「這……我們也不知道那邊到底是怎麼回事,但他們沒有討論書院高低。」那報信的人遲疑了一下,這般回答。

  「沒人討論?」徐皮滿臉詫異,「難道都在談論兩家書院學子寫的文章?」

  「那群人甚至都沒怎麼談論文章,」報信的人還是遲疑,但想了想,又道:「他們好像更多的是在談論孫特、盧仟等人,說這兩人哪個人更勝一籌。」

  「談論孫特和盧仟?」徐皮眉頭一皺,「這兩人不就代表著守拙書院和南山書院麼?這麼說,他們還是在談論書院高低啊。」

  「這……在下也說不清楚。」那報信的人搖搖頭,他能夠感到,那些談論之人所說之言,和什麼書院無關,單純就是關於個人的!

  不過,沒有親身在場,是無法明白個中三味的,所以那徐皮讓報信之人退下,自己轉身就朝院子走去,在正堂中,徐吉和王布正等候在那裡。

  王布不用多說,乃是張應的幕僚,平時多方奔走,並沒有固定的職位,而徐吉被陳止撤職之後,也已經是正兒八經的無業游民,這兩位白天都可以等在家中,就等著太樂署那邊的消息了。

  一走進來,徐皮就注意到氣氛有些凝重,那兩人都似乎眉頭緊鎖,似乎碰到了什麼難事。

  心中疑惑,徐皮還是將得到的消息稟報出去:「老爺,百家茶肆那邊正在談及兩家書院,哪個高,哪個低。」

  「你確定?」徐吉微微一愣,似乎是鬆了一口氣,「那就好,看來這情況還是正常的,只有太樂署裡面的變化有些不對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