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3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不愧是將要接掌山長的人,這城府非同一般,不知道的,還以為他是過來與人結交的。」

  突然,身邊的徐谷低語道:「又來人了!人數不少,看這架勢,該是那兩家書院中的一家……啊,不是,居然是致遠書院的人,這是諸葛津。」

  本來這院子裡,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進來了,所以突然又來了四人,都以為是今天的正主,也就是那兩家書院,結果等眾人看清楚了,才發現來的人居然是致遠書院的學子,為首之人面容英俊,名為諸葛津,乃是琅琊諸葛氏的子弟。

  他們在吏胥的帶領下,也找了地方坐下來,然後就是給周圍的士人見禮。

  頓時,院中的眾人在意外之後,就開始驚訝起來。

  「連致遠書院的人都來了,四家大書院居然齊聚一堂,不說別的,就說這個陣勢,太樂署這次的事,就不簡單了。」

  這致遠書院,就是洛陽東邊書院之首。

  「不得了,左岳、慎獨、兼善、致遠,這四家書院上一次齊聚,是什麼時候的事了?」

  「這位新任太樂令,似乎能耐很大啊。」

  「不說別的,單是這份人脈,就非同小可,難怪敢說出那般話語來,也許真有幾分可能也說不定。」

  太樂署這次的事,將四家領頭的書院都給召集了過來,這在過去十分罕見,事實上,四家書院過來的原因各有不同,但在表現形式上,卻是齊聚一堂,這讓與會之人對陳止的影響力,不由重新判斷起來。

  只是在改變判斷的同時,他們卻是更加疑惑,為何兩家書院的人,連一個露面的人都沒有,而且不止是一家,而是兩家。

  「這種情況,絕對是陳止的布置吧,不過我很奇怪,他是什麼時候和兩家書院交涉的。」徐谷眯起眼睛,做出了判斷,「本來,我們與南山書院都說好了,若是陳止給了他們什麼建議,第一時間就要通報過來,結果這三天以來,都沒有太樂署的人找來。」

  他這邊還在想著,那太樂署的正堂中,忽然就有人走了出來。

  「咳,諸位……」

  這個人,居然不是太樂署的官吏,而是陶涯這位江東名士,他的神色略微有些拘謹,似乎是因為驟然看到了這麼多人,還有些不自在,只是說了兩句之後,就恢復如常,畢竟是大族出身,大場面也見得多了。

  「首先感謝諸位能夠前來,觀看此次的品評,我為陶涯,乃是江東人士,受太樂令所託,今日來此主持。」陶涯一邊說,一邊走,來到了院中,坐於一處,在他的身後,又有幾名雜役搬著桌子和坐席,擺好了五個坐席。

  這番動作,讓在場的人疑惑不已。

  這就要開始了,可是正主還沒有到啊!

  「諸君的心裡肯定十分疑惑,說好是給守拙書院、南山書院品評,為何這人都見不到,我就在此聒噪?還請幾位稍安勿躁,詳細的情況,等下就會給諸位說個明白,現在先請幾位大家入席,之後再與諸位說一說,這文評試的詳情。」

  第332章 高低迷人眼,一葉障目不見泰山

  伴隨著陶涯的話語,被請到的王衍等人一一露面,這院子裡的氣氛也就逐漸安靜下來,為了表現尊重,他們可不敢歡呼,而是正襟危坐,展現自身的禮儀和修養。

  尤其是王衍這位前任三公走出來的時候,整個太樂署從裡到外,可以說是鴉雀無聲,齊齊起身行禮,連其他四位大家,都是起身問候。

  這位王家宿老精神矍鑠,給眾人打了招呼之後,笑呵呵的坐下,看著這眼前的眾人,不由感慨道:「我大漢有這麼多俊傑,真乃國朝幸事啊。」

  他話說完,又朝著陶涯看去,點頭笑道:「行了,我等今天來此,是受了陳太樂的邀請,來給他做個見證,品評書院高下的,可不能喧賓奪主。」

  陶涯趕緊一番謙遜,然後致謝,跟著又轉過身子,面向眾人,繼續剛才的話題。

  「……這五位大家,相信諸君早就有所耳聞,陳兄之前就跟我說過,有幸請來五位,為此次品評之主考,定可令此事順利……」

  陶涯的聲音並不響亮,但語調堅硬,而且頗有韻味,畢竟也是名士,雖然跟隨諸葛、陳止遊學的時候,光芒被二人遮掩,卻不是陶涯的能耐太低,而是那兩人絕非尋常人物。

  現在他出面主持,介紹著王衍等人,訴說著幾人的來歷、功勳,以及文章之妙。

  這些東西,其實洛陽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,在場的都是書院學子,更是一清二楚,但這並非是多此一舉,伴隨著陶涯的嗓音,將到來的幾位來歷,都鄭重其事的交代了一遍,不知不覺之中,就有一種嚴肅、凝重的氣氛,籠罩院子裡,讓所有人的心態,都有了一種微妙的變化。

  本來,很多人就是過來旁觀、觀望,乃至有種想看太樂署、陳止笑話的心思,但在這股氣氛的影響下,這種心思迅速變淡,轉而生出了尊重的念頭,也意識到這次機會,有些難得。

  「雖說傳聞中,陳止邀請了幾位大家,但大部分都在第二次拒絕了他,可就說這幾位答應了邀請的,那也都是難得的人物,能得到他們品評,也是一次機會啊。」

  這人群中,還有許多是那天來過太樂署的,當時陳止說三天後,解決守拙、南山兩個書院的問題,然後就會著手解決其他書院的爭執,也算是給出了承諾,現在這些被給了承諾的書院學子,一見五位大家,想到那守拙、南山這兩家書院的人,什麼都不做,就可以得到大家品評,這心裡的情緒不由複雜起來,多了一點羨慕,但同樣也在疑惑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