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羅老,你怕是誤會了啊。」陳止搖了搖頭,「我說的後悔,指的可不是這件事,而是你無法參與這次品評本身,會因此而後悔,至於具體的原因,相信你很快就會明白了。」

  「故弄玄虛爾!不足為奇!」羅勛卻不怎麼買帳,或者說,他也沒有其他的話好說,之能是硬著頭皮,讓人送客。

  陳止並不堅持,很乾脆的就順勢離開。

  「羅勛這個老頭,名聲在外,還有什麼信義傳聞,根本就都是浪得虛名!前天他那意思,分明就是答應了,只是礙於面子,讓咱們再來一次,以顯示他的身份,結果呢,咱們的人來了,他卻鬧出這麼一出,無故變卦!」

  路上,劉綱一臉不快,一邊走一邊抱怨,只是見陳止沒有回應,又忍不住道:「陳兄,你莫非不生氣?」

  「有什麼好氣的,不管羅勛先前答應了我們什麼,我們都是來請他的,既然是邀請他,就不該強求其人做到什麼,他不願意去,那就不去,也沒什麼。」陳止說著,忽然話鋒一轉,「不過,他可不是無辜毀約,裡面是有原因的。」

  「什麼原因?」劉綱聞言,心中一動。

  陳止則搖搖頭道:「先不急,等咱們再去見過幾位大家,我才能確定猜測。」

  劉綱壓下心中的疑惑,跟著陳止又接連拜訪了幾位文章大家,其中幾人都是之前就拜訪過,但未能徹底答應下來的,只是明顯都已經意動。

  可惜,這第二次再來拜訪,得到的結果,卻讓劉綱的心沉入了谷底。

  「實在是不行,陳太樂還是另請高明吧,我實在也不是謙虛,這個事在下勝任不了。」

  「我思前想後,還是要給陳太樂一個明確的答覆啊,這事我幫不上忙。」

  「此事休要再提,我是不會去品評的。」

  ……

  聽著那一個個所謂大家,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陳止的邀請,劉綱就算是政治敏感性再差,也是聞到了裡面不同尋常的味道了。

  「這是有人在背後托你的後腿啊。」

  聽著劉綱的感慨,陳止卻笑了起來:「無妨,無妨,正因聊到如此,所以我才會先設定一個表演賽,讓守拙書院、南山書院的人,先來一次。」

  劉綱疑惑道:「難道不是因為那孫特、盧仟逼得太緊?」

  「他們可以說是恰逢其會,其實能請到那三位,已經算是意外驚喜了。」陳止說的乃是真心話,按照他本來的計劃,是要用到《蕭規曹隨冊》和勸學茶的,結果居然靠著自己的人脈,就請了三人,尤其是王衍,更是意外收穫。

  這位王衍,在原本的歷史上也極為有名,雖然有一個信口雌黃的典故,但能夠青史留名的人,在生活的那個年代,必然是天下聞名的,論名望,這個時候的王導也不如王衍。

  不過,王導乃是王家新的頂樑柱,王衍這位前輩,也得給他幾分薄面,加上王衍對陳止也頗為好奇,終於答應下來。

  「可是,好不容易有皇上召見,讓陳兄你得以蓄勢,結果今日連吃閉門羹,令氣勢折損不少,唉。」劉綱越想,越是覺得可惜。

  但令他意外的是,隨後又拜訪了兩位大家,那二人居然又都答應了下來。

  這兩人一個名為袁荃,乃是袁氏後人,聞名洛陽;另一個名為郭凡,乃是經學大家郭象的侄子,陳止曾經用《師說》打擊過的陳華之師、郭展,就是這個郭凡的兄弟。

  郭象的名聲,在洛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那是天下公認的宗師,早已不問世事多年,而他的這個侄子,也算是門下弟子,集成學說,寫得一手好書法,又擅文章之道,同樣是名傳洛陽。

  不過,考慮到郭展的原因,陳止將他放在了最後拜訪。

  劉綱也知道這裡面的因緣,所以對郭凡接受邀請,很是意外,乃至還覺得其中有詐,倒是那郭凡絲毫也不掩飾,直接點明了道:「我那兄弟在廣陵開設別院,教授學生,但其學早已偏離叔父之道,太過偏頗,我曾勸過他幾次,但毫無效用,反而是太樂令的一篇《師說》,讓他反思起來,通過他最近寫給我的書信,能看出不少變化,有鑑於此,太樂令之邀,我豈能推辭?」

  「原來是這麼回事。」劉綱這才明白過來,隨後不由欣喜,「如此一來,就有五位大家,評判兩家書院,怎麼看都足夠了。」

  陳止則是向郭凡致謝。

  隨後,這太樂署集齊了五位文章大家的消息,就在洛陽城不脛而走。

  「這個陳止,果然是有些能耐的,就是不知道,明天他到底要如何安排。」守拙書院中,孫特聽得消息,便開始養精蓄銳,準備明日與那盧仟分出高低。

  而盧仟亦鄭重對待,沐浴更衣,點香靜坐。

  諸多書院,也都把目光集中了過來。

  那趙興、陶涯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。

  只有陳止略感遺憾:「可惜,要是集齊七人就好了。」

  劉綱再旁聽到,不由問道:「這七人莫非有何說法?」

  陳止笑道:「湊個整數。」

  劉綱頓時一臉錯愕。

  紛紛擾擾中,時間終於來到了約定的這一天,太樂署中,張燈結彩,又有諸多紅聯懸掛,搞的好似歲旦一般。

  第331章 正主呢?

  「這個陳止,弄出的動靜還真不小。」

  最先抵達的,並不是守拙書院、南山書院的人,而是那左岳書院的齊直和祖沿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