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這是在趨利避害啊。」趙興看著這個場景,感慨了下,然後對陳止說道,「咱們也得儘快離開了,那正在爭吵的兩人,乃是兩名儒家傳人,但卻分屬不同的書院,他們也有來歷,現在只是生了口角,偶有推搡,這都還是好的,等會要是兩邊的隨從東起手來,那就不好脫身了,守還沒正式接職,最好別節外生枝!」

  有了他的這個提醒,眾人也都收起好奇心,回到了車上,跟著車隊前行,駛過這間茶肆,繼續朝著洛陽行去。

  車上,幾個人還在談論剛才的情景。

  陶涯問道:「趙兄,聽你剛才說話的口氣,莫非這樣的事情經常生?」

  趙興點點頭,然後苦笑道:「豈止是經常生,而是每天都在生,而且不管是洛陽城內,還是城外,幾乎隨處可見。」

  6映開口道:「這是正常的,洛陽為國都,人文薈萃,別說各大學派,就連幾大教派都是門心思的想要在這裡紮根,只要能影響到此處之人,天下各處都會大開方便之門。」

  劉綱不由皺起眉頭,說著:「這麼說來,這洛陽城內外,豈不是記不太平、也不安穩?」

  陶涯笑道:「也不至於如此,只要我等不要去招惹他們,自可安穩度日。」

  劉綱點點頭,正要再說,就見趙興苦笑道:「恐怕,我等不得不去招惹他們,準確的說,是陳兄不得不去招惹那些個書院,因為書院爭鬥的諸多方法,很多都涉及到太樂令的管轄範圍,守旦接下這個職位,那就不得不攙和進去了。」

  「啊?」劉綱頓時傻眼了,「這……這本以為太樂令乃是清閒職位,那照你這麼說,豈非是個得罪人的差事?」

  「我想,能讓守甫出仕,就得這般職位,也有這方面的考量吧。」趙興搖搖頭,「這事不好辦,但如果能辦好,無疑能體現能力,當然了,最好是無功無過、中庸度過!」

  第302章 暗潮湧動,當快刀斬亂麻

  幾個人說話之間,車隊來到洛陽城郊的一片小鎮,然後緩緩駛入了一條巷街。

  這是徐慮和蔡究告知他們的地址,算是用來接待外地官員的場所,但和頗為簡陋、魚龍混雜的驛站不同,這條巷子裡面的院落要典雅的多。

  實際上,這正是為了服務於世家大族而建設的一處地點,為了維持他們的風度,也和普通的寒門官吏區分開來,才有了這麼一條巷子。

  陳止他們都有身份,根本不用多說什麼,整個車隊就默認著不去驛站落腳了,哪怕這國都洛陽的驛站,比其他地方的要好上許多。

  至於徐慮和蔡究二人,他們本來是隨著車隊一起過來的,只是在踏入京畿範圍後,就當先一步過去通報了。

  實際上,這次給陳止的通報和封賞,在程序上是很不正規的,在陳止抵達了洛陽之後,還會有一個稍微正規一些的儀式,到時候會有宮中的人直接過來,徐慮他們就是當先一步,把陳止到來的消息傳上去。

  「這個陳止,簡直是突然冒出來的,本來陳永一個人在朝中,根基不能說穩,就算一時半會無法壓制下去,但也不會讓他真正坐穩位置,沒想到這個陳止忽然受封,打亂了計劃,難怪連庾亮都在他的手上吃虧了。」

  陳止抵達的消息,不脛而走,不光是宮中已經知曉,方方面面的人,也都得到了消息。

  張應,出身江東張家,為張家當代青壯派的代表之一,那位徐州刺史張初見了他,還要叫一聲兄長。

  張應如今也在朝中為官,為尚書左丞,為四品位。

  自新漢鼎立之後,列卿的職權越發萎縮,與之相對的,就是尚書台的崛起,這裡面的官員漸漸掌握實權。

  張應這個尚書左丞,就是掌台內禁令,還可以權知宗廟祠祀、超儀禮制、選用署吏等,聽起來好像不是實權,但其實權柄極重,因為古代王朝,祭祀關係著政權的合法性,而禮儀代表著威嚴和秩序,所以有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的說法。

  能與這兩者沾邊的職位,都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。

  一個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匈奴之主劉淵的死訊傳來,皇帝召集幾個重臣的時候,張應也是其中之一,只是沒有發言的機會,陪在邊上罷了。

  這樣的一個人物,卻非常關注陳止,或者說,陳家。

  不過他的消息,卻不是陳止進城的時候得到的,而是從彭城那邊傳過來的——張央就是他的兒子,針對陳家的行動未能成功,張央在氣憤和惱怒之餘,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傳到洛陽,一方面是為了減輕罪責,另一方面也是心中有氣,想要借著家中之力,直接對付陳止!

  「陳止此來,陳家在京城的力量增長許多,但這未必就是壞事,說許更方便咱們行事。」

  張應的對面,還有一年輕人站著,口中說話。

  他容貌頗為俊秀,只是一雙眼睛有些狹小,讓他整個人的氣質都顯得陰沉許多。

  這人名為王布,為太原王氏的旁支,但早已沒落,得張應看重,提拔起來,如今為張應的屬官。

  說是屬官,但實際上和門客沒有區別,更是張應的謀主、謀士,過去曾有過幾次計謀,建功不小。

  王布拱拱手,笑道:「太僕執掌馬政,關係重大,如今匈奴之事平息,北疆互市再開,這可都是真金白銀,我張家過去的營生,因為一場兵禍,損毀了一半,找到他陳永說情,他卻不識好歹,想讓自己的家族摻上一腳,太過不知死活了,這樣的營生,豈是陳家能涉足的?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