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5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那護衛頭領聽這個名為冉瞻的少年,還要頂嘴,越不快,招呼著人手,就要將人趕緊趕出去,可不等他動手,就聽到個聲音道——

  「等等。」

  這個話說,旁人紛紛住手,循聲看了過去,他們都分辨出來,說話的人正是這次晚宴的風雲人物——

  陳止。

  徐老也有些疑惑,問道:「怎麼?莫非守,你認識這人?」這位長者,對於這個突然到來的闖入者,其實沒有多少好感,只是礙於陳止的面子,不好直接說話。

  陳止則搖頭說道:「並非如此,我實未見過此人,但是曾經聽聞他人提及,說是魏郡有冉氏族,乃是軍旅世家,以武藝傳家,多有猛士,此人既然自稱冉瞻不知道,是否就是這個冉家之人。」

  他嘴上說著,眼睛卻盯著面前的少年,心裡卻想著另外個名字——

  冉閔。

  「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,那那位武悼天王冉閔的父親,應該就是叫做冉瞻了,難道就是這個少年。」

  武道天下冉閔,在原本的歷史上,也是不容忽視的人物,他所開創的冉魏,算是個承上啟下的短命王朝,這樣的個人,難道是面前這個略顯慌亂的少年之子?

  「對對對!不愧是入夢公子,沒想到你連我們冉家的事都知道。」那冉瞻聽了陳止的話,登時大喜,「其實我這次來,本也有見識下您的意思,早就聽聞你與王彌正面相對,而不落下風,聞名許久了,剛才您以文章這幅這些鮮卑人,我也都看在眼裡,佩服的緊,恨不能在旁搖旗,現在既然他們提出要與武比試,在下不才,願為先驅。」

  原來,之前在院外樓閣沸騰之時,這院子裡的情況又有變化,先是慕容辛低頭認輸,想要撕掉自己的文章,卻被陳止阻止。

  陳止的理由還是那個,說是《六國論》保羅諸多,並非篇文章就可以全占其名的,可以作為部文集,讓諸多文章同時冠名。

  那慕容辛有著自己的驕傲,其實並不同意,但他這次過來,為的本來就不是個人榮辱,而是為了部族,所以在慕容勉的勸說下,還是認了下來。

  魯王見此情景,也欣慰於陳止能在王府中,給中原長臉,同時又沒有將事情做絕,給後面的事留下了定的轉圜餘地。

  他作為親王,雖然與當今的帝系關係並不親近,但同樣知道羈縻周邊部族的重要性,不到萬不得已,不願意將事情做絕。

  於是在得到陳止的默許後,魯王順著陳止的話,將這次的文章判為平局,然後就給鮮卑人準備了角,讓他們落腳,也來參加晚宴,算是皆大歡喜。

  當然了,明眼人都知道,這次的文章對決,其實已經分出勝負,陳止的那篇《六國論》,恐怕要重複《師說》的歷程,再來次傳揚之舉,不是位親王說平局,就能真正算作平局的。

  卻沒料到,這個時候,鮮卑人還執著於文武之說的第二個部分,想要在武道上再來場。

  「諸位,不要誤會。」

  見氣氛有些僵硬,慕容勉趕緊過來圓場:「我等已經留下來了,自是沒有不滿,只是因為我等族中若是聚會,時常有武鬥之事以為助興,我這同族對中原規矩知道的不多,才有冒犯,千萬恕罪,恕罪。」

  魯王沉默片刻,並未說話。

  世子劉墨走過來,正要請教,卻聽魯王說道:「既然如此,那讓他事實也無妨。」說完,他轉頭朝冉瞻看去,「還有這個小兄弟,既然守看重你,那必然不是無的放矢,不如就由你去試試吧。」

  周圍的人聞言都是愣,唯獨那冉瞻第個反應過來,笑哈哈的拱手,邊說著謝謝王爺,邊朝著那身高體壯的慕容經走了過去,嘴上說著「請教了」,後者瞥了他言,不以為然。

  護衛頭領上來,要勸上兩句,魯王擺擺手,笑道:「不用擔心,這不是什麼比試,只是切磋罷了,就是給晚宴助興,不涉及其他,哪裡有什麼可擔心的?」

  旁人聽的這裡,也都紛紛附和,那慕容勉更是長鬆了口氣,然後不易察覺的朝身後看了眼。

  氣氛漸漸輕鬆下來,只是幾息之後,當相對瘦小的冉瞻,幾下之後,就將身高體壯的慕容經摞倒在地,眾人才又忍不住驚訝起來,也都看出了冉瞻的本事。

  「剛才驅散眾多護衛,還只能說是武藝不凡,眼下不過幾手,就將這個鮮卑壯漢擊敗,這可就不簡單了。」

  「我過去還真聽過這個慕容經的名聲,說是慕容鮮卑中的大勇士,武藝不凡,還被他們鮮卑酋選為護衛,未料在冉瞻手上走不出十招!」

  「要不怎麼說,還是陳止有眼光啊,旁人看著這個少年,都只是要驅趕,唯獨陳止將他留下來,這麼幹淨利索的取勝,換成是王府的頂尖護衛,也不過如此吧?」

  聽著諸多議論,王府的諸多護衛,以及護衛頭領都是神色複雜,難堪中有著驚訝。

  倒是陳止,看著倒地的慕容經,已然能夠肯定,這個冉瞻就是那位武悼天王的父親了,這看著對方的目光,也就有了點變化。

  好在他前世也見過不少猛將,所以也沒有起什麼收服過來的想法。

  只是他是沒有這麼想,可那冉瞻給慕容經拱拱手後,卻是臉興奮的來到陳止跟前,副向上司匯報的樣子,說道:「公子,這人不是我的對手,不知道鮮卑人是不是還有高手沒有派出來?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