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「看他的樣子,不像是虛張聲勢。」

  孟趟公等人看著陳止落座,一個個也都關切起來,注意到陳止的表情後,就有人改變了想法。

  「真要是說起來,這陳止過去寫過類似的文章,也並非不可能,如果寫過,現在只需要稍加更改,就能成為新的文章了。」

  「但是,未必比得上這個慕容辛的。」

  「一切還未可知,先觀望一番再說。」

  眾人帶著這種想法,都盯著陳止,卻見他做下來之後,沒有立刻動筆,而是閉起眼睛,仿佛在閉目養神一般。

  「他這個模樣,不像是在回憶,倒像是在醞釀文章,莫非還真要現場寫下一篇?」

  在他們的疑惑中,陳止於心中找到了那篇原版的《六國論》。

  正像有的人預料的那樣,陳止其實寫過類似的文章,但並非今生,而是在前世。

  他的前世,恰逢亂世,諸侯割據,就好像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,陳止在分析天下局勢的時候我,為了增加說服力,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參考過原本《六國論》的觀點,只不過因為零散的關係,多數都是一鱗半爪,不成體系,所以不能成文,只是陳止對這篇文章還是頗為熟悉的。

  「文章本身,還是有點問題的,原版的《六國論》是要闡明宋朝通過歲幣外交,獲得的安穩並不值得稱道,乃是飲鴆止渴之舉,但新漢的情況不同,新漢雖然內部已經顯現危機,但並不衰弱,哪怕在周邊戰場上有了劣勢,但總體上還是占有絕對優勢的,而且也沒有什麼朝貢外交,並未給周邊部族進貢,最多只是綏靖和羈縻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陳止就意識到,自己這次要寫出文章,就不能遵照原本的語境,因為這樣不夠切合實際。

  「原本的含義不用完全套用,但文章的結構和警示的意味,依舊可以留用,況且我這段時間,已經發現了很多問題,留下來的諸多遺策,更是被改的面目全非,導致朝廷在用一種非常詭異的態度,在和周邊的部族交流,長此以往,必有隱患!」

  忽然,陳止意識到眼下是一次機會。

  「是了,這次的王府晚宴,會有一定的影響力,我在這個晚宴上如果提出一個建議,或許能引起什麼人的重視!」

  想著想著,陳止這心裡又生出一個念頭。

  「當下的身份,還是多有不便,想要傳個建議,都得計算一番,還是名聲和地位不夠,根基不穩啊,最好是儘快改變這個情況。」

  心裡這麼念叨,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他的思路,諸多思緒在陳止的心頭閃過,很快就讓他藉助原版《六國論》的結構,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文章思路。

  這個思路,寫的也是六國,但強調的不是六國的人文和布滿,而是聚焦在他們彼此之間政策的矛盾之處,以及由這些矛盾,延伸出來的種種弊端,最終在強秦一統中集中爆發出來。

  不僅如此,為了貼合當今的文風,後面更是將蘇軾、蘇轍的《六國論》語句,也加入其中。

  這兄弟二人的觀點如何,且不多言,只是那文采就足以載入史冊,在他們生活的年代,更仿佛是天皇巨星一般的人物,配合著新漢流行的駢文對仗,當真是璀璨奪目。

  陳止只是在心中將文章勾勒出來,就已經能感受到文中所蘊含的那股文思氣息了。

  這是一門三傑的精華所在,是幾千年歷史中脫穎而出的瑰寶,單純就語句本身的美感而言,就足以列為傳世之作,完全可以忽視掉文章的主旨了。

  不過,陳止需要的,可不單單只是語句傳世,這文章的本意已經轉而想要提醒朝廷,當前這種在戰略層面上鄙夷蠻夷,在政策層面上搖擺不定,在具體的應對上過於妥協的離奇政策,是在給自己留下莫大隱患!

  「到底還寫不寫啊!」

  在陳止思量之際,周圍的人卻越看越覺得奇怪,因為從他閉目開始,已經過去了一盞茶的時間,很多人都顯得不耐煩了,那鮮卑人群中,更有一人直接出聲。

  「急什麼!」旁邊,朱守倒是第一時間訓斥起來,他的官威擺在那,這一開口,登時就讓旁人捏了一把汗。

  那鮮卑人登時噤聲。

  就在這時,陳止則突然睜開眼睛,然後提筆蘸墨,而後毫不猶豫的下筆。

  六國破滅,非兵不利,戰不善,弊在多變……

  筆鋒一落,一氣呵成,橫豎撇捺紛至而來,片刻之間,本來還潔白的紙上,已經多了幾句。

  墨香飄散,引得旁人過去一看,還未看清文中含義,已然被那書法所驚。

  「早就聽聞陳止書法入品,這一看當真厲害!」

  「先看那慕容辛的書法,已經讓人意外,以為是當時一絕,現在再看陳止之書,卻又發現猶有過之。」

  「這書法比之慕容辛的書法,更多了一股大氣。」

  聲聲讚美傳揚,讓一眾鮮卑之人神色皆變。

  那慕容辛更是眉頭一皺,目露不快。

  邊上就有一個鮮卑人道:「這些中土漢兒最是要麵皮,哪怕那陳止的字不如你,也會誇他說是比你強,這種事如何能夠容忍?」

  慕容辛一聽,反而是鎮定下來,說道:「話不能這麼說,或許陳止的書法,真有獨到之處,但是文章的好壞,可不光看字,否則我這篇文章一拿出來,他們就該服氣了,真正的關鍵,還是文章的內容!這才是根本,主旨不立,就算寫的天花亂墜,那也是白搭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