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7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此言一出,在場眾人的神色皆有變化。

  他們一個個位高權重,坐得位置夠高,當然能看到和接觸到更多的信息,所以立刻就品味出王理此番言論背後的潛藏之意。

  大軍新敗,消息終歸難以遮掩,若是傳播開來,天下震驚之時不遠。

  這種事,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,所以必須要想辦法彌補,除了找幾個背鍋俠之外,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二事件轉移各方的注意力,將事情帶過,同時找些邊邊角角,挽回朝廷的顏面,維持威嚴。

  有什麼事,比將敵人的頭領擊殺,更能挽回顏面的麼?

  想了想,五兵尚書趙杞不由說道:「這劉淵之死,確實是我中原俊傑的功勞,難道還有往外面推的道理?他劉淵之前病重,諸位都是知道的,但早就好轉,不會無緣無故就斃命,所以陳止所為,那就是個引子,但若無這引子,劉淵一樣活的好好的,所以我覺得,這件事理應算是陳止的功勞。」

  笑話,這事你不宣傳,那簡直就是浪費啊!

  有了趙杞的這話,其他人也紛紛點頭,不管是主戰的,還是主和的,他們身為天朝上國的人臣巔峰,這心裡其實都是看不上匈奴小國的,之所以有分歧,是因為各自的利益關切不同,但維護朝廷的威嚴,卻是他們的共同利益,自是沒有什麼好爭辯的。

  連趙珉也不堅持,默默點頭。

  「既然如此,那這事就這麼定下來了,」廣漢王劉出含笑點頭,跟著就朝陳永看去,「陳公啊,你們陳家真不簡單,培養出了這麼一個人物來。」

  他一開口,其他眾人也都紛紛拱手恭賀,仿佛都剛剛才想起來陳永和陳止的關係一樣。

  而陳永這位太僕公,也一改這幾日以來的低調,一再強調:「這都是陳止該做的啊,為國分憂,理當如此。」

  待得一輪恭賀過後,眾人心裡也有底了,知道等會皇帝要封賞陳止,只要不太過分,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,到時候有陳永出面,讓陳止配合朝廷進行宣傳,那也就夠了。

  待得眾人的議論平息,廣漢王笑道:「這個事之後,就該討論對匈奴出兵的事了。」

  他這話一說,眾人的神色再次嚴肅起來,而且隱隱分成了兩個隊列,雖然沒有明顯區分,但只要稍微用心分辨,就能看出端倪。

  主戰、主和。

  「諸位,先不要多言,現在劉淵一死,局勢已經不同了,他匈奴的秉性如何,不用本王多說,諸位心知肚明,那劉淵自幼沐浴聖人教化,多少是知道一點廉恥的,有他坐鎮之時,匈奴還能維持安穩,將幾個部族擰成一股,如今他突然斃命,那內部必然會有反覆,這就是大好的機會。」

  此言一出,陳永、趙珉等人面露喜色,而趙杞、王理等人則是眉頭微皺,聽出了潛台詞。

  果然,跟著就聽廣漢王說道:「匈奴幾部,畏劉淵之名,懾於劉淵之威,所以不敢有異心,但早就與朝廷各方有所聯繫了,相信在座諸位也很清楚,現在只要繼續聯絡,拉攏、分化,給一些部族甜頭,就足以令匈奴瓦解,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也!」

  趙珉當即表示支持,說道:「王爺所言甚是,正是這般道理,只要應對得當,匈奴不戰自潰,何須妄動刀兵?」

  王理和趙杞等人又欲再說,但正好這個時候,就有宦官過來,說是皇帝來了,這宦官一邊說著,一邊朝著這屋子裡瞅了一眼,心裡不由暗暗嘀咕。

  「這若是不知道內情的,還以為皇上已經進去了,正在和大臣議事呢。」想著想著,他朝那廣漢王掃了一眼,後者正不慌不忙的站起身來,和其他大臣一統列於一處,準備迎接皇帝的到來,

  很快,劉岱便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,然後就是一番君臣相見的禮儀,相互見禮——這個時候,到還沒有動不動就下跪的規矩,況且有昭烈納陳侯諫的典故。

  待得禮畢,劉岱坐下,單刀直入:「諸位愛卿,今日請你們過來,乃是因為那匈奴賊首劉淵,你們或許還不知道吧,他人已經死了……」

  說到這裡,劉岱見眾人都一副早就知道的樣子,倒也習慣了,於是話鋒一轉:「既然諸卿都知道,那也該知道,立下大功的陳止,理應嘉獎……」

  這話也沒有出乎群臣的意料,所以他們都保持著鎮定表情,一個個氣度非凡,心裡也估摸著,只要不太過分,那就都應下,最多在細節上稍微規勸一下,防止出格。

  但他們這還在想著,就聽劉岱說道:「朕想了想,覺得這斬滅了匈奴大賊,如此功績,堪比幾萬大軍,那是怎麼賞賜都不為過的,區區金銀之物尚不足以,所以朕覺得,要不就給陳止一個封個爵?」

  「咳咳咳!」

  「咳咳!」

  「咳咳!咳咳!」

  皇帝話落,滿屋子咳嗽之聲。

  第274章 我有兩招,可奪陳功

  隨著皇帝的一句話說出,整個朝廷上層頓時一陣雞飛狗跳,接下來的幾日,都不得安寧,且先按下不表。

  卻說那魯縣,自從匈奴騎兵潰敗,縣城重新開放,這來往之人就越來越多,而且不光是來參加杏壇論道,還有不少人是直接衝著陳止來的。

  而城裡城外,酒館茶肆之中,眾人談論的話題,也是三句話不離陳止,以至於連杏壇論道的風頭,都被暫時給蓋過了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