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果然,馬圖一開口,旁邊就有人接話——

  「聽聞此人最近幾日不是吃就是睡,何等逍遙快活,哪有半點心急的意思,也不知道王家到底有沒有給他送去邀請。」

  這個說話的人,骨架頗大,但身材瘦削,撐起身上的衣衫,顯得裡面空空蕩蕩,但他說話的聲音卻鏗鏘有力,其人名為孫趕,也是徐州人士,擅長數算和手談,在經學上也有建樹,在徐州是聲名遠揚的老牌名士。

  不過,聽孫趕的語氣,顯然對同為徐州老鄉的陳止沒什麼好感,反而多了一絲敵意,略帶嘲諷。

  孫趕話音落下,王棱就趕緊表態道:「諸位,陳先生的情況畢竟不同,他乃是遊學來此,還是受左家所邀,自是有些限制的,待得去往杏壇挑戰之時,陳先生肯定會同行的,到時候還要靠諸位攜手相助,我王家不會忘記諸位的援助之恩。」

  他不說還好,一說又有人不滿了。

  「好大的架子!」

  這次開口的人,年齡不小,留著長須,頭髮半白,面容方正,不怒自威,姓曹名匡。

  這曹匡也有來歷,本身家族不顯,但祖上據說乃鄭玄的學生,那鄭玄為東漢末年的儒學大家,桃李滿天下,是真正的宗師人物。

  不過,曹匡的祖上顯然不是鄭玄門下的頂尖弟子,但他的這個後代卻頗為好學,年輕的時候師從多人,雖然受天資所限,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,但名聲卻出來了,如今年齡大了,又醉心於黑白縱橫之道,在棋藝上提升很大,這次是聽聞了匈奴之事後,主動過來的。

  這樣一個人,當然看不慣陳止的行為,聽到旁人談起,立刻直言不諱的道:「這個陳止,我略有耳聞,有譁眾取寵之嫌,說到底,不見他與旁人有過對弈之局,只是靠著破局一事傳出名聲,他的棋藝到底如何,根本就沒有人看過,聽說就連姜義,都沒跟陳止對弈過,這樣的一個人,王家還邀請他,本身就有些不夠明智。」

  畢竟是年齡大了,曹匡這一開口,頗有些不怕得罪人的味道,一邊說一邊看著王棱,一副要傳授人生經驗的樣子。

  王棱苦笑點頭,不好反駁,也不好承認,這件事乃是王導定下的,他如何能夠改變?

  不過曹匡一說,孫趕也點頭道:「正是如此,這麼想來,陳止不來破局,也能解釋了,咱們在座的諸位,哪個不是沉溺棋道多年?若說資歷,比之姜義要深得多,他姜義過去說是隱藏了棋藝,結果一出茅廬,就敗於異族之手,這棋藝想來也有限。」

  倒是馬圖搖搖頭道:「這話不對,當時對弈,我雖未親眼觀看,但事後曾聽高兄談過,他對姜義的棋藝很是佩服,陳止若真能破了姜義的棋局,那是有本事的,但破局和對弈畢竟不同,而且他若是長於破局,那就該此時過來,與我等共參才是,如此才能發揮長處!」

  「恐怕是擔心在咱們面前露出了馬腳。」孫趕依舊惡意揣測,「聽聞他最近嗜睡,也不知到底是因何緣故,即便他不來破局,也總該為將來對弈做好準備,何以不見動靜?陳止的《師說》我倒是看過,是篇好文章,但他一個寫師道文章的,何苦攙和到棋道事中來?我看他,或許是一時激憤,應了下來,如今清醒幾分,知道避戰了。」

  他的話,讓在場之人陷入沉思,顯然這些人也想不通,陳止為何要這般行事。

  唯獨王棱苦笑,卻不方便解釋。

  不過,那人群中也有一人,不理他人議論,只是專心於眼前棋盤。

  當然,臨沂城中,有著孫趕這般想法的人,其實為數眾多,等夜晚降臨,就有懷著類似念頭的兩人,在酒樓見到了陳止。

  「陳先生,你的大名,我等早有耳聞。」

  說話的人是名神態肅穆的男子,他腰杆挺得筆直,正襟危坐。

  此人正是高河,乃是第一個敗在匈奴王子手下的中土棋道高手,在他之後,劉韻言連戰連捷,以三局兩勝之法,接連戰勝多名中土棋藝大家,威震臨沂。

  高河邊上還有一人,衣著樸素,神色淡然,神色柔和,正打量著陳止,這人名為唐起,也敗在匈奴小王子手上,其人更是姜義的好友,給姜義寫了求援信,通過種種渠道,知道了陳止的事跡。

  不過,陳止抵達臨沂後,所作所為卻讓唐起疑惑,隱隱失望,加上二人因棋敗,受到頗多指責,便閉門不出,就算得知陳止邀請,也沒立刻答應,是左淵幾次上門這才說動。

  陳止和二人見禮後,單刀直入,直接說起主題:「這次請兩位過來,頗為冒昧,卻是與那匈奴王子有關。」

  高河點點頭,說道:「我等也料到如此,陳君可是有什麼想問的?」

  陳止正要開口,那唐起卻忽然道:「陳君詢問前,我倒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。」

  「唐君請說。」

  有僕從將煮好的茶奉上,他端起茶杯輕抿一口。

  唐起問道:「聽聞閣下有心與劉韻言對弈,但卻不先去破局,不知是何緣故,那棋局乃是劉韻言所留,必然蘊含其人棋路,參悟一番,說不定可以熟悉其中虛實,到對弈之時也能少些意外,陳君可知,城中有不少人說你之所以不去破局,是名不副實,怕暴露棋藝,避而不戰。」

  他說的直接,以至高河都不得不側目。

  陳止卻笑道:「若真避而不戰,又怎會去找劉韻言對弈呢?其實我不去破局的原因,與請教二位之事也有關。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