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幕僚一聽,反而露出笑容,道:「這『道統』之說,源自陳止先生的那篇《師說》,其中言明了三代之傳,梳理前後,正名文統,使我等華夏師道傳承得以明晰。」

  「陳止先生?」楊爍聽著這個名字覺得耳熟,然後猛一拍巴掌,「我想起來了,不就是那位送了一封兵策過來,讓主帥得以殲滅王賊的陳止麼?他還能弄出什麼道統之說?你說的這個《師說》可是一篇文章?此文如何?」

  「兵策之事,將軍還是少言的好,」幕僚先盡職盡責的叮囑了一句,畢竟朱守是嚴禁此事外傳的,雖說諸葛言通過渠道知曉,可朱守的命令並沒有取消,叮囑過後,他才簡要的說了說陳止這篇文章的來歷,聽得楊爍嘖嘖稱奇。

  「要不怎麼說這陳先生厲害啊,從主帥到鄭管先生,沒有不佩服他的,要是有機會,我也得結交一下。」

  幕僚又提醒道:「將軍,當務之急可是……」

  楊爍就吩咐起來:「行了,我又不傻,誇了馬賊兩句,但該殺還是要殺的,給他們回話,就說要追馬賊,但必須準備充分,要動用騎兵,不能在夜晚行事,須得天明再動,讓他們先安心等待。」

  幕僚得了這個命令,立刻就將消息傳遞過去,三個縣的縣尉和兵勇頭子知道了,登時面露喜色。

  「有了楊將軍的兵馬,那就萬無一失了!」

  「楊爍將軍的兵馬,可是朱守中郎將留下來的,連王彌都不是對手,何況小小馬賊?我等自是高枕無憂矣。」

  「其實,這些馬賊也算識趣,自從入境以來,不見他們有太多的動靜,無非是這次南來的車隊太過高調,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錢財,才將馬賊招惹過來的。」

  「這話可不能輕易說出來,慎言,慎言。」

  「有楊將軍出馬,咱們犯不著出這個頭,等人手召集完畢,將人集中過去就好了,這次武原的不少世家都被傳了話,都要派出一些家丁過去,組成一支人馬共同圍剿馬賊,他們也真是倒霉。」

  「這些經過訓練的家丁,對那些大家族而言根本不算什麼,所以隨口一句話,就想要徵用,可咱們這個地方,世家也不好過,訓練出的武裝家丁都很寶貴,輕易不會動用,如今卻要因為這個緣故,和兇惡馬賊碰面,不過若有這些家丁相助,此事倒是十拿九穩了。」

  「福禍難料,說不定這些世家就藉此搭上線,有了靠山呢,都是難說的事,而且我得了個從北方傳來的消息,說是這伙馬賊也有來歷,為首之人名為牛門,身上還有賞金……」

  三個縣城,本來安安靜靜的,各自治理著地方,不想多事,結果一個消息傳過來,就不得不接下這件事,換成了誰都難免心有怨言,得了楊爍的回覆之後,各有議論。

  很快,這幾個縣城又把消息往回傳,落到了魏歐等人手中。

  「這個副將楊爍,是朱守中郎將的副將?他願意出兵?」

  比起各個縣城的駐軍、兵勇,以及世家家丁的消息,魏歐更重視的,還是楊爍願意出兵的這件事,在他看來,能否一舉擊破馬賊,靠的就是這位將軍了。

  實際上,比起最初的激憤之舉,已然冷靜下來的魏歐,意識到了這是一次機會。

  牛門這一夥馬賊劫,掠了自己等人的車隊,只要在杏壇之時提出,必然會形成一次輿論話題,若通過他魏歐的串聯和發起,聚集出一支軍隊,將這馬賊擊敗,配合杏壇談論,那將是一次很好的提高名望的機會。

  「陳止不過是在寺廟牆上留了句話,又在武原縣中留了幅字,就掀起了不小風浪,連帶著我等在後面,要不斷聽聞他的消息,但他技止於此,若我能串聯兵馬,撲滅馬賊,救友人、揚正氣,那肯定要蓋過陳止,反過來,陳止之前的揚名之舉,反要襯托出我這次的串聯,等於是給我做了墊腳石!」

  由於一而再、再而三的與陳止牽扯在一起,還都是成了襯托,魏歐這心裡自是針對起陳止來了,就是現在,也想著和陳止一較高低。

  不過,相比於魏歐的執著,孫敏等人就從容多了,關注點不是擊破馬賊,而是那位楊爍副將本身。

  「楊將軍曾參加對王彌一戰?」孫敏問起於其。

  於其答道:「楊將軍是事後過來駐守的,並未參加對王彌一役,」說到這,他見孫敏面露失望之色,趕緊補充道,「不過,他手下的一部分兵馬,曾經與王彌決戰。」

  「哦?那就有意思了,到時見了他,定要詢問一二。」孫敏點點頭,眼睛亮了起來。緊接著有說了幾句,他就與眾人告了聲罪,找了個地方休息去了,畢竟夜已經深了。

  魏歐等人卻無心睡眠,都在等待結果出爐。

  待得天亮,已經有兵馬聚集的跡象,幾股兵勇已經抵達,隨後幾個世家的家丁也到了。

  隨同家丁到來了,還有世家中的一些人物,對明法僧等人噓寒問暖,問他們有沒有在馬賊的襲擊中受傷。

  這次來襲,除了慌亂之下,衝出馬車的人之外,待在馬車中的,基本都毫髮無傷,反倒是護衛們有不少受了傷。

  等世家家丁聚集起來,約莫也有了一百多人,每家都出了二三十人,還都是騎著馬的。

  等東方大亮,已經聚集了二百多人。

  看著這個勢頭,魏歐卻高興不起來,只是不住詢問:「楊將軍什麼時候過來?」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