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陳止盤算的時候,諸葛言則陷入了憂慮,不光是憂慮自身,還有當前局勢的方方面面。

  很快,徐輝等人就告辭了,說讓諸葛言和陳止好好休養,帶走了王彌等人的屍體,和被擒的賊人,同時留下人手繼續調查、護衛。

  翌日,趙興帶來了幾個消息,讓諸葛言的憂慮更濃了。

  趙興帶來的,是賊人的審訊以及搜查結果。

  其中一個消息,讓諸葛言很是警惕。

  「賊人的衣服里穿著皮甲?難怪能在刀劍圍殺中堅持那麼久,可普通的流寇,哪能有皮製軟甲?」諸葛言的眉頭越皺越緊,「除此之外,審問出什麼了麼?」

  「賊人似乎有兩部分,一邊三個人,其中兩人就是圍攻我和關先的,他們倒是說了不少,但沒什麼用,都是賊軍的消息,另外幾個人,一看就是武技高手,嘴巴特別嚴實,怎麼都問不出來。」

  「動刑了麼?」諸葛言淡淡問道。

  「動了,但不敢太過,這事朝廷也很關注,聽說派了專人過來負責,若是這朝廷的人過來前,人就被弄死了,他們也不好交代。」

  「那我是等不到結果了,」諸葛言嘆了口氣,說著:「家中來信催促,加上三叔的傷勢,我不能拖延下去了,這裡只能交給你了。」

  趙興就道:「武鄉侯出征在即,你儘早回去也好,留在彭城,不見得能有幫助。」

  諸葛言點點頭,又道:「不過,在走之前,得送陳兄一件禮物才行,慶隆你可有建議?」

  第172章 諸葛之禮

  又過了三日,彭城城門,再次迎來了浩大場面,主角依舊還是諸葛言,只不過,這次他卻是要離開的。

  和來的時候一樣,包括郡守徐輝在內,彭城郡從上到下的官吏悉數到場,除此之外,諸族族長也紛紛出面。

  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彭城之外的官員抵達,不光有彭城郡轄下的縣中官吏,還有郡外之官,連刺史府都又派出了人手。

  城門內外眾人聚集,做出歡送的模樣,從這些人的衣著就能看出,都是出身大門大戶,布衣百姓見不到一個。

  「諸葛言才來了久,現在就要走了。」

  「這一來一走,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,連宴席都沒召開,人就走了。」

  「別說宴席了,貴靜書院之不是弄了個篩選考舉麼?聽說篩選出來的奉書人,就是等諸葛言過來時,與之交談,結果人選好了,諸葛言卻沒去書院。」

  看著前面一名名身份不凡的官吏,人群中響起議論聲,這群人也有消息渠道,就算官府控制言路,時間也就幾天,可一樣知道不少事。

  「鬧出了這麼大的事,他要是還不走,咱們彭城可就遭不住了。」

  「不光咱們彭城,整個郡、乃至州中,都受不了了,你看那人不就是留縣的縣尉?還有那幾個武原縣王家的人,在武原縣衙里,也是身居要職的。」

  「那個在與干寶、蘇峻交談的人,我南下遊學廣陵時見過,是桓家之人,與刺史關係親密,連他都來了,說明這事連州里都驚動了。」

  議論中,沒人輕易明說是什麼事,可心裡都清楚的很,說著說著,話題又轉到了諸葛言的身上。

  「這諸葛言來的時候,是整個縣城、連同郡守迎接,走的時候,整個州都被驚動了,雖說是因賊人所致,但也能看出諸葛家的厲害,我彭城世家比都比不了。」

  「這也未必,至少有個家族和他交善了,你看那陳家的人,可是站在最前面呢,瞧陳羅那得意勁兒,不就是有個好兄弟麼,又不是他的本事。」

  「諸葛言來時,陳家也和咱們一樣,是在人群里遠觀的,結這才幾天時間,就站到最前面去了,看諸葛言那態度,陳家以後不得了了。」

  「你聽說那個傳聞麼?說是陳止一番駁斥,將王彌給罵的自盡了!」

  「是以訛傳訛吧,我詢問過家中長輩,語焉不詳。」

  「我覺得不太可能,王彌乃是悍匪,豈能因為一兩句喝罵,就想不開自盡了?但他的死和陳止脫不開干係……」

  ……

  眾人談論的話題,緊扣城中潮流,這段時間消息滿天飛,大的、小的、真的、假的、好的、壞的,應有盡有,讓人目不暇接,這些人也分不清真假,加上有官府管制,眾多家族上層也有克制,所以很多細節並不知曉。

  不過,談及陳家的時候,有些人的語氣,多少有些酸溜溜的。

  彭林、劉緲等彭城才子,因為家族強大,立於靠前的位置,因此視野清晰,看著郡守等人身後的陳止,嘆息連連。

  「現在都說陳止文武雙全,文能教化一方,武能陣前殺賊,這陳止真是……」彭棋站在兄長旁邊,感慨連連。

  邊上的劉綱露出興奮之色,點頭道:「可不是麼,我前天探望陳兄,聽他說了經過,雖說話語平實,也能聽出兇險,能在那種局面下力挽狂瀾,太令人佩服了!」他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,聽得彭林、劉緲不由苦笑。

  不過,他們現在到也有些釋然了,沒有什麼妒忌和後悔的想法了,事到如今,只看陳止的氣象,他們也知道,就算是提前結交,自己的小圈子也留不住這尊大佛,雙方差距太大了,根本沒有可比性,又有什麼好後悔的?

  莫說他們,就是幾人的長輩、執掌家族的族長,也從陳止身上看出了陳家崛起的勢頭,有心交好陳家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