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陳止答道:「要等晚上才能知道,諸葛言剛來,白天肯定要和郡守、縣令等官方人物一起,他要召開宴席,得是在這之後的事情了,要過個幾天。」

  「言之有理,還是七哥見識廣。」陳羅嬉笑兩聲,放下了心頭的嚮往,他很清楚,諸葛言到來的那等景象,跟自己基本沒什麼關係,就是奔著那個目標努力,也不可能有結果,倒不如瀟灑度日,吃吃喝喝,來得實際。

  果然,接下來的事,正像陳止推測的那樣,整整一天,諸葛言都與郡守等人打交道,諸葛家的繼承人到來,有太多的人和勢力想和他接觸,紛紛擾擾,試著、聯繫,可哪一方都比不上官府來得直接,徐輝等人自是占得先機。

  當天夜裡,徐輝就親自出面,在臥冰樓設宴,款待了諸葛言一行。

  緊接著,第二天,城中各大家族接連發出邀請,請諸葛言來家中做客,不過到了最後,這位武侯傳人哪家的約都沒應,而是廣發請帖,說是三日後在臥冰樓設宴,請各大家族到時過來交流。

  諸葛言遠道而來,怎麼看都是客人,而彭城諸多家族則是主人,現在客人設宴,邀請主人,看起來怪異,卻是合適之舉,如此一來,可以不得罪任何一方,否則諸葛言去了哪家,都難免讓其他家心中嘀咕。

  他在留縣的時候,正是這麼做的。

  留縣同樣是彭城郡地界,地處邊緣,也有幾個世家,因為地處幾州交界之處,縣中家族和周圍幾州的大家族都有聯繫,諸葛言居中設宴,讓各方勢力都能與之接觸,相互之間制約、平衡,無疑是最穩妥的選擇。

  「七少爺,老爺得了諸葛先生的邀請,特地讓我來跟你通報一聲,說是到時候,您也得過去。」

  陳家同樣得到了諸葛宴的邀請,而陳遲第一時間就派人到陳莊,和陳止通了氣。

  「我知道了,告訴大伯,當日我必定會去。」陳止點點頭,那報信的人這才離開。

  等人一走,陳止則沉思起來,想著諸葛言的事。

  「諸葛言一來,就鬧出了不小的風波,彭城上下都為之矚目,他先前提過我的名字,或許還會有單獨的邀請,但考慮到影響方面,大概要世家宴席之後,除非他真的掌握了更為確切的消息。」

  陳止按照情況推算,有了幾個想法,而沒過多久,門房就過來通報,說有個自稱諸葛僕從的家丁,送來了諸葛言的請帖。

  「這麼快?如此看來,諸葛言估計是掌握了朱守那邊的情報了,否則的話,就算是《師說》一文,也不值得他如此作態。」

  念頭一轉,陳止同時吩咐下去,讓人過來。

  很快就有名清瘦男子施施然而來,這人雖是家丁打扮,但自有一番氣度,見了陳止恭敬有禮,不卑不亢,送上諸葛言的請帖後,又簡單的介紹了一番:「我家少爺請陳先生於兩日之後,在臥冰樓相見,想要向您請教學問。」

  「三天後設宴,卻前一天請我,這消息一旦傳出去,不知道其他各家會怎麼想。」陳止聽過之後,就意識到背後意義,但也不怵,點頭應下,笑道:「請教之說不敢當,諸葛家的大名,我在彭城也是如雷貫耳,能與諸葛一會,實乃幸事,回去後,替我向諸葛先生問好。」

  那家丁連連應下,然後告辭離開。

  看著其人消失在院外的背影,陳止不由感慨了一句:「武原王家也好,諸葛家的家僕也罷,他們的家僕之中,都有出色人物,從某個方面來說,這也體現了家中底蘊,陳家在這方面還有很多的路要走。」

  正好在這時候,門外閃過了書童陳物的身影,其人正拿著一本書在看。

  這名小書童,原本在陳家地位不顯,因為跟隨了陳止,如今也是扶搖直上,不光自己在陳家的日子越來越好過,他的父親、親人的待遇也都提升了。

  如今,他在陳止府上,不光不用做雜活,反而有時間為學了,這也是因為陳物身為陳止的書童,若才學不行,等於給主人丟臉,因此不管是他本人,還是陳家方面,都在推動著此事的發展。

  「發展,也是需要時間的。」

  帶著這樣的念頭,陳止看了一眼手上的請帖。

  這請帖不是宴會的邀請,而是交談、對談的邀請,其實就是這個時代,名士之間進行交流、接觸的一個環節。

  「參加篩選之前,第一次聽聞貴人到來,知道是這個諸葛言後,就聽不少人說這人對法家之說情有獨鍾,同行的還有諸多青年、少年,都是談法高手,那這張請帖要面對的,恐怕就不只是諸葛言一人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他的腦海中浮現出趙興的身影。

  「除此之外,大概還有不少故人之後,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個什麼樣子,創業之時的情況,和現在截然不同啊。」

  想著想著,他又追憶起過往的許多畫面,很多埋藏已久的記憶,一點一點的浮現出來,在他心頭縈繞,久久不能釋懷。

  時間流逝,兩天時間,轉眼就過去了。

  在這兩天裡,彭城縣城可謂冰火兩重天。

  一方面,城中百姓忍受著官府和諸多幫閒的搜查,那些人都是為了尋找賊首王彌的身影,另一方面,因為諸葛言的到來,城中的世家、士族、官吏們,又不停的過去拜訪,準備著厚禮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隨著搜查的進行,眾多流言在城中出現,因為王彌過去的凶名,官府這次搜查所用的名號,並不是尋找王彌,以防民眾恐慌,而是用了其他藉口,可隨著時間的推移,相關的傳聞還是出現了,有真有假,恐慌之情逐步蔓延。




章節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