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頁

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



      


  頓時,來到窗外往裡面一看,陳華的眼皮子跳了跳。

  那一名名幼童又成了乖巧模樣,老老實實的跟讀,學習文字的速度更是快的驚人。

  連隔壁正堂的王建,都被朗朗書聲吸引過來,給正堂的陳家子弟布置個謄寫之事,自己來到隔壁,一看開蒙堂中情景,也是滿臉驚訝。

  「陳家七公子,居然真有如此能耐?」

  昨天他還覺得傳聞是美化粉飾,沒想到今天卻親眼見到,這感覺頓時不同了。

  開蒙堂里,陳止給孩童說完字,又親自示範書寫,那一手書法讓王建眼中一亮,他在彭府見過陳止的墨寶,但此時再看又有另外一番感悟。

  示範之後,就是讓孩童試著臨摹了,一旦孩童碰上問題,詢問起來,陳止又不厭其煩的、仔仔細細的講解,看得王建默默點頭,看著那幾個示範之字,更是暗自感慨,蒙學臨帖能以這等書法作為字帖,真是福氣,一族之中有個書法家,不說別的,光就這點就是優勢。

  不過,他也清楚,一般的書法家不可能蒙學教字,就算是陳止,也是有幾天的約定,否則斷然不會來此。

  想到這,王建驀地升起一股榮耀感,覺得陳止能因為與自己的一個約定,就來蒙學教學,對自己那真是極為尊重,相比之下,下邳陳家的陳華真是拍馬都趕不上。

  過了好一會,陳止才空出身來,這才來到門邊,跟王建見禮,笑道:「先生莫怪,剛才不好抽身,怠慢了。」

  「哪裡哪裡,陳公子不用這般客氣,倒是我不告而來,失禮了。」王建一見陳止這般禮遇,更是心折,好感越盛,「說起來,公子講學中的幾句話,也讓我深有感觸,如那傳道授業解惑之說,可謂師道精髓,暗合聖人教誨!」

  原來剛才童子有詢問,問到老師要教他們什麼,陳止就用了這句話回答,又仔細解釋了一下,讓孩童聽懂,給了王建很深的印象,而且這話出自唐代韓愈,這時只有模糊概念,而無具體的語句,王建一聽,自然驚奇。

  陳止見狀,就知道這位先生有了留下的念頭,就趁熱打鐵的道:「先生謬讚了,這聖人之言,期以明道……」這又是柳宗元的觀點了,又讓王建聽得眼中一亮,對陳止越發敬佩了,只覺這位陳家少爺,不光書法好,論道能與陸映相比,對為師之道的見解也是入木三分,有了結交的心思,連辭去西賓的念頭都淡了許多。

  實際上,陳止雖然對族學有心,但不能日日來此,所以為族學物色一個出色的老師,還是很有必要的,這個王建才學、人品都符合他的要求,這才用這樣的精粹言語吸引對方。

  不過,他們兩人交談時,並未注意到,那小廝陳蟄正站在一邊,凝神屏息,努力記憶著陳止的言論。

  第125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

  「惺惺作態!一個西席而已,值得他如此對待?」

  窗邊的陳華見到這一幕,冷笑一聲,他見陳止絲毫沒有問候自己的意思,臉色陰沉,於是一甩袖子,轉身就走!

  不過,陳華看似走的乾脆,可眼中也有憂色,看今日情景,五日訓童之事,還真有可能讓陳止做成。

  到時候,他陳華可就真的進退維谷了。

  「這群頑童到底是真頑皮,還是作戲給我看的,陳止來與不來,根本兩個樣子,真有這麼邪門的事?」

  他那僕從也跟了上來,也意識到情況不妙,眼看著陳止就要把一眾頑童馴服了!

  「少爺,我覺得,您也不能太君子了。」

  回城的路上,僕從小心的提議道:「這個陳止看著是有能耐,但並非無懈可擊,這兩天我打探消息,有所發現,不說他過去的荒唐事,就是現在,此人也有弱點,拿著他的弱點敲打一下,破壞他的威信,讓他在學童面前顏面掃地,我就不信了,他還能開蒙得下去!」

  「嗯?說出你的想法。」陳華也在煩惱此事,聞言留心起來。

  那僕從來到他身邊,低語起來,聽得陳華不時點頭,最後露出一點笑容。

  「也好,你這法子拿來正合適,我也不是欺他陳止,但不拿下他的氣焰,也不好告誡彭城陳家,總不能看著他們的家學衰敗下去。」

  「對對對,少爺都是為了他們彭城陳家好啊。」

  僕從在旁恭維,可這心裡就有些不以為然了,若說剛來時,他可能還信,但眼下難倒自家少爺的,不就是陳氏族學?就憑那個陳止的本事,還用得著他陳華告誡?

  只是這話,僕從可不敢說出來。

  另一邊,陳止與王建的交談,持續了約莫一盞茶的時間,王建就回到了正堂,繼續講學。

  很快,蒙堂中的小傢伙們完成了臨帖,一個個在離開學堂的時候,臉上都露出了笑容,似乎在想著什麼好事。

  王建也結束了教學,看著這一幕,嘖嘖稱奇,又詢問起來,陳止笑著回道:「我與他們家中說好了獎懲之法,先生教學多年肯定明白,只是礙於陳家陋習,不便施展。」

  陳止一套對孩童的獎懲,不是首創,這些經驗智慧,古人一樣能夠想到,王建推辭西賓之位的時候,一個很重要的理由,就是只能獎,不能罰,無法督導,如何教學?

  陳止則沒這麼多顧忌,以他如今地位,如果把幾個孩童的家長叫來批評一番,對方不光不會惱怒,還會覺得是親近表現,是關心自己的後輩。




章節目錄